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則新聞公佈:2016年末住户存款餘額為60.65萬億元,同比增長9.9%。其中京滬的住户存款餘額都超過了2萬億大關,分別為2.8萬億和2.5萬億。除以京滬常住人口,2016年北京人均存款約12.9萬,上海人均存款約10.3萬。這是出自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報道,“北上廣人均存款10萬”。此新聞一出,我就知道又要拖祖國後腿了·····
在北上廣,10萬塊錢十個什麼概念呢?看看網友怎麼説的:
看來在一部分人眼裏,這點存款還真不算什麼,也是,像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房價是如此的高不可攀,消費又高,這點錢估計都不願出門。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的數字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中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上20%人掌握着80%的財富,拿我們這些窮人跟那些富人算平均有意義嗎?他們的錢又不會給我們用。
每次像這樣的新聞一出來,就有很多人感到鬱悶,想着自己什麼時候又被平均化······
在我看來,什麼時候取消這樣的數字公佈,將會是社會的一大進步。為什麼不取中位數來表示呢?我想這個數值應該更符合實際情況吧,你們認為呢?
哪些城市存款多?北上廣人均10萬+
2017-09-18
第一財經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住户存款餘額為60.65萬億元,同比增長9.9%。
哪些城市的市民存款最多?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29個重點城市的統計發現,有17個城市的住户存款超過了5000億,6個城市的住户存款超過了1萬億大關。
需要説明的是,由於部分重點城市如天津、瀋陽、濟南、大連等城市的住户存款數據對外公開部分蒐集不能齊全,在此沒有一併納入統計。
北上廣領跑
住户存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門(由住户和為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組成的部門)支配的存款,這是衡量民富的一個重要指標。
這其中,京滬的住户存款餘額都超過了2萬億大關,分別為2.8萬億和2.5萬億。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比如近幾年我國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大行業,一直是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上海和北京又恰好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數據顯示,京滬不僅是住户存款總量大,而且人均存款也排在前兩位。以北京的住户存款餘額,除以北京常住人口數量,去年北京人均存款約12.9萬。
京滬之後,南邊的廣州儘管近年來在金融業、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勢頭不如北上深,但是民間富裕程度仍相當不錯。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住户存款總量達到了1.44萬億,位居第三位。人均存款也是位居第三,達到10.3萬,與上海相當。
北上廣之後,西南的重慶和成都的住户存款總量也都突破了1萬億大關,分列第四和第五位,當然這兩個城市的全域總人口較多,比如重慶有3000多萬人口,成都也有1591萬人。
一線城市深圳的住户存款總量僅位居第六,深圳去年人均存款為8.7萬,也是排在第六。不僅不如北上廣,而且也比杭州和佛山少。
深圳的住户存款總量和人均存款量較低,可能與深圳整體的投資氛圍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的住户貸款餘額高達15022.07億元,高居全國第二,也是少有的幾個住户貸款餘額大於住户存款餘額的城市,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之比高達145%。而住户貸款中,絕大部分都是住房按揭貸款。
表1、29個城市住户存款餘額
各地統計部門公佈的2016年統計公報及人民銀行支行報告數據
人均存款:東高西低
這幾年憑藉信息經濟高度發展,區域經濟也實現快速增長的“電商之都”杭州,在住户存款方面的表現頗為亮眼,達到了7914億元,超過了經濟總量高於自己的蘇州和武漢,位居第七,人均存款更是位居第四。
杭州一傢俬募基金高管對第一財經分析,杭州不光是信息經濟十分發達,現在金融業也很發達,私募基金、地方銀行、小券商都特別多。“杭州這邊的消費層次也很高,很多奢侈品都賣得很好。”
另一個表現突出的城市是西安,西安的GDP總量儘管只排在國內第26位,但住户存款卻力壓武漢、南京、青島等GDP總量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位居第9位。
從人均存款來看,目前也只有北上廣三個城市人均存款超過了10萬。杭州和佛山超過了9萬,深圳、太原和西安超過了8萬。在榜尾端,合肥、重慶、哈爾濱、石家莊位居後五位,其中合肥、重慶和哈爾濱人均存款都在5萬以下,合肥只有4.2萬,重慶4.4萬,哈爾濱是4.9萬。
人均存款的差異,與經濟發達程度和城鎮化率高度相關。北上廣杭位居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城鎮化率也比較高,人均收入高,人均存款餘額也高。
除了東西差距,城鄉差距也影響了各個城市的人均存款餘額。當前各地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仍比較明顯,由於人均存款餘額是以全域人口作為基數來計算的。因此全域人口中,城區規模大、城區人口占比大的城市,人均收入往往比較高,人均存款餘額也比較高。反之,城區人口占全域人口比重低的城市,往往人均存款餘額也比較低。
數據顯示,北上廣的城區人口占全域人口比重均超過86%,其中北京86.4%,上海87.4%,廣州88.8%。此外太原也達到了82.9%。
相比之下,重慶作為我國最大的直轄市,但是其中主城區人口不到1000萬,絕大多數分佈在下面的區縣。石家莊城區人口占全域人口比重也僅為26.2%,合肥、哈爾濱也都低於50%。
當然除了這些因素,還有一個城市內的居民投資氛圍。比如廈門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城鎮化水平已經比較高,人均收入水平也比較高,但廈門的人均存款卻相對低,為5.5萬。“我們閩南這邊的投資氛圍都很濃厚。”在廈門經商的施先生説,閩南很多人都是想自己當老闆,一有點錢就投資或者置業,存銀行的比較少。
住户貸款餘額高於住户存款餘額的城市還有合肥和南京。
表2:29個城市人均存款
各地統計部門公佈的2016年統計公報及人民銀行支行報告數據,人口為各地常住人口數據,人均存款根據兩者除值計算
城市資金存量:京滬遙遙領先 杭州超成都
住户存款雖然是反映民富和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指標,但並不是唯一指標。
一個城市的“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或者可以稱為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是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經濟運行的結果,也是經濟運行的動力之源。在我國,城市資金總量反應的不僅是自身GDP的數量,而且跟這個城市所在的中心性、集聚和輻射的能力緊密相關。
在城市全部資金存量方面,作為強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均是名副其實的全國中心城市,兩城的“資金總量”均在10萬億以上。
