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農曆芒種節氣,曾為宮廷貢品的海淀“玉巴達”杏成熟了!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了解到,“玉巴達”可謂杏中貴族,具有個大皮薄、香醇味美、營養價值高等優點。即日起,海淀大西山3500畝杏園陸續開園,待客採摘。今年受氣温影響,玉巴達產量較往年有所下降,總產量約1200噸,採摘價格每斤為5至10元左右。
每年4月,位於北京西山、太行山腳下的數千畝杏花爛漫綻放,滿眼“山城斜路杏花香”的景色。農曆芒種過後,杏子便開始成熟。走在管家嶺山下的杏園中,一個個黃白帶紅的玉巴達杏掩映在枝頭,樹葉隨風搖曳,露出了杏子張張“小紅臉”。
據瞭解,海淀杏樹有悠久歷史,可追溯到清後期,在長期培育過程中,形成了眾多名特優品種,其中以“玉巴達杏”為主,曾為宮廷貢品並享譽京城。玉巴達杏主要分佈在海淀區西山東麓沿線,包括蘇家坨鎮七王墳村、温泉鎮白家疃村、西北旺鎮冷泉村、四季青鎮香山村等地。
海淀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個頭兒大小,可分為“大玉巴達”和“小玉巴達”兩個品種,其中以小玉巴達杏的品質最好,果皮薄、個頭圓潤、口感好,成熟後晶瑩剔透,多汁且沙瓤,口味香甜,營養價值更高。小玉巴達杏的成熟果實直徑為2.5至3.5釐米,一斤約8至12個。
海淀區農科所所長鄭禾介紹,為保護玉巴達杏種質資源,自2012年起,海淀農科所啓動了海淀杏產業提升項目。“海淀玉巴達杏”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成為海淀區歷史上第一個“地標”產品。“海淀全區所有杏園均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通俗地理解,就是土壤缺什麼養分成分,我們就給補充什麼養分;需要多少,補充多少。同時,減少化肥使用量,增施有機肥。”鄭禾説,在普查過程中,海淀農科所搜尋到20餘株樹齡在百年以上的老杏樹。“我們為這些老杏樹全部做了GPS定位,‘一樹一案’制定保護措施,開展精心管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