提起混動車,大概多數人會率先想到日系品牌,其作為培育國內混動市場的帶頭人,如今也是HEV普混市場的主要佔有者。
不過咱中國品牌也不是吃素的,乘着在純電動領域的強大市場優勢,自主陣營在PHEV插電混動市場也牢牢佔據了領先地位,且發展增速已然遠超HEV市場,另外中國品牌還不忘加緊佈局HEV市場。
由此可見在混動車領域,中國品牌和日系車終有一戰。
當下,中日品牌在混動領域裏面各自開花。
根據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車銷量情況,國內PHEV市場累計賣出了62.6萬輛,同比大增190.5%,自主品牌廠商在此佔據了銷量榜單的前四位。
其中單是比亞迪一家就拿下了33.6萬輛,較之次席的理想所賣出的7.2萬輛有着巨大優勢,另外賽力斯和吉利則均憑藉超2萬輛的成績分列第三、四位,至於排第五的奔馳則賣出1.2萬輛,中外品牌之間差距不能説不大。
反觀HEV領域,今年國內前7個月累計售出了43.4萬輛,對比去年同期的30萬輛增長了45%。
不過在此其中,日系品牌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其中本田、豐田和日產的銷量分別達到12.1萬輛、28.2萬輛和1.4萬輛,三家合計售出41.7萬輛,佔整體市場比例高達96%。
進一步來看中日品牌在HEV領域的銷量差距,實際參照乘聯會7月數據即可見一斑。
據顯示,7月國內普混乘用車批發銷量同比增長81%至8.2萬輛,其中豐田佔4.57萬輛,本田佔2.62萬輛,東風日產2042輛,廣汽乘用車2842輛、吉利1791輛,長城525輛,顯然自主品牌要想追上日系品牌仍需要時間。
不過儘管日系品牌在HEV市場的霸主地位穩固,但實際也並非沒有隱憂。
據統計,去年前7個月本田混動在國內累計賣出13.6萬輛,來到今年則是12.1萬輛。
另外廣汽豐田方面今年至今賣出了16.5萬輛,雖然較之去年同期的8萬輛提升明顯,但實際增幅主要是靠賽那和換代漢蘭達這兩款全新車型的帶動,其中這兩者的累計銷量接近10萬輛。
這也就是説,假如沒有全新車型加入,廣汽豐田混動車的銷量增長或許沒有這般突出,情況可能會跟本田差不多。
從某種程度來説,日系混動車發展開始遇上了瓶頸,這點結合日產混動車情況尤為明顯,當然也可以説是因為受到疫情以及中國品牌PHEV車型的嚴重衝擊。
因此到了現階段,市場形勢倒逼着日系陣營需要加快擴充混動車陣容,包括思域、型格、奇駿等車型將推出混動版,以此來延伸自身的防禦線。
總的來看,日系混動車的品牌積澱和市場優勢猶在,但也開始發出了增長瓶頸的信號,日系陣營還需正視來自中國品牌的挑戰。
如今中國品牌在PHEV市場的表現要優於HEV領域,原因並非後者在技術方面不如日系品牌,而是因為在純電動市場的長板過於突出。
廣汽研究院動力總成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吳堅指出,HEV對電池的要求跟PHEV、BEV不同,前者用的是“功率型電池”,後者則是“能量型電池”。
其中由於國內純電動車市場增長明顯,大部分供應商的產能都去做能量型電池,導致做功率型電池的越來越少,成本也就降不下來,因此現在反而是普混專用電池的成本更高。
根據魏牌瑪奇朵DHT的15.58—16.98萬元,以及瑪奇朵DHT-PHEV的17.88-18.98萬元售價來看,儘管前者有着一定價格優勢,但差距並不算明顯。
尤其考慮到瑪奇朵DHT-PHEV版本有着110公里NEDC純電續航里程,無論從省油錢、續航焦慮或者行駛品質等角度來看,DHT-PHEV版本較之DHT的綜合性價比並不低,這大概也是當下中國品牌PHEV車型較之HEV產品更熱銷的關鍵所在。