在京滬之後,是深圳和廣州這另外兩座一線城市。去年深圳的資金存量達到了6.44萬億,增速達到了11.6%,對廣州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拉大。實際上,儘管住户存款餘額僅位居第六,但由於深圳的私募、風投等金融機構十分發達,高新技術產業也十分發達,很多存款是通過企業的形式體現出來。
第四的廣州資金存量達到4.75萬億,儘管與深圳存在較大的差距,但相比後面的“追兵”杭州、成都等城市,廣州的領先優勢仍十分明顯。兩個城市的資金總量之和大致與上海相當,這樣的格局大抵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即北邊有北京、東邊有上海,而南邊的中心則相對平攤到兩個城市裏面。
在四個一線城市之後,杭州2016年底的資金存量一舉超越了成都,位居全國第五,增速更是高達11.8%,在前十名的城市中位居第一。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杭州信息經濟的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2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在信息經濟的引領下,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醫藥製造業等先進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
當然,目前杭州、成都、重慶、天津都超過了3萬億大關,彼此之間的差距較小。在這些城市之後,南京、蘇州和武漢都是位居2萬億梯隊。
值得注意的是,資金總量靠前的城市,除了北上深廣四個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城市大多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尤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城市,聚集了大量的教育、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資金的集中度很高。
另外,省會城市的優勢十分明顯。省會城市大多是所在省的首位度城市,他們的資金不僅來源於自身,也代表了所在的省份的經濟實力。比如杭州和成都,經濟總量不如重慶和天津。但作為一個省域而言,浙江和四川的經濟總量要遠大於重慶和天津,因此杭州和成都的經濟總量超過重慶、天津也實屬正常。
(第一財經)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信天游”:不好意思,我拉了國家後腳
(2017-09-18)
是選擇在北上廣,被擠得像沙丁魚,還是選擇在老家當死鹹魚?逃離大城市的壓力後,他們迷失於小城市的平庸與固化。
在他們對城市做出選擇的背面,是城市對他們的選擇:北上廣抑或是小城市,都拒絕這批經濟上以及心靈上,均處於無根狀態的人。
這些年輕人左右為難的旅程背後,是幾乎一代普通青年艱難安放的前途與希望。
三個月後,張一軒受夠了老家那個長江邊上的地級市,回到北京。就像2010年9月,他受夠了北京,頭也不回地投奔老家一樣。
他走那會兒,正好趕上“逃離北上廣”的浪潮。2010年下半年,在大城市房價居高不下、生活壓力持續增長,白領中興起到二三線城市安家的討論。而張一軒的歸途,又趕上了“逃回北上廣”的熱潮。
單就回家這一段路,張一軒走得要比其他人順暢。父母在當地頗有聲望,沾他們的光,張一軒自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甚至沒有參加統一的公務員招考,當地煙草局就收了他,領導很大氣,説,明年考一個試就完了,你肯定過。
一批年齡在30歲上下,混跡於北上廣的外省青年們,當初也都和張一軒一樣,以為老家意味着更低廉的生活成本以及更愜意的幸福細節。逃離北上廣。口號叫得嘹亮,帶着爺不留此處的痛快。
重返家鄉,重拾以前的老交情。終究需要一個台階,事關面子,這無異於讓他們承認,迄今為止所有出走的嘗試都失敗了,丟掉既有的圈子,他們應當放棄不切實際的努力,讓鄰里鄰居眼睜睜瞧着,這個迷途知返的人。
不過再怎麼着,面子也比蝸居的現實更廉價。搖擺之間,返程的機票或者車票就訂好了。
從某種意義上,這一張往返程的票根,是兩個城市對他們下達的“不適宜鑑定書”。北上廣以及家鄉都不適應自己了。外省青年眼裏,北京是堵的,貴的,擁擠的,奢侈的,排斥人的,是人家的北上廣。而回到小城市,是勢利的,關係的,拼爹的,依舊是別人的。
來者與去者
張一軒吃回頭草、在北京石景山那邊找到一份月薪4000元出頭的工作的時候,祖籍江蘇的劉寅則醖釀着離開北京。
劉寅租住在北京東六環,每次到國貿打車,黑車司機在嚷嚷,20塊,通縣走不走?他非得糾正,是去通州嗎?説的是一個地方,但他怕那個“縣”字,一下子把他打回原形。
劉寅生在江蘇一個縣城,來北京工作了五年,月收入過萬,兩年沒加過薪。他密切留意房市消長,觀望了幾年的結果是,手裏存款一路貶值,時至今日,他買不起北京五環內一套兩居室的房子。
無車無房無根,撤離的念頭連同妻子肚子裏的孩子,越來越茁壯。他變得像罹患產前憂鬱症的卡夫卡,買房、擠地鐵、喝水,甚至呼吸空氣,日常生活的一纖一毫,都讓這個80後男人疲憊不堪,“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
在中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裏,劉寅是北京市704.5萬外省市來京人員之一,數字仍在往上走。這近千萬人口大數里,許多像劉寅這樣勉強的中下產,抵達了人生的某個瓶頸,幸福指數開始往下走。
也有“蟻族”,大學擴招後迅速膨脹的畢業生們,他們生活在郊區的聚集羣落,月收入兩千左右,可以沒有獨立的廚房和廁所,但決不能沒有網絡。往往在大城市打拼5年,如果沒有實現夢想,大部分選擇離開,往往“三十而離”。據估計,北京地區至少還有十五萬“蟻族”。(數據來自學者廉思的調查《2010年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北京市政府尚未完成由“管理”流動人口到“服務”外省人的華麗轉身,而這管控的態勢,隨着1800萬人口上限超前10年到來,愈發嚴峻了。年初一連串的新政又抬高了外地人的生存門檻:清理羣租和人防地下室,房市限購令,車市限購令,“以納滿税五年”為條件,搖號另算。
有專家呼籲年輕人不要扎堆北上廣,像是冥冥中四十多年前一個聲音在感召,“去農村吧,去基層吧,廣闊天地,大有所為”。
很多次,劉寅假設人生三種曲徑分岔的可能性:
其一,滯留北京,繼續苦哈哈的生活,能認識更多人,更多學習機會;
其二,迴歸南京準一線的市井,買車買房,吃吃喝喝,心寬體胖;
其三,回縣城找塊地,養鴨子餵豬,徹底的田園牧歌。
沒有數據表示,孰去孰留,每天有多少外省青年陷入劉寅式的糾結。
山東姑娘唐果,和張一軒一樣,也是一名“重返北上廣”者。
她第一次來北京是在2010年的正月十六。待業中的農村女青年唐果氣咻咻地離家出走了,夥同幾個同學,從山東濟寧一火車坐到北京,只揣了讀書時賣資料攢下的兩千塊。
首都沒有電視上演得好,天不那麼藍,公交地鐵擠得慌。偶爾路邊還躺着缺胳膊少腿的叫花子。幾個男生起鬨説蘇寧在招聘,職業規劃圓滿,前途無量,於是她去了大興區的蘇寧電器,賣電視,朝九晚十,月薪1500元。
租的房子老遠,在豐台區西局村裏一條望不到盡頭的小街,隔壁是夜夜泊滿豪車的東方威尼斯大酒店。房間比棺材強點兒,只一張牀,沒廁所,洗澡得去村裏,7元一洗。周邊亂糟糟,在木樨園公交站等車,站牌被“廣東少婦求子”類的小廣告貼了個遍。老家房子倒是闊氣,大院裏有花有草,四五年前還有了空調電腦,但唐果再也不想回去了,“啥也比不上自由”。
那時候這個城市“看上去很美”,但如今真拿自己當北京人要求了,先得學着跟北京人一樣添“堵”。要麼“堵”在路上,要麼“擠”在地鐵公交裏,擠得元神出竅,佛祖現世。
經過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唐果決定找個北京人嫁了。實在不行,找個男朋友,至少能做個飯,搭個夥,順便提高安保係數。籌碼:23歲,一米七的個頭,大專學歷。有人給她介紹一大興男。大興過去是北京郊縣,這些年隨着攤大餅的城市化進程列入市區,大興農民成了北京市民,因拆遷而生的千萬富翁俯拾皆是。見了一回面,這事兒就吹了,倒不是因為別的——她受不了那人的傲慢勁兒。
用了windows7的系統,就用不慣windows98的了
來了,又為什麼要走?或者,走了,又為什麼要回來?
