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家醫院居然“管”起農民種茶採果,把這個村莊打造成“健康特色村”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宋黎勝 記者 吳朝香

“接下去可種植桃樹、橘樹及茶樹了,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5萬元以上的收入。”兩天前 ,梅雨淅瀝,幫扶常駐幹部吳懂科,與浙江省天台縣麻車洋村兩委成員,望着以前長年累月無人打理,雜草叢生的108畝土地平整一新,聊了種植計劃,憧憬未來,大家信心滿滿。

吳懂科為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辦公室幹部,2019年初,根據浙江省(省委組織部、省委辦公廳發文)有關部門結對幫扶要求,他作為農村工作指導員受醫院指派到天台縣赤城街道擔任黨工委副書記(掛職),開始了貫徹落實省及醫院對麻車洋村精準扶貧工作。

黃東勝書記(左四)送去項目補助款

為村民鋪就小康路

麻車洋村由上洋鄭、石嶺口、麻車洋3個自然村組成,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不僅沒有吃上“旅遊飯”,且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幾乎為零。 吳懂科根據醫院扶貧總體要求,通過座談、走訪,對該村的基本情況、產業特色等進行了調研梳理。

“如何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時讓村集體經濟也得到創收呢?充分結合村莊的地理位置優勢,提出了大力種植經濟作物為村集體的支柱產業,結合休閒娛樂採摘等手段,增加集體收入,同時也能解決貧困户就業問題。”吳懂科與村兩委班子在多次深入探討後,明確了發展思路和脱貧計劃。

胡智明副書記(右二)在吳懂科(左一)陪同下慰問村民

此項計劃得到醫院重視與支持。期間,醫院黨委書記黃東勝等院領導多次來到村裏瞭解項目進展,並送來醫院的項目補助款20萬元。經幫扶常駐幹部與村兩委多方奔走,和天台縣有關部門對接下,麻車洋村順利申報通過了2019年扶貧項目“麻車洋村水果、茶葉觀光采摘基地”。項目總投資150萬,其中浙江省人民醫院補助20萬、村集體自籌10萬、扶貧專項資金補助120萬。項目包含了土地平整108畝、機耕道路建設1000米、水溝18000米、種植桃樹3000株、橘樹2000株、茶葉20000株,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帶來15萬元以上的收入。

扶貧項目讓貧困村民首先受益。今年60多歲的貧困户梅大媽,家中獨子身患智障,不能外出打工,僅靠她一人在家串珠子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隨着年齡的增長,視力減弱,唯一的生計也成了難題。考慮到她家庭的實際困難,在扶貧項目啓動以後,她被安排到果園從事除草等輕體力勞動。“有了這樣一份‘家門口’的工作,每個月都有2000多元穩定收入,還能照顧到我的兒子。”梅妹仙開心地説。

何強副院長到村民家診病。

提高村民健康水平

扭轉因病致貧,在於逐步解決村民看病難,提高健康水平。浙江省人民醫院利用大醫院的技術水平與醫聯體的優勢,努力將村莊打造成為“健康特色村”。

“ 利用天台縣人民醫院作為省人民醫院分院這一優勢條件,探索建立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天台縣人民醫院、城關鎮衞生院、駐村醫生’四級網絡健康教育體系。,通過天台縣人民醫院阿里健康縣域醫共體信息平台,為每位村民建立了一份‘健康檔案’,實現‘線上預約+線下服務’一體化特色醫療服務,幫助解決村民到省人民醫院或至天台分院就醫就診難題、住院難的問題。”吳懂科介紹説。

據瞭解,每逢中秋、重陽等節慶日子,省人民醫院副書記胡智明、副院長何強、張雅萍等院領導分別帶領專家團隊到麻車洋村開展義診,讓村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省城的醫療資源。

“幫扶結對,村民的健康有了保障,經濟發展更有了後勁。農業變成產業、田園變成公園。”麻車洋村黨支部書記潘祖餘興奮地説,如今,越來越多的在外村民回村居住,黨建陣地、村莊環境、經濟發展等在較短時間內發生很大變化,住麻車洋、吃“旅遊飯”的生動藍圖,已經在麻車洋村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