反之日系PHEV車型銷量較之其HEV版本低的原因也是同理,考慮到日系純電車的市場份額偏低的原因,導致日系PHEV產品難以在成本管控上做好,從而使得售價偏高。
參照CR-V普混版的20.98萬元起售價,以及PHEV版的27.38萬元起售價,兩者價格差距之大足以反映了電池成本問題。
根據目前國內純電動及PHEV市場的發展,暫時還看不到國外品牌能夠在這兩個領域裏面對中國品牌形成威脅。
所以當下的看點主要在於,自主品牌能否在HEV市場趕超日系陣營,其中產品實力和價格策略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事實上,目前中國品牌HEV車型在油耗及動力的綜合表現並不輸於日系車,像CR-V HEV版本的NEDC百公里最低油耗為4.9升,系統綜合功率158kW,至於哈弗H6混動的油耗也保持了同等表現,且綜合功率達到179kW,後者的參數水平已然實現了反超。
當然,日系混動車能夠享有品牌和質量保障的美譽度,這點則是中國品牌仍需要時間沉澱的東西。
另外從價格層面看,日系混動車一般是作為車系裏面的高價車型存在,但即便價格上去了,車內配置通常反而較之普通燃油版要閹割。
準確來説,日系混動版本是在低配普通燃油版的基礎上,改換了混動驅動機構,同時售價邁上了一個台階。
參照剛上市的第十一代思域e:HEV,新車售價為15.99-18.79萬元,其中售15.99萬元的e:HEV先鋒版配置,跟14.49萬元普通燃油版的C位客特別版大抵一致,其中前者提升的地方主要是17寸輪轂和加入主動降噪技術。
但e:HEV先鋒版相對少的地方,則包括L2級輔助駕駛系統和10.2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另外售價要貴了1.5萬元,這樣看混動版本的性價比並不突出。
至於當下儘管中國品牌普混車的售價不算有多大吸引力,像星越L的混動版本是以17.17萬起售,但其配置分佈還是比較合理。
對比星越L售17.17萬元的混動版和17.52萬元的四驅尊貴版,前者在售價更低的情況下,相對少了四驅結構、主動降噪、相差2個喇叭數量和Bose音響,但多出了1個攝像頭和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其餘配置均保持一致。
可以看出,中國品牌普混車型在賣出高價的同時,依舊保持了高配置的打法,由此保證了足夠的性價比力度和出色用車體驗。
在保持高配置打法的基礎上,實際如今自主品牌只是在等待HEV功率型電池成本的下降,以更好組織反攻,其中近期就有兩個信號值得大家留意。
一個是五菱開始進軍混動領域,星辰混動版以9.98萬起售,首次將國內混動車售價降低至10萬元以下;其次是同樣針對中低端市場的捷達品牌,近日官方宣佈旗下多款車型將要推出混動版。
在入門級品牌都開始普及HEV車型以後,不難預見功率型電池成本將能得到快速下降,從而助力傳祺、領克、哈弗等品牌能更好佈局HEV車型,展開對日系陣營的反攻。
當然日系品牌也沒有故步自封,像東風本田就已經申報了思域兩廂混動版,其中配置命名直接寫明“低配版”和“高配版”,或許官方也在考慮借用低價策略來進行防禦。
不管怎樣,中日HEV普混車型售價逐步下調的趨勢已然明朗,任雙方如何廝殺,消費者依舊是其中的最大贏家。
順勢而為,是商業發展裏面的重要一步。
中國品牌借力於純電動市場的高速發展,因而順理成章在PHEV領域上主打大電池優勢,以此形成了自身的競爭壁壘。
反之日系品牌則憑藉多年在HEV普混市場的領先地位,繼續在旗下多款車型上普及混動結構,其中“兩田”的車型普及已經進行得差不多,就看之後在價格上怎樣實現普惠化了。
中日品牌在HEV領域的價格戰,即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