張一軒1988年生,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畢業去向班裏約是三三開:除了簽約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的極個別,1/3考研,1/3回老家,剩下的混在北京,掙三千多的月薪。張一軒屬於最後那類,在CBD一家傳媒公司上班,每個月一半的錢轉給銀行房貸,其他一切從簡,每天麥當勞肯德基(這是他所能找到的CBD最低廉的快餐),直把自己吃噁心了。
他有點像《蝸居》裏的小貝,高大帥氣,有白色癖。原本他和一個北京姑娘談戀愛,一心要奮鬥,紮根北京。直到某天,經濟規律無情地左右了他的個人命運——姑娘跟一個留學生好上了,人家送她LV的包和Gucci的手鍊。吹了。
吃噁心了麥當勞肯德基,顯然不是張一軒“逃離北上廣”的全部原因。——工作老是加班。最抓狂的一次,為了寫一個明星劇組如何不畏發燒拉肚子堅守片場的宣傳稿,他熬了一個白天加半個通宵,第二天他把第八稿交上去,挑剔的上級瞥了一眼説,還是用第二稿吧。
他決定聽爸媽的話,回家當公務員。而在一千多公里的温暖故鄉,父母把一切都準備妥帖了。
新工作性價比很高,月薪三千,他一個人佔了會議室那麼大的辦公室,工作內容基本是偶爾發發傳真和每天陪領導吃飯。多數時間坐着玩電腦,下班跟爹媽吃飯、看電視、睡覺。日子懶洋洋的。很快,懷着專欄作家夢的張一軒發現了一個糟糕的信號,他寫不出東西了。
一天上班,領導説,走,查煙。張一軒很好奇,學着領導,把“煙草稽查”的袖章一個個往身上戴,一臉嚴肅地列隊出門。所謂查煙,就是查雲煙、湘煙,發現一條罰一千。當地的煙商看樣子也不缺錢,人民幣一摞一摞地拿出來,畢恭畢敬。一天下來,少説幾萬到手,報紙一包就扔公車上。
這筆罰款在財政體系運作之外。不用入賬,拿了錢,哪裏貴就往哪裏去“燒錢”。查禁的煙呢,領導對張一軒説,拿回去給你爸抽。那一天,張一軒“覺得自己特像個狗腿子”。
北上廣北漂蟻族
第二次查煙以後,張一軒説什麼也不去上班了。
別人看來,北京的這些年裏,外省青年們學會了大城市的傲慢;而在他們眼裏,也許是小城市變得更加世故了。他們和北京出租車大叔聊人民幣升值、突尼斯的城管和利比亞獨裁者,那時候他們覺得地球是平的,先天之憂了。回到小城市,年輕人們忙着老去,城市忙着建新城,忙着變“堵”,忙着讓房價跟一線城市看齊。
張一軒的師兄劉沛,因為姥姥身體不好,在北京呆了七八年後,回老家成都。爸媽都是下崗工人,給不了什麼便利,他找回老本行,就職成都某家電視台。結果,他名牌大學的學歷和流利的英文,都成了負累,同事看不慣他高調,背地裏説:北廣畢業的又咋樣,還不是跟初中生一樣在扛攝影機。地方電視台禁忌多多,連2009年那起成都公交車自燃事件也被禁止報道。倒是各種婆媳矛盾、老婆和小三掐架的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
身邊人踴躍買房買車,這是成功人士的象徵,哪怕最便宜的QQ車,也得先補缺再説。有時他們抱怨,唉,又堵車了,話語裏帶幾分家鄉經濟蒸蒸日上、邁入“堵城”的自豪感。劉沛騎自行車上班,別人納悶:你咋不買車呢?逍遙慣了的劉沛説:騎車15分鐘就到,買車幹嘛?
“裝了windows7的系統,就用不慣windows98的了。”劉沛很是水土不服。
為了增強歸屬感,有人給他介紹了一樁親事,對象是某税務局局長的女兒。媒婆激勵他:娶了這姑娘,你的人生少奮鬥二十年!劉沛許多女性朋友便如是,回老家找個科級以上中青年幹部結婚,從此安下心來。劉沛鼓着勇氣出門了,結果實在沒看上。
鹹魚一般的生活在成都維持了一年。生活高度同質化模式化,出門跑現場,看來看去都是那幾個人;總是去九眼橋的蘇荷泡吧,每次都坐同一張桌子,隔壁桌的也都是同樣的面孔;到了後半年,劉沛腦子都有點鈍了,每天上班就止不住地想,晚上吃什麼玩什麼。
一個問題總橫在腦子裏,在北上廣,被擠得像沙丁魚,還是在老家當死鹹魚呢?
