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Preface,是一款很有意思的車。

但,這裏的"很有意思",並非因為從2019年4月,Preface驚豔於世,亮相上海車展開始,至今不曾下降的新聞熱度。

Preface的"很有意思",是因為TA滲透着吉利的造車智慧。

6月初,吉利總裁安聰慧對外宣佈:吉利將正式進入"科技吉利4.0"全面架構造車時代。

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這句話裏,有一個關鍵詞"全面"。

在言及"全面"之前,我們需要簡單談談"科技吉利4.0"全面架構造車時代。

"科技吉利4.0時代"概念,是基於吉利"3.0精品車時代"戰略轉型升級而言。但是,無論怎樣,再好的概念也需要落地。於是,CMA架構當仁不讓地承擔了落地之責。

CMA架構,不屬於吉利,也不屬於沃爾沃,TA屬於吉利沃爾沃。造車,是需要技術優勢的,與技術優勢並重的還有成本優勢。

CMA架構在二者之間,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所以,在主導CMA架構整體設計的過程中,沃爾沃並非單向的技術輸出。恰好,吉利在成本管理上的優勢,彌補了困擾沃爾沃多年的造車短板。

偷工減料不是成本管理。粗暴、簡單地做"減法",配不上"管理"兩個字。隨着雙方對造車成本管理探討與深入,他們找到了方法。

當單個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越高,造車成本就會越低。同時,對於後期用户的維護費用也會更低。通用化的前提就"標準化",標準化程度越高,通用化率就會越高。不但如此,產品的合格率也會大幅度提升,整車質量更得以保證。

高度標準化,成為造車利潤和質量的源泉。從豐田的TNGA以及大眾的MQB平台來看,這也是國際通行的操作策略。

CMA架構實現了高度的標準化。如果説因為沃爾沃的存在,CMA架構有了技術上的深度,那麼吉利則拓展了CMA架構的寬度。

比如CMA架構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賦予了電池組、電動機以及逆變器的安裝空間,這裏沒有"油改電"一説。在CMA架構下,可以誕生包括燃油動力、48V弱混高性能動力、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等不同車型。

CMA架構因此成就了領克03+這樣的,國內唯一由自主車企打造的高性能運動轎車,也成就了沃爾沃XC40這樣兩獲國際年度大獎的高口碑SUV,還成就了極星2這樣的"全世界最安全的純電動性能轎車"。

這也充分驗證了CMA架構的技術深度。

從2016年10月開始,耗時1年多,投入超120億元,由來自25個國家,2000多名頂級工程師共同研發的CMA架構,終於可以做,讓"鄰居們"羨慕的事了:"長大的孩子,開始養家了"。

那麼問題來了,領克01是基於CMA架構下的第一輛車,於2017年11月上市。距離今年6月,安聰慧代表吉利官宣"科技吉利4.0"全面架構造車時代來臨,怎麼也有超兩年半的時間。吉利在"磨蹭"什麼?

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是時候回到文首,關於關鍵詞"全面"的問題上來了。

縱然CMA架構成為"科技吉利4.0"的核心元素,但吉利4.0開啓全面架構造車時代,是需要在充分準備、取得階段性成果、並有完善的後續產品佈局提出的成熟戰略。

只需要簡單回顧一下這兩年多時間來,CMA架構下量產的所有車型,其中包括我們所熟悉的領克01,領克03,領克05,吉利星越Coupe,沃爾沃XC40、極星2等近20款車型,無論轎車也罷,SUV也罷,燃油車也罷,純電/插電混合動力車也罷,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A級車。

事實上,CMA架構作為全新的中級車架構,可覆蓋A0級到B級車的開發。

在CMA架構向上開發的路上,獨缺一款B級車。沒有這款B級車,就是沒有"完善的後續產品佈局提出",自然就談不上全面架構造車時代來臨。

Preface,作為一款B級車,就即將誕生於CMA架構之下。計劃於今年9月上市。從6月安聰慧的官宣,到9月Preface上市,僅僅相差3個月時間,節奏上完全吻合。

顯然,Preface是"科技吉利4.0"全面架構造車時代開啓的"最後一塊拼圖"。

但這並非巧合,事實上,它早在吉利2020年的造車計劃之中。

從上表不難看出:全新純電動SUV,顯然指的是幾何C,全新SUV自然就是"豪橫"的吉利大豪越,全新中型車,除了Preface,還有誰?

