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宋雨婷
今年,受宏觀經濟環境、政策及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車企活力、消費市場皆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以上海、吉林為首的多地疫情爆發,以及電池原材料不斷上漲、芯片供應短缺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給元氣不足的車市帶來新的重壓。
#國內車市嚴峻形勢仍在持續#
日前,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491.5萬輛,同比下降4.5%,總體走勢低於預期。不過,國內新能源車銷量為107.0萬輛,同比增長146.6%,形成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銷量K字形走勢。
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拉動了中國品牌乘用車份額顯著提升,成為了近期車市的主旋律。但是國內車市嚴峻形勢仍在持續,今年以來全國乘用車市場仍受到消費低迷的影響。
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國內已有21家整車上市企業披露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報告,3家車企淨利潤超30億元,1家淨利潤超10億元,2家超過4億元;其他大部分車企淨利潤在2億元之下,還有9家車企虧損。
其中,有8家乘用車企業。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安汽車、海馬汽車均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長城汽車、小康股份、北汽藍谷則僅實現營收增長,淨利潤均下降;而上汽集團或是深受疫情影響,營收和淨利潤雙下降。
雖然上汽集團營收和淨利潤雙下降,但是其今年第一季度憑藉1824.7億元的總收入位居營收榜冠軍。
而對於公司淨利潤的下滑,上汽集團副總裁、財務總監衞勇認為與原材料成本高、本期資產和信用減值增加、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同比均有所增加這三個因素有關。
#新能源業務遙遙領先#
比亞迪緊隨上汽集團之後,一季度實現總營收668.25億元,同比大增63.02%;實現淨利潤8.08億元,同比增長240.59%。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北汽藍谷這兩家以新能源車業務為主的車企,今年一季度均實現銷量大幅增長。
尤其是比亞迪今年1-3月份,實現29.14萬輛銷量,同比上漲180%;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28.63萬輛,同比增長422.97%。在其業績報告中也明確表示,今年一季度,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帶動盈利大幅改善。
新能源車業務對車企營收的拉動作用,在比亞迪一季度財報中得到充分體現。同樣,這一現象也在多家跨國上市車企中有所體現。
首先必須要提的是特斯拉,儘管4月份銷量受上海疫情影響嚴重,但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和財務表現仍然亮眼,實現了營收、淨利潤雙增長。第一季度,特斯拉累計交付約3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68%。財報顯示,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度總營收為187.56億美元,同比增長81%;淨利潤為33.18億美元,同比勁增658%。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今年一季度187.5億美元的總收入中有46.5億美元來自中國,佔比達到了24.8%。
在上海工廠復工後,特斯拉增加排班、產能,併火速出口了幾千輛新車,其主旋律依舊是供不應求,依舊給業界留下了無限的期待。尤其是在公佈了第一季度財報後,明確了特斯拉的高速增長還在持續,而且隨着特斯拉全球產能進一步擴大,以及其要在上海擴建工廠的決定來看,意味着其下一階段或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電動轉型決心不變#
除此之外,多家跨國車企正在克服疫情、供應鏈緊張等因素影響,加速着向電動化轉型的戰略決心。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大眾汽車集團就表示,將繼續發展純電汽車,將電動汽車車型增加至25種。目前大眾已經宣佈對北美電動汽車投資71億美元。
現代汽車在財報中表示,由於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揚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利因素影響,預計公司二季度將面臨嚴峻經營環境。為此,公司計劃通過改善產銷、加強電動汽車陣容等舉措積極改善銷售業績。
福特汽車則宣佈,為加快電動化轉型,公司計劃將燃油車業務和電動車業務分拆,各自獨立運營。按照規劃,到2023年年底,福特汽車全球電動汽車產量將達到至少60萬輛,並將為此進一步提升電池產能,致力於到2026年底實現電動汽車年產量超過200萬輛的目標。
本田中國發布的電動化戰略規劃為,未來5年本田將在國內市場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通用汽車計劃,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生產40萬輛純電動汽車,到2025年底,通用汽車北美電動汽車產能將達到100萬輛。【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