堅持了近兩年後,唐果決定放棄北京。每個月到手一千四,中午有盒飯,晚飯是幾串麻辣燙加方便麪,三塊錢搞定。發工資那幾天,才去吃一頓呷哺呷哺。這樣的開銷,勉強維持基本的温飽。買大件就算了,像筆記本電腦花了3799塊,還是她媽瞞着家裏人給她匯的。家裏倒是不差錢,唐果她爸種西瓜,搞沙場,每年能掙個五六萬。
電話那頭,消了氣的爹孃開始天天召喚:回來吧,考個老師,起碼是個鐵飯碗。
留守北京的意志卻是一路瓦解。一年多以後,最終擊垮唐果的現實如下:
一、遭遇黑中介。某天晚上十一點過下班回家,橫豎開不了門,發現鑰匙孔被口香糖堵了。原來中介把別人快到期的房子轉租給了她,另收取中介費600元。第二天唐果報警,警察懶洋洋説這事我們沒法解決。這起租賃糾紛以唐果憤怒地撕掉合同,扔了中介一臉告終,淨虧損600元。
二、萬惡的地鐵。為了方便到圖書公司,她搬去了北五環的上地。這意味着每個工作日的早上八點,她需要在13號線煉獄——這是“蟻族”的生命線,繁忙時段的密度不亞於2008年冰災時的廣州火車站。那些素顏的、打着哈欠的、沒來得及系領帶、不敢穿高跟鞋的年輕人奔跑着湧來,成為候車隊伍黑黝黝一大片中的一小點,地鐵管理者為了控制流量,設置了重重鐵柵欄,於是急促的人流像S型的蛇尾巴越甩越長。即便成功上了地鐵,也是“擠得五臟六腑都出來了”,時不時有人卡着地鐵門,還得靠門外使勁一推,咳,地鐵門這才關上,安心開走了。
三、最致命的一擊:圖書公司來了一個城裏姑娘,機靈又會來事,村裏來的唐果是根直腸子,迅速被比下去,辭職了。
2011年5月,唐果決定回家。
覆轍兩端的迷茫
於唐果而言,離開北京,抑或是離開家鄉,都躲不開一個“逃”字。
從北京逃回老家後,除了她自己,沒人拿她當大城市裏回來的人,鄉下人有自己的“堵”。她説起國家大事,家裏人都不大愛聽,覺得那些事八竿子探不着。
村裏那點破事她也煩。每過完年西瓜育苗那時候,她媽就反覆叮囑:你在外頭少説話。生怕得罪了誰家,別人一把火把你家塑料棚子給點了,反正西瓜苗從播種到茁壯成長到換成票子存進銀行以前,心得一直提着。
還有各種狗血雞毛讓她覺得生活凌亂到拎不起來:比如二姑孩子去日本打工,借了唐果家三萬,後來她家蓋房子了,找二姑要錢,就把人得罪了,再不往來;她爹和她爺爺也為了兩萬塊鬧崩了。好多親戚都陌路了,她爹整天愁着臉,一副活不下去的樣子。
她開始適度地認命了,打算響應父母號召,考個縣裏的老師噹噹。筆試她倒不擔心,“面試得走關係,這是常識”,可她農村的爹孃找不到門路。所幸在唐果寥寥無幾的人際關係裏,還有個高中同學,那同學家境好,父親是縣裏幹部。家裏就給唐果準備了一兩萬,打算筆試過了去託託關係。小地方,最重要的是圈子,沒有關係的時候,可以通過人情和禮物去建立關係,去僭越層級。雖然他們都不清楚一個林業局局長能對教師面試起到多大作用,但拿家鄉話來説,“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子”。
結果考前十天,筆試臨時換了考綱,唐果措手不及,掛掉了。
唐果就成天在家宅着,上網,看書,思考一個終極問題:我往哪裏去?大城市待著彆扭,在縣城體面的工作不好找,賣衣服、當超市收銀員,又嫌丟人,“大學生最麻煩,高不成低不就的”。
“自由”,這是一無所有的北京,對唐果最後的誘惑。“我還想再折騰兩年。”抱着一種暮氣沉沉的信心,唐果説。
但在北京的初冬,蟻族聚居區唐家嶺已經拆除,房價不斷驗證着那個房地產商狂喜的預言,連龍澤一帶,也漲到了兩萬多,什麼都在猛漲。限購的物品從住房到汽車,都跟她沒關係,新地鐵通了,但一出生即擁擠。“蟻族”已經回他們星球了,這個城市的年輕人在忙着裸婚。
幾乎隨時都能邂逅一些挫敗她在北京“耗下去”的信心的細節。有一天,唐果在樓下看到一條橫幅:格爾頓幼兒園優惠招生(1180元/月)。截至今日,她的月薪還是1500元,包住宿,不夠在北京養個孩子。
這座城市並不歡迎她,她心裏也清楚,此地不宜久留。生活無風無雨,有點橡皮人的味道。最欣慰的是,上班地點離住處幾百米,再也不用擠地鐵了。每天她早上九點上班,對阿里旺旺上每一個詢問的賣家笑臉相迎:親,有什麼可以幫到你?機械的重複對話持續到下午六點結束,下班回家。六人一屋,是大學寢室的上下鋪。她晚上躺上鋪,用在中關村買的MP4看愛情小説。
她在城和鄉之間打轉,找不到出路。最近,她對人生有了進一步規劃,去日本。他們村好些人這樣,交3萬塊中介費,從青島到日本打工去,學名叫“研修生”,聽説一個月起碼掙一萬。
劉寅的下一站在那裏呢?
