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婆、表哥齊套現!比亞迪麻煩大了!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綜合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作者?|?劉曉月
近日,比亞迪發佈一份高管減持預披露公告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李柯女士因個人資金需求原因擬減持不超過100萬股A股。
資料顯示,比亞迪副總裁李柯與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是夫妻關係。截止1月28日,比亞迪收盤價為244.36元/股,市值達6666.49億元。若按照這一股價計算,李柯所減持的100萬股股份價值接近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李柯之外,比亞迪持股5%以上的股東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融捷投資)也在減持過程中。
2020年8月8日,比亞迪曾公告稱,融捷投資擬在六個月內減持比亞迪不超過880萬股,佔總股本比例不超過0.33%。2020年1月16日,比亞迪披露,融捷投資已減持公司股份457萬股,佔總股本的0.25%,減持價格區間為93元/股至241元/股。按照減持區間成交均價粗略計算,融捷投資已套現約7.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融捷投資由呂向陽及其配偶張長虹持股控制,二者分別持有融捷投資89.5%和10.5%的股權。呂向陽是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表哥,也是比亞迪的創始人之一。
老婆、表哥齊齊減持套現,儘管嘴上説“對公司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信心,仍將長期堅定地持有公司股份。”但這仍卻仍然掩蓋不了比亞迪業務乏力的事實。
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比亞迪銷售汽車約42.70萬輛,同比下降7.46%,其中銷售新能源汽車18.97萬輛,同比下降17.35%。雖然比亞迪仍是國內電動車銷量第一,但銷量已連續兩年出現同比下滑。
事實上,比亞迪的失落不是一天兩天了。雖然其創始人王傳福備受“股神”巴菲特青睞,還被老爺子的幕後軍師查理·芒格稱讚為“愛迪生和韋爾奇的合體”,但這個品牌卻一直不温不火,大而不強。曾放言“2015成為中國第一,2025成為世界第一”的它,正被後來者爭相趕超。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先驅是如何變成先烈的?巴菲特老爺子重倉12年,咋都帶不動比亞迪?
01
史上“最慘”創業者
若用一個字來概括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的年少經歷,那就是——“慘!”即使在那個普遍艱苦的年代,王傳福的經歷也堪稱是“慘絕人寰”。
王傳福出生於1966年,10口之家本已是貧困非常,更正他13歲時,其父罹患肝癌,不幸過世,姐姐們不得不相繼出嫁,18歲的哥哥輟學做小買賣,最小的妹妹因無力養活而送人……
但這僅僅是剛剛開始,當王傳福初中畢業考試考到一半之時,突聞母親積勞成疾、撒手人寰的驚天變故,橫遭此變的他急奔回家,缺考了最後兩門,錯過了中專的錄取,不僅父母雙亡,前途也一片黯淡。年幼的王傳福只能靠哥嫂養活,甚至不得不靠借錢度日。
不過好在王傳福爭氣,“讀書改變命運”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於是他拼了命地努力讀書。17歲的他考上了中南礦冶學院(現為中南大學),就讀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成為當年本班唯一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也成為了村裏人的驕傲。後來又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三年之後留院任職。
由於研究成果突出,26歲的王傳福被破格提拔為研院301所副主任,主持全所工作,成為了全院最年輕的處級幹部。除了行政工作以外,王傳福還作為副教授帶博士、碩士,看似是前程似錦。
02
電池:機器不夠,人力來湊
表面看來,王傳福擁有了人人豔羨的“金飯碗”,但他卻並不甘心這種安逸舒適的生活。恰逢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滿神州大地,他毅然辭職下海創業,於1995年創立了比亞迪。
由於王傳福“科班出身”學的就是電池專業,所以比亞迪起家是靠做電池。創業初期的條件無比艱苦,從深圳一個小作坊起步,十幾個人以廠為家,吃、住、研發都擠在一間七層樓的頂層上,晚上一字排開地睡大通鋪。
All in創業的王傳福沒日沒夜的工作,據説當女兒出生時,王傳福都沒去醫院陪伴妻子,直到好幾天之後,才得以回家看一眼。
但艱苦還是次要的,關鍵是再艱苦、再努力,企業也未必獲得下去。當時比亞迪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缺乏資金的尷尬。

