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人處世,接人待物,不管是利己還是利他,首先要明白因果循環的道理。否則,有因必有果,惡報現眼前的時候,就悔之晚矣 。
《心相篇》是五代、北宋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傳世之作,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傳奇佳作。其中,就有關於人生三種行為的論述,一個家庭當中,若有這三種行為,必禍及兒孫,得不償失!所以應該及時瞭解,及時改正!
一、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
釋義:用惡行欺蔽心地,悄悄地在做壞事或者在暗中幹不可告人的醜事。這種惡行隱蔽、行為不光明的人,縱然有榮華富貴,兒孫也享用不到。
有些人在見不得光的地方偷偷作惡,以為大家不知道,殊不知,命運的輪盤早就在惡果種下時悄悄地扣好。為什麼暗中作惡的人及其兒孫也享受不到福報呢?
俗話説:心迷迷一個,性迷迷一窩。心迷至多傷害你自己,性迷可是要遺傳的,所以貽害子孫無窮。大部分愛耍陰謀詭計、喜歡在暗中做不可告人勾當的人,子孫的福報都不好,或者乾脆沒有後代。這正是因為自己傷了自己的陰德,故而自斷了自己的血脈之根。
二、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
釋義:平時怨天尤人,跟萬物過不去且待人刻薄,常常令人下不來台,不但引來殺身之禍,還會遺害子孫 《易經》上稱此為“必有餘殃”。
有些人時常怨天怨地怨空氣,而且對待任何人都非常地刻薄刁鑽,難聽話説不完,抓住機會就會讓人下不去台。每天心中都憤懣不平,感覺任何人都欠他的,這種私憤憤懣的表現日積月累早就影響到了自己的子女。這種私怨憤懣的人若是遇到事情,多半是沒有人會幫助的,而且有可能會引得昔日得罪的人來落井下石。
我們常説,天和地都是平等地在對待萬物,沒有任何的私心。狼吃肉,養吃草,那是物性釋然。然而作為人不能違背天和,怨懟一切。否則就是在傷和氣,和氣不生就要生禍患,禍患生則身亡,身亡勢必會遺憾子孫。所以會説:不測身亡還害子。
我們做人做事,應該處處給人留有餘地,要能容人之過,那是積攢善意,天必加福,是“善有餘慶”,自然而然“無端福祿更延年”。其實不是無端就來了,而是我們不明白其中的真知,所以“禍來了不知道,福來了嚇一跳。”做人,福不可享盡,話不能説絕,凡事給自己留有餘地,留條後路!
三、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
釋義:有才能但不肯教給他人,自己不但沒有成就,子女也將一無所成。
一個人“吝教”,是説這個人有才能、有經驗、有乾貨的東西,但是卻非常吝嗇,不肯教給別人半分。我們中國人常説“不吝賜教”,就是希望別人能夠不吝嗇的幫忙指教。我們的人生想要幸福美滿,遠離災難禍患的話,一方面就是要珍惜自己的福份,而另一方面就要多多實施我們的善意,用我們自己的才能去幫助他人。
接受別人的幫助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而付出帶來的快樂才能長久。佛門唱誦:“所為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佈施,後必得安樂。”佈施是因地上的行為,必將產生相應的果報,所以修福得福,修慧得慧。愈與人己愈有,愈給人己愈多。
如若吝嗇保守,那麼其後代必然也會繼承其特點,不施善意,不積善,便不積福,不積福便無福。
每個家庭的組建和維持都是十分不易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和和美美,順順利利,更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有所成就,一生平安。所以若是有以上三種行為,那麼越早改正越好,惜福,積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