上個月,劉寅看了部叫《白蛇傳説》的片子,裏邊一個角色最能詮釋他對京城的感觸:有個小和尚叫“能忍”,忍到最後,結果還是變蝙蝠妖了。
去而復返的張一軒,仍然延續着兩年前“快餐吃到噁心”的生活。靠目前的收入過日子,偶爾還是得“啃老”,不過他的心態放得很平和。他喜歡每天下班回家,調暗燈光,喝點清酒,看部電影,週末踩着單車環遊西山。更重要的,開始有雜誌約他寫專欄了,比如介紹日本舞踏和大野一雄。
這一次“歸去來”的旅程,並沒有改變每一個人在北京的生活質量。這些折返者內心的某些地方,似乎已經開始衰老:王可人認為自己特別跌宕起伏的劇情已經在前兩年演完了。
她生於1987年,黃岡師範學院畢業後,她不願意聽父母的安排,一張72塊的站票從九江坐到了北京,差點鬧得脱離母女關係。
在北京,一年多時間,王可人換了三份工作,工資始終徘徊在三千上下。她不大會節約,一直負開銷,職場競爭讓她不再極端地與社會家庭對抗,她有所頓悟:不聽爸媽話的人,下場很慘。可惜回家考公務員落敗。她懷念地壇和各色音樂會和展覽,帶着更明確的職業規劃,她決定再到北京充電,“有些人生的投資要趁早”。
回到北京,一切從零開始,打包行李,租房子,海投簡歷。找工作面試那幾天,王可人把稻盛和夫的《活法》帶在地鐵上看了一半,這本書像職場聖經,她感謝它“賜予我力量和好運”。封面上寫着:一部風靡全球的超級暢銷書,讓無數人在迷茫時代找到活着的意義。
死扛的日子
但終歸,這裏是北上廣,如同受神祝福而水草豐茂的應許之地,它們形成罕有的頂端優勢:大多數名校、最好的醫療條件、奢侈品旗艦店、名人精英……“北上廣”更多的高樓裏,駐紮着全國乃至全世界的“500強”企業,它意味着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及更大的發展空間。
蘭州青年胡陽過年回了一趟老家,老家豎起了一水兒的仿貨:山寨海底撈,山寨錢櫃,山寨毛家飯店……當地人還自豪地宣佈,2010年全國房價漲幅蘭州第一。許多二線城市也在學北京發家,修完二環修三環,一個勁往外撐。這幾年它們流行挖路修地鐵,承辦各色園博會西博會,穿衣戴帽修場館……
胡陽得到一個啓示:全國各地都在學習北上廣好榜樣,作為一名上進青年,怎麼能逆流呢?
北京對於外省青年還是老樣子,烏泱泱的一片人。商人們見縫插針,廊坊市的樓盤廣告打到了昌平,極盡挑逗之能的小廣告滿地鐵撒着:15分鐘抵達CBD。
斷片的北京生活,看起來有了嶄新的開始。憑着一口英語,劉沛進入萬達酒店擔任項目發展經理。出差時全國飛來飛去,跟世界各地的人談生意,夜宿五星級酒店;回到北京的租屋,還是住得像貧民窟,儘管在東三環,周邊是菜市場、公用廁所。看不見風景的窗户已經老朽,一推就拼命往樓下墜,劉沛去宜家買了塊布,把外面鬧哄哄的世界隔開了。
即使是在北京過“死扛的日子”,但唐果再也不想回去了,“啥也比不上自由”。
一次就業考試,讓唐果認識了什麼是“小城市的熟人社會”。小城市是一片更小的池塘,每一條大魚小蝦都有自己的狹窄水域。“拼爹”、拼人脈更加明顯。
但這尚不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區別的全部:前者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廉潔高效的政務部門,更現代、更有質感的生活細節——張一軒就是因此而捨棄父母在故鄉給他安排的舒適生活。
這也就是念叨了幾年,劉寅始終還沒有離開北京的原因。關於人生假想種種,始終停留在浮着白沫的自來水,擠不上去的地鐵,買不起的房子和無限虛擲的時間成本里。眼看着,孩子就要出生,他還在艱難地為去留做決定。11月4日他做了個夢,他出國了,天上有一條金燦燦的中國龍在飛,正歡喜呢,一泡尿把他給憋醒了。一醒來就看見窗外灰濛濛的,沒有遠處和陽光,心忽然沉了沉。
另一個我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三寶地佛學”:贊
網友“永恆♀嘀距離♂”:劉德華表示黎明沒説過
(2012-08-01)
北上廣人均存款超10萬,你覺得天津什麼水平?
2017-09-18
新金融傳媒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住户存款餘額為60.65萬億元,同比增長9.9%。通過對29個重點城市的統計發現,有17個城市的住户存款超過了5000億,6個城市的住户存款超過了1萬億大關。
北上廣領跑
住户存款,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儲蓄存款及通過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門(由住户和為其服務的非營利機構組成的部門)支配的存款,這是衡量民富的一個重要指標。
這其中,京滬的住户存款餘額都超過了2萬億大關,分別為2.8萬億和2.5萬億。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作為強一線城市,現代服務業最為發達。比如近幾年我國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大行業,一直是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上海和北京又恰好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為集中的地區。
數據顯示,京滬不僅是住户存款總量大,而且人均存款也排在前兩位。以北京的住户存款餘額,除以北京常住人口數量,去年北京人均存款約12.9萬。
京滬之後,南邊的廣州儘管近年來在金融業、互聯網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勢頭不如北上深,但是民間富裕程度仍相當不錯。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住户存款總量達到了1.44萬億,位居第三位。人均存款也是位居第三,達到10.3萬,與上海相當。
北上廣之後,西南的重慶和成都的住户存款總量也都突破了1萬億大關,分列第四和第五位,當然這兩個城市的全域總人口較多,比如重慶有3000多萬人口,成都也有1591萬人。
一線城市深圳的住户存款總量僅位居第六,深圳去年人均存款為8.7萬,也是排在第六。不僅不如北上廣,而且也比杭州和佛山少。
深圳的住户存款總量和人均存款量較低,可能與深圳整體的投資氛圍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的住户貸款餘額高達15022.07億元,高居全國第二,也是少有的幾個住户貸款餘額大於住户存款餘額的城市,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之比高達145%。而住户貸款中,絕大部分都是住房按揭貸款。
這組數據一出來,立刻引起網友熱議,紛紛表示拖國家後腿。
人均存款:東高西低
這幾年憑藉信息經濟高度發展,區域經濟也實現快速增長的“電商之都”杭州,在住户存款方面的表現頗為亮眼,達到了7914億元,超過了經濟總量高於自己的蘇州和武漢,位居第七,人均存款更是位居第四。
杭州一傢俬募基金高管分析,杭州不光是信息經濟十分發達,現在金融業也很發達,私募基金、地方銀行、小券商都特別多。“杭州這邊的消費層次也很高,很多奢侈品都賣得很好。”
另一個表現突出的城市是西安,西安的GDP總量儘管只排在國內第26位,但住户存款卻力壓武漢、南京、青島等GDP總量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位居第9位。
從人均存款來看,目前也只有北上廣三個城市人均存款超過了10萬。杭州和佛山超過了9萬,深圳、太原和西安超過了8萬。在榜尾端,合肥、重慶、哈爾濱、石家莊位居後五位,其中合肥、重慶和哈爾濱人均存款都在5萬以下,合肥只有4.2萬,重慶4.4萬,哈爾濱是4.9萬。
中國人有多愛存錢?