尤其是對於重資產的電池行業而言,更是需要重金投入。找銀行、找風投數次碰壁之後,王傳福找到了自己的表哥,後者慷慨地借給表弟250萬,作為公司啓動費用。雖然這個數字當時看來是一筆鉅款,但對於電池行業仍然是杯水車薪。畢竟鎳鎘電池的一條生產線,就價值幾千萬元。
買不起自動化生產線怎麼辦?
設備不夠,人力來湊!“一個設備20萬美元,按照5年折舊,等於一個月2萬人民幣,用這些錢,我能請多少工人?(當時工人的月工資才幾百元)”王傳福把生產拆分為幾十個不同環節,別人用機械手的地方,他用“夾具 人工”的方法來代替。除非是完全沒辦法替代的,才用機器。硬生生地把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變成了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
王傳福只花了100多萬元人民幣,就建成了一條日產4000個鎳鎘電池的生產線,這讓比亞迪擁有了極強的成本優勢,讓其在日企重圍的電池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摩托羅拉、愛立信、飛利浦、波導等等國內外手機廠商等開始用比亞迪的電池,比亞迪逐漸成為了中國排名第一的“二次充電電池”製造商。
兩年後的經濟危機時期,電池產品價格暴跌,日企大多虧損,比亞迪卻還有的賺,王傳福“電池大王”的名號在全球範圍內都越來越響亮。
2001年,比亞迪的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的生產量分別名列全球第二、第三、第四名,不久之後鎳鎘電池就做到了行業第一,佔了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
03
造車:皮尺造車、逆向研發
2003年,比亞迪超越日本三洋,成為世界電池之王。然而也就是在這一年,王傳福卻開始憂心忡忡。
王傳福覺得,就算比亞迪把全世界的手機電池都包了,一年也不過幾百億的產值。是的,幾百億對於王傳福來説,只能用“也不過”三個字來形容。
幾經思索,王傳福決定入局汽車行業。他的決定當時遭遇了眾人的強烈反對,香港的投資者給他打電話,“我們要拋你的股票。拋死為止!”
一向説一不二的王傳福,這次也是一意孤行到底。儘管遭遇了股價暴跌、兩天內蒸發27億港元的慘劇,但他仍然充滿熱情、大幹快上。
不過,當王傳福好不容易造出了第一款車,滿地歡喜地推薦給全國各地的經營商時,用當時銷售副總夏治冰的話説,“到場看車的經銷商都被‘嚇哭'了。”
自主研發不行,那就山寨!王傳福當機立斷,把既有項目全部砍掉,從頭做起,採用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市場上啥好賣,我們就生產啥。
而且比亞迪還沿用了電池的那一套打法,自己開發生產線,大量利用人工來替代機械手,從而大幅降低成本。
這樣一來,比亞迪不僅擁有熱銷車型的外形,還擁有了極具優勢的價格。就拿首款車型F3來説,這輛車與豐田的花冠(即卡羅拉)驚人類似,但售價只有花冠的一半。


產品一經推出即引爆市場,消費者蜂擁而至,不到一年,F3銷量就超過10萬台,成為歷史上銷量最快超10萬的自主品牌。當然回去之後,相當多消費者就立馬把F3的標誌去掉,換上豐田的LOGO。
掌握這門大法之後,比亞迪打造了F3、F6等幾種爆款。嚐到甜頭後,比亞迪自認為沒有什麼是逆不了的,“只要願意,甚至V6、V8、W12發動機也能立刻上馬。”奔馳、寶馬分分鐘可以“逆”出來。
2007年,比亞迪坪山基地落成,王傳福放出豪言“比亞迪的目標是:2015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2025成為世界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
一家做電池出身的工廠,只是有一款售價6萬塊錢的仿造車賣火了,就敢宣稱要成為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在當時的人們看來,簡直就和我們看羅永浩説錘子手機要超越蘋果沒兩樣。

04
新能源: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但野心勃勃的王傳福,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彎道超車”大法:把此前的兩段經歷(電池 汽車)完美結合起來——新能源汽車。
王傳福説:比亞迪做電動汽車,就是要讓中國三峽的水都變成油;讓中國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一樣藍。
他通過一系列炫酷的説辭讓資本市場相信,未來幾十年裏行駛在世界最前端的,是比亞迪這家科技公司,駕駛員是王傳福這個“世界為其改變”的人。

就連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這樣的投資聖手都被打動。芒格説,“王傳福是個天才……他能掌握最尖端的技術,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甚至還向老搭檔巴菲特説,“我發現了一個愛迪生和韋爾奇的合體,建議趕緊投資他的公司。”
見到王傳福後,巴菲特也被折服了,老爺子曾幾十年不碰科技,2008年卻斥資18億港元認購比亞迪10%股份。直到今天,巴菲特唯一持有並重倉的中國公司還是比亞迪。
在巴菲特的影響之下,比亞迪成為世界矚目的商業新星,股價一飛沖天,2009年他以58億美元身家成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首富,一年增長了近50億美元。

