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蛟龍”領跑記
“京華號”盾構機刀盤正在吊裝下井。
馬金波攝
盾構機,號稱“地下蛟龍”,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近日,記者走進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項目(以下簡稱北京東六環項目)現場,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正在這裏作業。中鐵十四局的建設者操縱着它,在地面30米以下,開挖一條長7.4公里的隧道,同時也檢驗着我國自主研發盾構機性能和施工技術水平。
十幾年前,我國盾構機主要依賴進口,甚至盾構施工都難以獨立完成。十幾年後,我國盾構機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出口,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北京東六環改走地下,盾構機讓7.4公里隧道一次成型
東六環穿越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區,為方便交通、融合城市,建設方提出了大膽的設想:讓地上的東六環改走地下。
東六環入地改造設計了兩條隧道,每條隧道共三層,開挖斷面超過200平方米,是一般地鐵隧道的5倍。常規直徑的盾構機難以勝任,直徑16.07米的“京華號”迎難而上。
這是國內施工中首次應用16米級的國產盾構機。“京華號”始發豎井位於東六環西側路,由北向南,任務是掘出一條長7.4公里的隧道。
記者沿豎井安全梯向下約30米,便到了盾構機的作業現場。“京華號”長約150米,如一列小火車,5組不同功能的台車依次相連,關鍵部件集成在“火車頭”——1號台車上。頂在最前端的巨大圓形刀盤,在電機驅動下切削土層、石塊,隧道由此向前延伸。
隧道管片拼裝與掘進、出渣等工序同步。每掘進2米為一個施工循環,工程人員把預製好的管片拼成一個完整圓環,隧道便一次成型。管片拼縫不滲不漏,拼裝精度要求極高。要建成這條隧道,需要拼裝3600多環,共計36680塊管片。
中鐵十四局北京東六環項目負責人孫旭濤告訴記者,在國內超大直徑盾構施工中,“京華號”首次應用了雙液注漿技術。與單一的水泥漿相比,由水泥漿和水玻璃配比成雙液漿,漿液固結時間從8小時縮短到1小時以內,極大改善了隧道成型效果。
盾構施工是革命性的。有20多年土建經驗的北京東六環項目副經理顧傳生感慨:“過去,工程隊施工靠打眼放炮,挖個隧道特別費勁,噪音大、塵土滿天,一天下來,脱下棉口罩,黑乎乎的;現在,作業環境敞亮,操作機器、運輸管片、鋪設電線,工作高效而有序。”
從設計到下線,“京華號”盾構機僅用6個半月
“每台盾構機都不一樣。”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專家陳鵬解釋,由於施工的土層、埋深、沉降要求各不相同,沒有能包打天下的盾構機。“量身定製”的特點,要求盾構機施工方、製造方和科研單位從一開始就要反覆溝通,三方合作貫穿始終。
2020年中標北京東六環項目後,施工方中鐵十四局聯合制造方鐵建重工,僅用6個半月,就完成了盾構機的設計、生產、調試、下線等工作。這體現了我國盾構施工和盾構機研製技術的強大實力,也是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勢的生動實踐。
“與其他盾構機比,除直徑更大外,‘京華號’還集成了多年的創新成果,表明我國盾構機研製及盾構施工技術日趨成熟。”陳鵬表示。
我國盾構製造起步於1953年,因技術落後而一度停滯。上世紀90年代,我國花巨資引進兩台盾構機,用於秦嶺鐵路隧道建設。此後,基建施工使用盾構機越來越多,但相當長時間內,我國不僅盾構機依賴進口,甚至施工也依靠國外團隊。
陳鵬講述了當年國內盾構施工的情景:要花高價錢請外國工程師調試設備,安裝、維修零部件。因為技術實行封鎖,不許中方人員靠近,更不用説學習參數計算方法、設備管理理念。