2015年一年,中國的居民新增儲蓄的存款就超過了4萬億人民幣,2008年以來,中國的居民儲蓄累計增加了35萬億。
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公佈數據顯示,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90年代初居民儲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5%以上,到2005年中國儲蓄率更是高達51%,而全球平均儲蓄率僅為19.7%,儲蓄率在全球長期排名第一。
那麼,中國人為何越來越不敢花錢呢?也許一位叫胡建花的勞動者的這番表述,能夠代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聲:
最近幾年,我明顯不敢花錢了,好像什麼東西都貴了。為什麼不敢想花就花呢?除了物價不斷上漲外,我覺得未來不確定因素太多了。孩子小,總要給她存點錢上學;父母那邊,萬一病了,或者有什麼事呢。我突然發現,我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負擔很重。關鍵是這個負擔是説不清的,孩子上學得花多少錢?老人病了去趟醫院得花多少錢?我心裏沒底。我們還沒有買房子的打算,實在太貴了,不敢想。其實,對於普通民眾來説,並非不知道存款利率不高,也不是不懂錢存在銀行就在看着它們貶值,之所以不敢消費,不敢投資,未必與缺乏理財意識有關。投資渠道狹窄,賺錢的項目並不多,與其承擔風險,還不如存在銀行圖個安穩。
2017年,你打算把錢放在哪裏?
城市資金存量:京滬遙遙領先杭州超成都
住户存款雖然是反映民富和經濟活躍度的重要指標,但並不是唯一指標。
一個城市的“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或者可以稱為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是一個地區或者城市經濟運行的結果,也是經濟運行的動力之源。在我國,城市資金總量反應的不僅是自身GDP的數量,而且跟這個城市所在的中心性、集聚和輻射的能力緊密相關。
在城市全部資金存量方面,作為強一線城市,北京和上海均是名副其實的全國中心城市,兩城的“資金總量”均在10萬億以上。
在京滬之後,是深圳和廣州這另外兩座一線城市。去年深圳的資金存量達到了6.44萬億,增速達到了11.6%,對廣州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拉大。實際上,儘管住户存款餘額僅位居第六,但由於深圳的私募、風投等金融機構十分發達,高新技術產業也十分發達,很多存款是通過企業的形式體現出來。
第四的廣州資金存量達到4.75萬億,儘管與深圳存在較大的差距,但相比後面的“追兵”杭州、成都等城市,廣州的領先優勢仍十分明顯。兩個城市的資金總量之和大致與上海相當,這樣的格局大抵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即北邊有北京、東邊有上海,而南邊的中心則相對平攤到兩個城市裏面。
在四個一線城市之後,杭州2016年底的資金存量一舉超越了成都,位居全國第五,增速更是高達11.8%,在前十名的城市中位居第一。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杭州信息經濟的增加值年均增長超過2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在信息經濟的引領下,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醫藥製造業等先進製造業持續快速發展。
當然,目前杭州、成都、重慶、天津都超過了3萬億大關,彼此之間的差距較小。在這些城市之後,南京、蘇州和武漢都是位居2萬億梯隊。
需要説明的是,由於天津和瀋陽、濟南、大連等其他重點城市的住户存款數據對外公開部分蒐集不能齊全,在此沒有一併納入統計。你覺得咱大天津的人均存款有多少?歡迎來留言比窮~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部門公佈的2016年統計公報及人民銀行支行報告數據,人口為各地常住人口數據,人均存款根據兩者除值計算
根據第一財經、金羊網等綜合整理
責編:瞳孔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淡忘”:人均存款...一家子加起來夠買套房嗎?可悲可嘆!
網友“Tim Wong”:俺在廣州的銀行也存了這個數,還好沒拖廣大貧下中農的後腿。
(2017-09-18)
王茂帶策劃部的同事們吃飯,注意,這個紅衣女孩穿的是高跟鞋。
吃完飯,同事們接着喝酒聊天,此時她的鞋子竟然變成了運動鞋。這也太搞笑了,難道她出來吃個飯還要帶兩雙鞋子?
(2017-09-16)
2016年馬伊琍憑藉《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拿下第19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女主角之後,作為老公的文章立馬在微博上發了慶祝的消息,寫道:快點回來,為你慶功!
可是沒過多久,文章的微博就立馬炸了鍋,下面來精選幾條網友的評論截圖:
很多文章的粉絲則不開心了,回應道:為什麼原諒黃海波陳赫不原諒文章?客觀的講,文章是個好演員,也是一個平凡的人,過去的就過去了,願你和馬伊琍一切安好。
黃海波粉絲:支持海波!一個沒結婚的男明星,一沒潛規則女演員,二沒騙藝校的女大學生,人家自己花錢找一個怎麼的了!
陳赫粉絲:陳赫結婚離婚都受法律保護,文章婚內出軌,平時囂張,不負責任。對於他,沒有原不原諒,只有喜不喜歡,我就是討厭他,他拍的戲我一集不看呢!
從小編個人來説,既然馬伊琍都已經原諒了老公文章了,咱們網友其實完全沒必要去糾結這些東西了,反正又不是你老公,對吧?喜歡文章演的戲就看,不喜歡就不看,多簡單的事情,沒必要搞的那麼複雜呢?
(2017-09-15)
今天有一個很有趣的報告“中國各大城市人均存款報告”,並且尤其針對北上廣。而我,正好就在深圳…
先給大家看看圖吧:
在深圳,人均存款是6萬4,哎喲我滴麻啊,我居然還達到平均值了?!(太激動了!你等一下,讓我去數數我20年的存款再來寫...)
數錢ING
數錢ING
數錢ING
數錢ING
數錢ING.....
我來了!接着説哈~
雖然剛剛因為達標而激動了一小會兒,但是我永遠忘不了我的那個房東某天在我面前,指着地上的地板磚説:看這個地板磚,一塊,兩塊,三塊,四塊,拼起來正好一平米,一塊地板磚一萬塊錢~
這種炫富的方式總是讓人感覺很不好!因為總是讓我覺得:除非我可以身首異處或者練過柔術,否則我的全部家當都沒法在深圳這個地方躺着容下自己...
而且這是城中村的農民房,我前面那個灣畔百貨頂層的房子,是八萬一平米,如果是在那裏,我只能站着生活...
有網友在下面評論:每天用六位數的密碼,保護三位數的存款,心好累...
北上廣的房價,已經變態到我根本不會去想,在網上,很多網友喊着:深圳一套房子,能在澳洲買八座島,在愛爾蘭買三座島,在太平洋買兩座島!
