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區位要變成強樞紐|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評論員魯珊

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發了《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簡稱《樞紐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建設20個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武漢名列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多部門聯合印發交通樞紐類規劃,這是第一次;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相關任務的5年專項規劃,這是第一個。這既説明了“樞紐”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我們需要刷新對“樞紐”的認識和理解。

在過去,要致富先修路。道路越通暢,交通越便捷,意味着人流、物流效率越高,發展就越快。因此,地理區位越好的地方,越容易集聚更多的流通要素,成為繁榮之所。武漢歷史上得中獨厚,九省通衢。

隨着經濟和技術發展,人與物“在路上”的時間大幅縮短、工具大為增加,“樞紐”的功能就要不斷提升。它不只是流通要素的聚集,而要使這些要素產生化合反應,成為新興發展的活力之源。

“樞紐”首先是立體而靈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能便捷地上天入地通江達海;它應當是充滿活力的,不斷催生諸如“臨空經濟”“郵輪和臨港經濟”“臨站經濟”等新業態新可能;還將是生活化的,功能發達、產業繁榮,宜產宜居,潮流時尚。

可以想見,流通發達、商貿繁盛的區域,也都將是開放之風興盛、創新氛圍濃厚、文化實力強大的地方。在世界城市發展史上,藉助區位優勢興盛一時的城市很多,但也有如倫敦、紐約等城市,幾何地理優勢並不突出,卻都以強大的樞紐功能吸引到更多發展要素。

好區位有優勢,但好區位並不天然成為強樞紐。《樞紐規劃》提出了“一體化、集約化、人文化、複合化”的路徑,這都是在説“綜合”,在做乘法。武漢要從“好區位”走向“強樞紐”,從而轉化成“優發展”,這是重要的“變身之道”。

【實習編輯:鄭曉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50 字。

轉載請註明: 好區位要變成強樞紐|長江評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