然而,比亞迪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2007年王傳福放出了“2015年產銷量中國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豪言,然而彼時真正實現了“產銷量中國第一”的是上汽,銷量達558.4萬輛;而比亞迪汽車銷量為43.5萬輛,連前十的排名都沒進。現在時間到了2020年,以比亞迪當前表現來看,2025年“全球第一”的目標恐怕是痴人説夢。
在蔚來、小鵬等後來者高歌猛進的同時,比亞迪這個先發者,卻漸漸落後。1月5日,比亞迪對外發布2020年銷量快報顯示,2020年度實現汽車銷量426972輛,同比下滑7.46%,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為18.9689萬輛,同比下降17.35%。純電動汽車銷量累計為13.097萬輛,同比下降11.02%。
很明顯,比亞迪新能源已經跟不上市場的步伐了。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2020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104.9萬輛,累計同比增長3.9%。
比亞迪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26571台。而在2019年1-6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則達到了60677台。這意味着,2020年1-6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了58.34%。
05
先驅變先烈?
先發者,為何沒能搶佔先機?曾經的領跑者,為何逐漸掉隊,甚至是歸於平庸?
超前一步是先驅,超前三步是先烈。比亞迪入局新能源之時,技術水平尚未跟上、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也沒打開,在條件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押了太多的重注,為此不惜減少了彼時正如日中天的燃油車投入。
戰略上的重大誤判導致了比亞迪銷售體系失控,大量經銷商退網。2010年二季度,比亞迪營業收入環比下滑8%,淨利潤更是大幅下滑58%;第三季度,出現了嚴重的現金流緊缺;2011年情況繼續惡化,上半年利潤甚至驟降了88.6%。

不過幸好,比亞迪還有鉅額補貼來續命。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十年,比亞迪累計獲得政府新能源補貼超過100億元,為乘用車領域最高。2019年,政府補貼已經佔到比亞迪淨利潤的91%以上。
要是沒有鉅額的政府補貼,很難想象比亞迪究竟能撐過幾個冬天。
但補貼幫助比亞迪實現了生存,但卻沒教會他怎麼成長。補貼退坡之後,比亞迪的銷量應聲下跌,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4.08萬,全年僅為22.95萬輛,同比下降7.39%。
更致命的是,長期以來處在補貼的“温室”之中,被“皮尺造車”、逆向研發的輝煌衝昏了頭的比亞迪,早已忘記了“研發”的重要性,或者已經不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研發。
據説,在比亞迪跟研發有關係的員工超過1.7萬人。但其中相當一部分真的可能連研發是什麼都不知道。在一則名為《比亞迪電動車大敗局》的報道則指出,就生產而言,比亞迪汽車管理依然是原始的“人海戰術”。比亞迪缺乏精密的自動化設備,以汽車線束模塊為例,比亞迪無論是發動機線還是儀表線前倉線等均為手工打造,其質量一致性可想而知。
也許研發部門不怎麼給力,但是比亞迪的“知識產權團隊”卻非常強悍。比亞迪首席設計師廉玉波毫不避諱:我們每年要拆很多車,有專利就規避掉,沒有就拿來用,並做好了打官司的準備,而且100%不會讓對手贏。
王傳福本人也是深諳遊戲規則,常做一些小改動把專利規避掉。他認為專利是死的,“一種新產品的開發,實際上60%來自文獻,30%來自樣品,另外5%來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實際上也就佔5%左右。”

當然,抄得了面子,卻抄不到裏子。這些年來,比亞迪的產品質量問題頻頻爆出,以比亞迪宋為例,在車質網上的投訴高達3400多件,可以説是無人能及了,問題涉及到發動機、變速箱、離合器、車身附件及電器........可以説是全方位無死角了。
當然,總體來説比亞迪還是可以的。但問題一個不少,優點一個不多,但這絕不是行業領導者該有的樣子,比亞迪正走向平庸。
06
結語
儘管比亞迪已經搶佔了“天時”,早早地就進行商業佈局;還掌握着“地利”,擁有很多核心技術;更兼具“人和”,招攬着全球諸多一流人才,因此能夠在一個領域很快做大,但卻一直面臨着“大而不強”的尷尬,始終沒有在產品方面締造屬於自己的堅實護城河。
如今的比亞迪,正在面臨着各個領域競爭對手的包抄重圍。新能源車領域,2020年四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18.05萬輛車,這相當於比亞迪2020年新能源車全年銷量。蔚來、小鵬、理想等品牌的交付量也在今年創下新高。在動力電池領域,除了遙遙領先的寧德時代,比亞迪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在2020年也被LG化學趕超,屈居行業第三。
其實,比亞迪的經歷,恰恰是中國傳統汽車行業的真實寫照,早年是條件艱苦,不得已才走上“皮尺造車”的山寨之路發家,但這絕非長久之路,汽車行業必須沉下心來,走上一條自主創新之路,完成“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蜕變升級。
正如齊白石所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對於包括車企等在內的傳統產業而言,在日益嚴峻複雜的大環境下,除了自主創新,已經無路可走!
參考文獻:
《王傳福:一個不會做口罩的電池廠商,不是好的汽車大王》
《比亞迪-王傳福|一品唐宋》
《比亞迪沒有奇蹟:一個奶不大的孩子,一個走向平凡的車企》
《比亞迪:被造車耽誤的代工大佬》
《比亞迪大敗局》
《比亞迪市值攀升近7000億 王傳福之妻將減持100萬股》
《比亞迪大敗局》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好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