而且,當你買了北上廣的房子後,你八成就會變成負資產,就像這個網友説的:
我一個買了房的朋友就經常跟我説:我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感覺自己欠銀行幾百萬...每天不是在賺錢,而是在努力還錢..
很多人説一線大城市的房子是增值的,早買早賺到。就像我有個表哥,十年前在後海100萬買了一套房子,現在市值已經1000萬了。
還有我的小皇妹,廣州一套深圳兩套,雖然有一套可以出租,但是也遠遠不夠三個房子的貸款。有天我也安慰她,説房子在這裏,會越來越值錢的。她反問我:不住嗎?要是你住,值一個億了又怎樣?
所以説,除非你是炒房,如果是自己居家,那麼想吃到“房產增值的紅利”,只有等自己掛了之後,或者全家搬遷到二三線城市去...
但是這對於一個本身就想在這裏安家落户的人來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好了,我們不把話題扯遠了,我們主要是談存款,不是談房子不是,反正買不起,去TM的房子。
2017年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另外一個數據,就是人均工資。如下圖:
我首先要吐槽!作為一個老百姓,這個表水分其實挺大!
很多小作坊,黑廠,和各種不靠譜的公司,壓根就不可能全部記錄在案,而那些拉低了平均工資的工作者,卻主要就在這些地方。
這個數據,最多隻能是正規中大型企業合計出來的數據。深圳地區平均月薪是8300?你糊鬼呢!深圳大小超市賣場全是三四千的,深圳好多工廠全是四五千的,這些人數,比寫字樓的要多,怎麼可能平均薪資有8000+?
好吧,就算我認了是這個工資量級,那麼就算一個人拿月薪8000,他一年到底能存多少錢呢?
來算算我自己吧...
我這兩年的薪水是10000-11000+左右,然後房租水電算1500,話費坐車算200,網線一個月80,一日三餐一個月1000,一個月和朋友出去嗨一下花個200不過分吧,其他各種雜碎開銷包括生活用品一個月50,一個月煙錢300,這些就是我的最基本生活開銷了,一共3330。
保持着這種基本開銷,不買衣服,不買喜歡的任何東西,不吃零食,不搞浪漫,不看電影等等等等,我一個月可以剩下6670-7770。
好像蠻多的是吧?
我們不要忘了現在隨便一個周情趕禮就是幾百塊,換一個手機就是幾千塊,看一次電影就是幾十塊,出去旅遊一次就是幾千塊,如果是個吃貨一個月都要都吃幾百塊最少,一件衣服上百塊....如果我不想過的那麼慘,想再稍微瀟灑一點點,一個月起碼又要減去1000塊,一天多花30,一點兒也不過分...
好,工資的一半就沒有了....
而且我是算的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如果是一份工資養兩個人呢?甚至是老婆在家帶孩子,養三個人呢?甚甚至還是個二胎,養四個人呢?
而且我還是個自己的私房,已經全額做好付清了,假如...還有個房貸呢?哪怕這個房子是二三線城市買的,一個月又要扣兩千...
生活真不容易啊,時時刻刻想坐電梯到頂樓上天台,然後走到邊緣的時候卻又兩腿又發軟...
在這種環境下,我所有年輕時候的夢想,都變成了屎和元芳,那時候,我覺得自己會開兩家公司,坐着法拉利敞篷,帶着嬌妻,放着音樂。然後路過一家牛排館,她瞟了一眼説:聽説這家味道不錯~而我頭也不回的説“那今晚就去嚐嚐~”。
現在,我每次都走三公里去沃爾瑪,美其名曰鍛鍊身體,然後站在巧克力櫃枱前面,對自己説: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每天能毫不猶豫的吃一個大塊的巧克力!我拿起一塊,上面標價28.8,我狠狠的對它説“你,等着!”
之後轉身,最後提着一壺油,扛着一袋米,外加一瓶老乾媽,肥家...
(2017-09-18)
近幾年,國內一線城市房價高企,説到高房價,不能漏掉的就是香港房價了。雖然美國在近三個月內兩度加息,但樓市非但沒有受到衝擊,還繼續刷出新高。政府可能還要出更多調控措施。
最近新鴻基地產的“匯璽”位於全港收入最低的深水埗區,每平米房價高達家庭月收入的十幾倍,但依然受到哄搶,中籤率僅為2%。多年持續位於全球房價前兩位的香港,令房子在港人心中佔據極其誇張的地位。根據香港統計數字,平均一家人要買下50平米的住房,需要不吃不喝42年。那麼港人是如何忍受這樣的高房價而沒有陷入恐慌呢?
