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葉擰成“鞭”狀怎麼辦?不抓緊解決可能影響產量!
最近好多農民朋友的地裏玉米心葉捲曲成“牛尾巴”狀畸形生長,節間縮短,就是種植户常説的“玉米擰芯”,嚴重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乾旱對其大發生有利,降雨對其發生和危害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目前氣温偏高,降水偏少,極有利於薊馬的發生危害。
導致玉米“擰芯”的罪魁禍首
玉米薊馬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蟲,以成蟲或若蟲在玉米心葉內刺吸嫩葉汁液,破壞玉米生長點,往往使玉米葉片發黃失綠,隨着玉米的生長,玉米心葉形成“鞭狀”,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就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
薊馬由於體型小,活動為害部位隱蔽,不易被發現,容易錯過防治適期,造成玉米田為害加重。若不及時採取措施可造成新、芯葉腐爛。
薊馬蟲害發生的關鍵因素
玉米薊馬年度之間發生與危害與降雨關係密切,與氣温關係不大。乾旱有利於玉米薊馬發生,降雨對種羣數量有較大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促進玉米生長,其良好的補償作用可減輕受害。
玉米薊馬的發生與田間小氣候有關係,在麥套玉米田中,溝、路、渠邊的環境較為通風乾燥的地方,玉米薊馬的發生量較大,麥壟內較為鬱蔽潮濕,發生量就小。雜草是薊馬的中間寄主,雜草多的田塊,或靠近地邊雜草的玉米,蟲量大,受害重。
如何防治
一、農業措施
1、及時清除田間地頭雜草,減少蟲源。
2、結合田間間苗、定苗時,拔除有蟲苗,並帶出田外銷燬,可減少薊馬蔓延為害。
3、對於心葉扭曲的玉米苗,可用錐子從鞭狀葉基部扎入,從中間豁開,讓心葉恢復正常生長。
4、玉米種植後避免乾旱,及時澆水,促玉米苗早發快長。
預計今年薊馬在多地玉米田偏重發生。為控制玉米薊馬發生為害,確保玉米苗全苗壯,各地應密切關注玉米田薊馬發生動態,及時科學組織防治。
5、在間苗定苗時,注意拔除有蟲苗,並帶出田外漚肥,可減少禾薊馬蔓延為害。
6、適時灌水施肥,避免乾旱,加強管理,以促進玉米苗早發快長,創造不利於薊馬生存的田間小環境,可有效地減輕薊馬為害。
7、薊馬對藍色具有強烈的趨性,可以在田間掛張藍板,誘殺成蟲。
二、藥劑防治
由於近幾年薊馬發嚴重發生,對常規藥劑吡蟲啉、啶蟲脒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抗性,造成防效低下。
經過大量試驗表明:噻蟲嗪、烯啶蟲胺、吡蚜酮以及乙基多殺菌素對薊馬抗性較小,可獲得相對較高防效。
同時可以兼治灰飛蝨、蚜蟲等害蟲。同時根據薊馬晝伏夜出的習性,儘量在早晨或傍晚防治。
玉米主要病蟲害防治
1.玉米螟: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越冬代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心葉末期噴灑蘇雲金桿菌、白僵菌等生物農藥,或選用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殺蟲劑噴施。
2.地下害蟲及薊馬、蚜蟲、灰飛蝨、甜菜夜蛾、黏蟲、棉鈴蟲等苗期害蟲:利用含有噻蟲嗪、吡蟲啉、氯蟲苯甲酰胺、溴氰蟲酰胺等成分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
3.根腐病、絲黑穗病和莖腐病等:選用抗病品種,選用咯菌腈·精甲霜、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或戊唑醇等成分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
4.玉米葉斑類病害: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在玉米心葉末期,選用苯醚甲環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等殺菌劑噴施,視發病情況隔7至10天再噴一次,褐斑病重發區在玉米8至10葉期用藥防治。與蕓薹素內酯等混用可減量增效。
5.玉米紋枯病: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密植。發病初期剝除莖基部發病葉鞘,噴施生物農藥井岡黴素A,或選用菌核淨、烯唑醇、代森錳鋅等殺菌劑噴施,視發病情況隔7至10天再噴一次。
6.玉米蚜蟲:玉米抽雄期,蚜蟲盛發初期噴施噻蟲嗪、吡蟲啉、吡蚜酮等藥劑。
7.玉米葉蟎:播種至出苗前,清除田邊地頭雜草。點片發生時,選用噠蟎靈、噻蟎酮、克蟎特、阿維菌素等噴霧,重點噴灑田塊周邊玉米中下部葉背及地頭雜草。
8.棉鈴蟲:產卵初期釋放螟黃赤眼蜂滅卵,或卵孵化盛期選用蘇雲金桿菌製劑、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等噴霧防治。
9.二點委夜蛾:深耕冬閒田,播前滅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種溝上的覆蓋物。利用含有丁硫克百威、溴氰蟲酰胺等藥劑成分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應急防治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可採用噴霧、毒餌誘殺或撒毒土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