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中國與德國將迎來建交50週年紀念日。在近日舉行的中下萊茵地區工商大會“對外經濟戰略論壇”發表演講時,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列舉了一組數字:
中德已建立包括政府磋商在內的70多個對話機制;雙邊貿易額由建交之初不到3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2500多億美元,中國連續六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對華出口為德國創造近百萬個工作崗位;德國是對華投資金額和項目數最多的歐盟國家,5000多家德國企業在中國發展;2000多家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中國是電子電氣、汽車、機械製造等德國支柱產業的最大或第二大出口目的國。
“可以説,在兩國工商界共同努力下,中德經濟已深度融合,並給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位中國大使説。
“不可否認,中德合作路上也不總是鮮花和掌聲。”吳懇坦言,近年來,歐洲和德國一些人士對華認知發生了變化,開始更多強調對華關係的競爭面和分歧面,質疑甚至否定對華合作。他指出,當前歐洲對中國“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的三重定位充滿相互矛盾,給雙方交往與合作帶來很多不確定性,應當加以調整。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
吳懇認為,不應過度誇大所謂對華經濟依賴性,更不能將其作為脱鈎的理由。“個別國家動輒揮舞經濟制裁大棒,挑起貿易戰、關税戰,甚至將全球化武器化。如果因此就否定經濟全球化甚至主動搞相互經濟脱鈎,用德國俗語講就是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併倒掉,將給世界和本國經濟造成更大傷害。”
“如果説存在經濟依賴,這種依賴不是單行道,德國企業需要中國的巨大市場,中國企業同樣也需要同歐洲和德國的合作。”吳懇表示,正如所謂與價值觀相同國家合作更安全的論斷一樣,對華過度依賴論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我很難想象德國企業會只跟西方制度相同國家做生意,那樣的話,德國只能與約40個國家合作,而世界上有近200個國家。”
德國總理朔爾茨最近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表示,去全球化是一條錯誤的道路。吳懇指出,德國國內仍有不少智庫和媒體似乎熱衷於炒作所謂對華合作威脅論,甚至鼓動在科研、教育等更多領域搞對華封鎖和脱鈎,這令人遺憾。“我不知道這背後是哪些勢力在推動。為雙方的交流合作人為設置障礙和推動脱鈎,究竟能給德國和歐洲自身帶來什麼好處?”
吳懇説,雖然中國在一些領域走向產業鏈高端,但大多數領域仍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中德雙方合作仍有很大的互補性。同時,中國競爭力的提升並不意味着不再需要外資和技術,中國的未來發展依然離不開國際合作。無論世界局勢如何演變,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雙循環發展格局也絕非要搞自我封閉或所謂主動脱鈎,中國將會繼續堅定不移地融入世界經濟。新冠疫情的影響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中國更不會因此走向自我封閉。疫情過後,中國會更加開放。
“歐洲重燃戰火令人痛心,讓疫情下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越是在困難複雜的形勢下,世界越需要對話與合作。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建橋者,而非築牆者。”吳懇強調,“時代轉折”不能意味着歷史倒退,避免讓鐵幕重新在歐洲落下,不要讓世界重返陣營對立,不要讓全球化進程被逆轉,符合中德、中歐雙方的共同利益。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記者 白波
編輯 王雯淼
流程編輯 嚴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