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奔騰嗎?”,“當然知道,不就是英特爾的奔騰處理器嗎?”,“不對,再想想”,“那一定是奔騰剃鬚刀,對不對?”,“也不對,要不再想想?”,“兄弟,你就別試探我的知識量了,我真猜不出來”。
雖然上面這段對話有些調侃之意,但實際上也從側面凸顯出一汽奔騰的尷尬和無奈。如果你不這麼認為,那麼請回答車叔,你有多久沒看到或者聽到一汽奔騰的消息了?一汽奔騰上一次出現在各大媒體頭條的新聞又是在哪一天呢?
據統計,2020年一汽奔騰全年銷量為7.32萬輛,而這一年,其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標為20萬輛。2019年一汽奔騰全年銷量為12.05萬輛,這一年其制定的目標為15萬輛。再往前去看,其年銷量基本都在10萬輛左右,都和年初制定的目標相去甚遠。因此,人們對於一汽奔騰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只會豪言壯志(吹牛逼),但實際成效卻天差地別上。
如果説其它車企在遇到銷量逐年下滑時,都會從產品研發上入手的話,那麼對於一汽奔騰來説,它們的策略只有一種,那就是換標。
2021年5月18日,一汽奔騰在品牌誕生15週年活動上,發佈了全新的品牌戰略,另外,還推出了全新的品牌Logo。如果車叔沒有記錯的話,這次推出全新Logo是一汽奔騰成立15年以來的第四次換標。猶記得上一次換標,還是在2018年,奔騰推出的“世界之窗”Logo。
雖然頻繁換標會給消費者帶來一定的新鮮感,但是對於品牌發展來説,則毫無實際作用,因為消費者需要的是一輛高品質好車,而不是懸掛在車頭上的Logo。而一汽奔騰這幾年發展也驗證了車叔的這個言論,因為品質差正是一汽奔騰銷量低迷的核心原因。
2018年,一汽奔騰發佈全新品牌戰略,並帶來了首款車型奔騰T77,全新的設計元素令人耳目一新。上市初期,奔騰T77的銷量便很快突破了7000台,但之後卻是一路下滑。
安全性方面,奔騰T77在2019年中保研(C-IASI)碰撞測試中的表現可謂慘不忍睹,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僅獲得了較差(P)評價。其中,A柱下端發生了比較大的彎曲變形,車輛前部向駕駛艙的入侵量也很大,這意味着在發生碰撞時,前排駕乘人員的安全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生命安全難以保證。
品質方面,在國內某汽車投訴網站上,奔騰T77的用户滿意度評分僅為1.9分。在所有汽車品牌中幾乎是墊底的存在,甚至有車主留言“買了就後悔”。俗話説得好,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奔騰T77的風評之差可見一斑。
在奔騰T77推出之後,一汽奔騰又趁熱打鐵,相繼推出了奔騰T33和奔騰T99。其中,奔騰T33作為奔騰X40的換殼車型,是一款毫無誠意的產品,車叔不過多評價。簡單説説奔騰T99,作為一汽奔騰的旗艦SUV,奔騰T99的表現卻再次令人失望。
首先,上市預熱時就因為宣傳圖侵權問題被責令整改,體現出一汽奔騰不注重知識產權的企業作風,使品牌形象和口碑大打折扣,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奔騰T99的銷量。據統計,今年前8個月,奔騰T99累計銷量僅為4918台,還不及同級別競爭對手的零頭多。
最重要的是,在銷量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其投訴量卻居高不下,其中主要集中在車身附件以及電器、發動機以及制動系統上,難道一汽奔騰就這點研發實力嗎?
在奔騰T33和奔騰T99之後,一汽奔騰又推出了奔騰B70和奔騰T55這兩款車,但車叔想問,大家在路上遇見過它們嗎?
燃油車領域競爭力不足的情況,在新能源領域同樣得到了體現。作為一汽奔騰旗下的兩款新能源車型,奔騰NAT和奔騰E01的前景也不容樂觀。因為奔騰NAT是網約車,產品力和銷量無法考證,所以主要看看奔騰E01。作為一款中型純電動SUV,19.68萬至22.88萬元的售價雖不算高,但也絕對不低,不過比起造車新勢力那些動輒500km,甚至600km續航里程的車型,奔騰E01那450km的續航着實有些拿不出手,更何況論品牌力,一汽奔騰還真不及一些造車新勢力。
車叔總結
無論品牌如何宣傳,消費者都會用口袋裏的錢來做出選擇,而這些決定性因素則都是建立在產品力的基礎之上。從目前來看,一汽奔騰的確沒有一款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車型。最後根據以上事實,再來看看一汽奔騰在品牌創立15週年的那句豪言壯志,即2023年30萬輛,2025年必達60萬輛,並向經營百萬輛規模發起挑戰,大家覺得能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