其實,香港的房價與60%的香港人無關。香港有45%的人都居住在資助公共房屋中,每月僅需繳納幾百到四千港幣不等的租金就可安居樂業。也有15%的人已經買下了其公共房屋。這類房子一般低於市場價三成,缺點是不能隨意轉售。
居住在公屋內的不一定是赤貧階級,很多大學生或新婚夫婦,為了居住公屋而主動“失業”,滿足條件後再找工作的大有人在。只要收入不超過限額的5倍,就不會被要求主動搬出。
所以關心香港房價的,至少是月收入在4~5萬港幣的少數居民。根據政府的資料,這類人只有70萬户,大多數都是有房階層。而真正有購房需求的,每年大約只有2萬户,佔全港的1%不到。
香港700多萬人以本地人為主,移民大多會計入公屋分配計劃,本地新婚夫婦為購房主力。而內地人在港購房比例從未超過10%。香港地區狹小,交通便利,年輕人在婚前大多與父母居住,存出首付比較容易,即使是自力更生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每月存下收入的40%~50%還是可行的。
首付存夠了,香港的房貸壓力也比內地要小。目前香港房貸利率長期穩定在2.15%的水平,意味着600萬港幣的房屋交掉三成首付後,按30年月供,每月的供款在15000~16000港幣左右。而結合有購房需求的人羣收入在4~5萬元,負擔並不算大。
港人普遍將買房叫做“上車”,並抱怨錯過“開車”的機會。其實可以反映出,買房的羣體主要目的在於投資,而不是自住。
其實,香港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公共房屋的供應不足。公屋過去批地和建設週期太長,加上買房人數過大,導致不少人被迫居住在“籠屋”甚至露宿街頭。
對於當前香港困境依舊陌生的北上廣深,或許在將來也會面臨類似香港的困境。
(2017-09-14)
如果你是“農二代”,你的父母有一方是農民,或者稍微放鬆條件,父母是縣級及以下普通職工、普通收入者,你從內心深處渴望改變人生,強烈建議你思考是否選擇殺向北上廣。
02
我們這裏所説的北上廣僅僅是個代稱,代指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以及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城市,比如副省級城市的寧波或者雖然僅是地級市但GDP和深圳、天津比肩的蘇州。
03
給年輕人提供人生規劃建議,如果是前20年、前10年,首先建議的內容是你應該選擇什麼行業,那時候“行業決定人生”。但是在最近幾年,特別是在今天,我們首先要嚴肅地探討你要選擇什麼城市、什麼地方。這是一個“城市決定人生”的時代。
04
最近幾年,年輕人討論最熱烈的話題是逃離北上廣、然後是逃回北上廣、今年是死守北上廣。當我們在微博、微信上久久不衰的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05
看看今天清華北大、C9、985這些名校生源都來自哪裏,你就應該明白人生之戰就是城市之戰。從縣城和鄉鎮走出來的“農二代”,能夠考上這些名校的比例,近年來極低。
06
為了下一代,選擇北上廣。育兒專家經常説教,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這句話看似沒錯。今天的現實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在哪座城市、提供什麼城市資源。個體的人生很短、無論多麼厲害能量都極度有限,真正給予下一代最大程度“賦能”的,不是父母,而是城市系統。城市給人提供的能量和資源是不可想象的。父母可以影響孩子成為善良、勤勞的人,但父母的才華、智力、時間、精力終究是個體化的,大型城市連接的資源才是無限的。
07
大城市提供給年輕的最大隱形福利是什麼?有種觀點認為,是異性特別多,對繁衍下一代更加有利。如此多的異性,意味着更充分的選擇。人口多,也意味着擇偶充滿競爭,這非常符合進化規律。來自不同文化區域、地理區域的人相互交融有利於人類基因優化。説到底,這不僅是城市浪漫愛情故事,更是有利於下一代基因。那麼多人甘願當房奴,看來有生物學動因。
08
年輕人要有人生投資觀念。比如,你今天到鄭州、合肥這類新型樞紐城市,十年之後,你可能什麼都不是,但你肯定是千萬身價,因為你在這樣的城市有一處房產。相反,你在縣城和鄉鎮置業,未必能趕上通貨膨脹,因為那裏的年輕人會越來越少。
09
去年下半年,那些房價高速上漲的城市,你可以嘴上罵,但作為一個理性人,你心裏一定要明白這是一輪趨勢,必須重視研究。市場中的投資者包括那些炒房人,都是理性經濟人,他們拿自己的真金白銀做選擇,應該比嘴上説説的評論家更值得重視。
住房部要求加強房價調控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濟南、無錫、福州、成都等。
10
隨着高鐵“八縱八橫”推進,是否無需再去大城市工作、置業?有人可能會驕傲的説,現在我們縣城去省會太方便了,坐高鐵上午去省城辦事、晚上回家吃飯。如果不出意外,隨着高鐵網絡的推進,大城市年輕人越來越多,其他地方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不相信你看着,其實這種現象正在發生。隨着高鐵和交通的便利,大城市越變越大,優質資源也進一步向大城市集中,這種效應被稱為“虹吸效應”,把周邊資源和年輕人都吸附過去。日本新幹線建成後,東京和周邊地區就形成了這種關係。
11
現在,除了少數比如蘇州這類靠近上海而經濟特別發達的城市,大城市都是直轄市或者省會城市以及副省級城市了。這類城市的顯著特點是行政級別高、經濟規模大、人口流入多、年輕人口流入。這幾個特點,可以作為選擇工作地的依據。
12
在大城市,人們生活在陌生人社會;在人口規模較小的地區,人們生活在熟人社會。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的發展方向是陌生人社會。陌生人社會更適合年輕人自由發展、更強調規則、公民社會和個人能力競爭。
13
不要相信逃離北上廣。有人説,北上廣空氣不好,房價太高,有人還離開了呢!你要知道,有人離開是移民了,有人離開人家是經濟到了那個階段,人家的離開不是逃離,人家裝逼成“氣候難民”,其實已是人生贏家。咱情況和人家很不一樣。
14
基層公務員殺向北上廣的捷徑就是遴選考試,一次考試,獲得進入北上廣中心城市和進入領導機關的雙重通行證。
15
到大城市,形成一個高端的職場交流圈,是這輩子最大的金飯碗。
16
為什麼説越是農二代,越要殺向北上廣。因為你機會成本為零。你家裏沒有工廠給你傳承、不存在當地豐富且關鍵實質的社會人際資產,有啥離不開的?
17
十年前畢業的大學生,獲得一張北京、上海的户口還比較容易,今天已經異常稀缺。可以預言,5年後,一批省會城市和發達經濟城市的户口,獲得起來也並非容易的事。在中國,幹什麼都要趁早啊。
作為年輕人,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但是,今天的我們,要沉下心來,幹好本職工作,年輕人最忌諱浮躁。如果你立志紮根基層、紮根農村,那請你認真堅守,活出與北上廣截然不同的人生!
(2017-09-15)
説起中國人民,我始終認為中國人民很偉大。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豐饒與多災多荒交替進行,人民羣眾憂患意識很強,所以才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勤勞的民族傳統。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原因也普遍存在,如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老無所依、病無所養、住無所居。醫療、養老、住房是人們的後顧之憂。一日不解,就一日不敢花錢!那麼,你知道中國目前哪個十個省市(港澳台除外)人均存款最多?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十名:重慶市的人均存款為32486.2元。
第九名:陝西省的人均存款為32686.72元。
第八名:山西省的人均存款為36873.28元。
第七名:江蘇省的人均存款為42915.6元。
第六名:遼寧省的人均存款為45234.62元。
第五名:廣東省的人均存款為47574.78元。
第四名:天津市的人均存款為52273.79元。
第三名:浙江省的人均存款為53402.11元。
第二名:上海市的人均存款為10.4萬元。
第一名:北京市的人均存款為12.9萬元。
最能存錢、存錢最多,似乎也並非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不少網友都指出了中國人傾向於存錢,是源於安全感的缺失。“並非存款越多越好,存款多説明人民沒有安全感,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有網友表示,“缺乏足夠的社會保障,缺乏足夠的投資渠道,你的那點錢還想幹嘛。都是生活逼的。”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沒有完善的社保、醫保、失業保障制。不存錢明天就沒法活。”
(2017-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