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改變世界的除了馬斯克,還有我們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綜合

我已經不太記得是從什麼開始,每個月初都成了各個新能源品牌“花式”報喜的時間。從最初的“蔚小理”到現在十個手指頭都數不過來的品牌,市區氣氛的確是越來越熱鬧了,不過似乎我們對這些數字也開始有點麻木了。

當然了,比亞迪7月份創下超過16萬輛的新能源車銷量,還是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的。因為從絕對數量上講,比亞迪的銷量的確已經是排在後面的好幾個品牌銷量之和了。

當然了,直接拿比亞迪的銷量和那些新勢力的去對比或許不是很公道,但這種明顯的優勢,會不斷鞏固比亞迪在普通消費者心中的“龍頭”形象,就像曾經的特斯拉一樣。

不過如果放眼全球,現在越來越低調特斯拉,依然是電動車市場上的帶頭大哥,一舉一動都仍然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就在前幾天舉行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馬斯克向股東們分享了不少最新的信息,其中有幾點是挺值得拿出來和大家聊聊的。

對於銷量問題,馬斯克提出了一個小目標:10年前,特斯拉只生產了約3000輛汽車;10年後的今天,這一數字已突破300萬輛;再過10年,特斯拉有信心實現超過1億輛的生產目標。

我數學不算太好,借用網上的一些計算工具簡單算了一下,計算出的結果是:如果10年後要達到累計生產1億輛的目標,這10年裏的複合年增長率要達到42%才行。簡單來説,就是連續十年裏,平均每年的產(銷)量要實現不低於42%的增長。

而且按照公式推算,如果特斯拉能實現這個目標,那到2030年末,特斯拉當年的總產量要達到2000萬輛,而2031年的年產量更要達到接近3000萬輛。

所以按照特斯拉的計劃,將來預計全球總共建成10~12家超級工廠,每座超級工廠年產能預計達到150萬~200萬輛。這樣算下來,的確沒毛病。今年裏,特斯拉已經有德國柏林工廠和美國奧斯汀工廠建成投產了,馬斯克説今年晚些時候將宣佈下一個工廠位置。

我翻查了一下幾個汽車集團最近幾年的銷量數據,2021年全球銷量的冠軍是豐田汽車集團,年銷量是1049.55萬輛,排名第二的大眾集團約為890萬輛,排名第三的是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總銷量約為768萬輛。

然而,2021年全球汽車的總銷量才8000多萬輛。

我無法推斷10年後全球汽車市場會達到怎樣的規模,但再往前數,2010年的時候,全球汽車銷量才7200萬輛。也就是過去10年總銷量才增長了10%左右。即使10年後全球總銷量達到了1億輛,那光特斯拉一家就得佔去全球市場銷量的三分之一。

馬斯克的想法真的挺大膽的。他還拋出了一個彩蛋:將在美國時間9月30日舉辦的第二屆“AI Day”上,還會有更多的驚喜。

如果説對於馬斯克這個小目標,我們可以一笑置之的話,那特斯拉已經連續12個季度盈利,並且在今年二季度實現14.6%的營業利潤率,就是一個相當令其他車企羨慕的數據了。

特斯拉在控制成本和不斷提升生產效率方面,是業內公認的頂級高手。

以奧斯汀工廠生產的Model Y為例,此前171個獨立零件已簡化成2個大型壓鑄單體零件,減少了超過1600個焊點。同時,奧斯汀和柏林超級工廠生產Model Y 所需的機器人數量將減少至弗裏蒙特工廠的一半左右,

這不但大幅提升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所以先不説馬斯克的目標到底能不能實現了,至少我是希望10年後,有中國新能源車企能超越特斯拉吧。

當然了,如果特斯拉能繼續大賣,比亞迪作為電池供應商自然也能有不錯的回報。此外,寧德時代也已經公開表示,會為特斯拉明年推出的新版本Model Y供應最新的M3P磷酸錳鐵鋰電池。

寧德時代M3P電池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高15%左右,並且具有更高的電壓平台,可以提升續航能力,成本卻比目前三元鋰電池要低。

再聊一些國內的新鮮事吧。

除了比亞迪之外,吉利集團最近也是動作頻頻,相當受關注。自從前段時間吉利汽車高調收購了魅族之後,業內都認為吉利會藉助魅族的Flyme OS系統開發能力,像華為鴻蒙那樣打造出自己的智能座艙和移動互聯生態系統。

但就在前幾天,吉利旗下的幾何汽車突然官宣,稱將牽手華為,在未來的新車上搭載基於鴻蒙OS的車機系統。

同一集團旗下每個品牌都採用不同的智能座艙生態系統,顯然不是個好現象,也不會是吉利收購魅族的初衷。那有沒有可能是會讓魅族也加入到鴻蒙生態之中呢?又或是説不想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多留一條後路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這方面,極氪品牌沒有正式表態,但卻突然放出了幾張全新純電MPV極氪009的官圖,在網上一下子就引發了很多討論。既有人覺得接受不了的,也有不少人覺得“眼前一亮”,認為極氪終於跳出了MPV多年來的設計套路,有了全新的突破。

不管你覺得極氪009好不好看,它的設計的確是個大膽的突破。

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在設計上、技術上、營銷上,甚至銷量上不斷有新突破, 不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事情嗎?

我覺得,改變世界這個艱鉅的任務,總不能只交給特斯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