所以,Preface既是驗證CMA架構全面性的"最後一塊拼圖",也是"科技吉利4.0"全面架構造車時代開啓的"序章"。Preface的中文意思就是"序章",可見吉利的良苦用心。

這是吉利造車的戰略性智慧。

Preface的誕生,是基於CMA架構已經完成的近20款車型,超60萬輛產品下線的技術積累之上。這是傳統主機廠才具有的造車實力。

此後,我們其實大可不必驚歎於Preface高度還原概念車的舉措。其實"科技吉利4.0時代"下的吉利造車,對概念車的還原率都將達到95%以上。

接下來,我們需要談談吉利造車的戰術性智慧。

李書福一直堅信:得轎車者,得天下。

因為這句話,讓吉利已經在產品線無論多麼豐富,多麼完備的前提下,都不曾"輕視"轎車單元。吉利帝豪,至今都還是唯一進入轎車銷量榜前10的自主品牌。

同時,儘管吉利控股手握6個,未來或許更多的子品牌,但是吉利汽車,始終是吉利控股的安身立命之本。畢竟,吉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最初的依仗,最堅強的後盾,是吉利汽車,這個 "擴散的宇宙回想"者。

所以,在吉利看來,帝豪尚可的銷量成績仍不足以掩蓋目前轎車單元存在的問題,帝豪的產品力不足以支撐吉利對轎車單元寄予的厚望。

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吉利汽車在轎車單元,必須豐富產品線,必須提升產品力。儘管之前領克03+已經很好的證明了吉利在轎車領域的造車水準,但是正如上文分析所得,吉利汽車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市場佔有率的意義,都是領克這個"年輕小夥"目前還不能替代的。

"Preface"因此被確定為在"科技吉利4.0時代"下,"敢於衝鋒,能打勝仗"的排頭兵。

那麼,這個"排頭兵"是怎麼入陣的呢?

從上文已經看出,Preface是按照B級車的標準來打造的。從產品設計來看,也印證了這一説法:

Preface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提供190PS/300N.M的最大馬力/最大扭矩,最高車速為210KM/H,綜合油耗6.7L/100KM。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顯然是B級車的標配。

再從Preface車身尺寸來看,其長寬高分別為4785/1869/1469MM,軸距為2800MM。單純的數字羅列或許並不直觀,比較中方可看出"端倪"。

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日產軒逸是正當紅的A級車,其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41/1815/1450MM,軸距為2712MM,這和Preface 顯然不在一個級別。

但是,如果和雅閣比呢?

雅閣,其長寬高分別為:4893/1862/1449MM,軸距為2830MM。Preface顯然略遜一籌。

通常,我們是採用德國汽車的分級標準來區分:A級車的軸距一般為:2350MM—2790MM,B級車的軸距一般為:2700MM—3000MM。

Preface以2800MM的軸距,在AB級的臨界值左右徘徊。

這是吉利刻意為之的結果。

按照B級車的標準來打造的Preface,無疑是具有B級車應有的水準。但是稍短的軸距,讓Preface以A+級,或者説B-級的身份入市。Preface將在A、B級兩個細分市場左右逢源,兩頭都要佔,兩頭都要分一杯羹。吉利轎車單元的砝碼,因為Preface的參與而迅速增重。

吉利造車的戰術智慧顯露無遺。

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重要的事情,都説完了,餘下一段文字可要可不要,但為了避免"説車,不談價格,就是耍流氓"的行為發生,姑且簡單分析一下Preface可能的價格區間:

目前,A級車帝豪GL的售價區間為7.88—12.18萬,B級車博瑞的售價區間為13.66—17.98萬,但是不能簡單的把Preface的售價放在中間。

還應該參考同為CMA架構產品領克03的售價,最具參考性的是領克03的2.0T版本,售價區間為15.48—16.68萬。

從產品力來看,Preface比博瑞更有競爭力,從品牌力來看,又稍遜於領克03,但是博瑞是標準的B級車,軸距達到2870MM,而領克03定位A級。

各位看官,您説Preface該定什麼價呢?答案暫且留給吉利吧,這何嘗不是又一次需要"智慧"的決策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63 字。

轉載請註明: 從Preface看吉利的造車智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