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篇文章刺破了茅台神話一天跌了1740億 黃牛手裏的飛毛全砸了?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近些年,茅台有多牛,中國人都知道!產品層面,產品供不應求,單價被吵到天上去也不一定能買的到,產品是酒,亦不單純是酒,是收藏品、投資品、硬通貨;股票層面,正所謂流水的妖股,鐵打的茅台,茅台早就成為全球市值第一酒精類飲料公司,股價最高,總市值亦超工商銀行成為第一股。

然而上週四人民日報旗下新媒體平台“學習小組”發佈了文章《變味的茅台,誰在買單?》,隨即第二天A股白酒板塊應聲大跌,白酒作為避險板塊,總是會在外場局勢緊張時候成為 A 股資金的避風港,但是這次連兩萬億的茅台都大跌近8%,總市值跌了1740億,同屬的白酒板塊悉數跌停。茅台不跌的神話,就此被官媒一劍刺破。

一篇文章為什麼會對“萬億鉅艦”的茅台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問題的關鍵是其所釋放的某種信號。

價值追捧的茅台被一劍刺破

茅台作為中國白酒類的皇冠品牌,過去十年成為全體價值投資者們共同追捧的對象,彷佛誰不買茅台誰就是非價值投資者,甚至連外資最青睞的投資對象依然是茅台。

“學習小組”在文章中指出:

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人們樂於見到茅台酒的品牌價值得到市場真金白銀的肯定,但其品牌溢價的成分中,必須要剔除不乾淨的成分;

酒本無罪,人之過也。無論是貴州茅台、西藏蟲草、新疆和田玉,還是其他名貴的特產,都要讓商品價值迴歸市場,不再成為權力的供品,這也是對幹部最大的保護。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學習小組”對茅台品牌溢價之高的解讀:

喝茅台有面子。在過去不良風氣影響下,喝茅台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藏茅台有價值。從原來的數百元,一路攀升到數千元,特供酒、紀念酒、定製酒層出不窮,隨着年份的增加,酒的價值也越來越高,茅台似乎擺脱了消費品的身份,成了理財產品。這麼穩健的表現,讓茅台在眾多名貴的土特產中脱穎而出;

送茅台有位子。喝的不買、買的不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嚴厲的措詞,罕見的炮轟,讓茅台如此驚懼,其大跌之勢自然是一瀉千里。但是估計大多數認定“學習小組”在發文炮轟茅台的人,並沒有認真看了這篇文章。恐怕90%的人只是一掃標題就人云亦云,製造恐慌,從而引起了茅台崩塌式的下跌。

文章開頭即點出平價茅台酒被黃牛瘋搶的畸形生態的論題。在結尾,對於這一現象,給出的結論依然是認可了茅台的品牌價值,但巨大的商業利益裏潛藏着致命誘惑。

所以茅台的價值並沒有被否定,真正被否定的是畸形的社會生態。雖然A股號稱政策型市場歷來已久,但也實在不必杯弓蛇影。因為茅台的品牌成功模式幾乎是不可複製的。

茅台神話來自於奇蹟般的營銷模式

法律學界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個段子:最賺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上。但茅台酒廠及其經銷渠道、背後資本,卻創造了一種完全合法、毫無風險、賺取超鉅額利潤的模式。

茅台酒廠對茅台的建議零售價是:1499元。可消費者在市場上除了去茅台鎮旅遊,拿身份證限購兩瓶1499元的茅台,或者個別商城促銷活動,誰也買不到1499元的茅台。市場上茅台酒的實際售價已經被炒到了2000元以上。

這已經意味着定價和市場價有着至少600元的利潤差,如果假定飛天茅台給茅台酒廠帶來的淨利潤佔90%,那麼根據茅台股份公司2019年淨利潤412億元計算,可得每瓶飛天茅台帶來的經利潤差在530元。

為了保證整個利潤鏈的環節配合,步驟大致為渠道囤貨、炒高價格、金融槓桿的資本加碼、底層黃牛控制價格等。這一套操作下來,石頭也能變黃金,甚至這個過程完全合法,毫無風險,而且所有參與者似乎都在受益。

所以“學習小組”批判的正是這種營銷模式滋生了“腐”,而非其他媒體較為片面的轉載和誇大的宣傳,相反他特地花費了大量筆墨,反覆褒揚了茅台酒本身的價值。

茅台酒被全民追捧,“腐”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他已經成了酒類之首,是高檔和奢侈的代表。如果這樣不能説服唱空茅台的人,那麼市場表現會證明的。雖然當日茅台大跌,但白酒其他品牌有趁機上位嗎?沒有,反而跌的更慘幾乎全軍覆沒,茅台反而是受損最小的那一個。只有一種解釋,就是市場上很多資金緩過神後,仔仔細細的看了看原文,發現根本不是那回事,於是趁機買入了茅台。

本報告由和信證券投資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製作。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資質,本報告為市場分析報告,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我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參考之用,不構成所述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