我國技術人員一邊施工一邊摸索鑽研,通過反覆操作、維修、保養等,慢慢掌握了盾構施工的基本要領。2007年,陳鵬參加了中標的南京長江隧道工程建設,這是在長江隧道項目中,國內施工團隊首次獨立使用大直徑盾構機施工。之後,我國盾構施工技術一日千里,如今多項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依賴國外盾構機的局面也被打破。一台常規直徑盾構機,重量超過3000噸,機、電、液、氣、傳感等零部件超過3萬個。如此多部件集成在一起,如何保證協調運轉?這曾令研發人員頭疼不已。鐵建重工掘進機總廠總工程師孫雪豐説,研製盾構機需要一個龐大的跨學科、跨專業、跨行業的產業技術體系支撐,製造工藝複雜,光設計圖紙就有數千張。
2002年,盾構機研製被列入“863計劃”,中鐵隧道集團牽頭。經過多年產學研攻關,於2008年製造出我國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盾構機。其間,我國盾構技術攻關的隊伍日益壯大,有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也有鐵建重工、北方重工、中交天和等製造廠商。
目前,“京華號”已順利掘進400多米,盾構機的多項設計指標在施工中得到驗證。這意味着我國自主研發的最大直徑盾構機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實現了盾構機研製和盾構施工技術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逐代優化,盾構機常壓換刀技術歷經四代
製造盾構機,發達國家有上百年曆史,我國何以能快速實現追趕?業界專家的答案是:施工技術與製造技術相互促進是關鍵。
專家表示,盾構機研製技術的不斷優化,更多來自施工的持續反饋。
以盾構機換刀技術為例。在盾構機掘進中,刀具損壞了怎麼辦?傳統的方式是帶壓換刀,這需要繁瑣的加壓進艙、減壓出艙等操作,耗時長、費用高,還存在安全風險。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提出常壓換刀設想。在南京長江隧道工程中,中鐵十四局施工團隊聯合制造商,調整了盾構機結構,研發併成功試用了第一代常壓換刀技術。
2010年,中鐵十四局負責施工的南京地鐵10號線過江隧道工程,面對複雜的地質和高水壓,技術人員聯合科研人員重新設計了換刀的結構體系,研發出第二代常壓換刀技術——套筒油缸式換刀技術,並首次應用在11米級直徑盾構施工中。
換刀技術在工程實踐中持續改進創新。在2015年中標的武漢地鐵8號線工程掘進中,針對江底不同巖性複合地層的地質條件,中鐵十四局施工團隊首次開發了滾齒互換式換刀技術,成為第三代常壓換刀技術。
據介紹,“京華號”配備的已是第四代常壓換刀技術。從帶壓到常壓,逐代優化,這一從實踐中反饋研發、不斷提升的換刀技術,如今已成為大盾構研製的常規選項。
“我國盾構施工市場需求大,遇到的地質種類多,能夠持續反饋,推動盾構機自主研發快速更新迭代。”陳鵬説,比如,2017年9月我國研製的超大直徑盾構機“沅安號”就配置了常壓換刀,在新技術應用上,國內盾構機很快趕上了國際一流水平。
豐富多樣的基建施工需求,也推動我國盾構產品向小微化、巨型化、異形化發展。除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京華號”外,國產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大直徑硬巖盾構機等產品也紛紛下線,開創了一系列隧道新型開挖模式。
盾構機制造水平的提升,反過來為盾構施工應用打開了廣闊的市場,在鐵路工程、水利工程、城市改造等領域大顯身手。
國產盾構機走出去,成為中國製造的亮麗名片
我國盾構裝備的跨越發展,帶動了配套產業躍升。孫旭濤告訴記者,以刀具為例,2015年以前國內盾構機配備的刀具基本靠進口,現在國產化刀具不遜於國際品牌。
有統計顯示,國內市場國產盾構機佔有率已超過九成,全球市場份額接近七成。走出去的國產盾構機,成為中國製造的亮麗名片。專家分析,中國精細的管理和施工標準與大型裝備一同出口,形成了“中國品牌”。
“就像好的車,需要懂車的人開一樣,操作盾構機也是個技術活。”孫旭濤説。2018年8月,蘇通長江GIL綜合管廊隧道工程貫通,中鐵十四局使用的盾構機完好率超過97%,盾構刀盤出水的時候,連下線時塗在盤面的紅漆都清晰可見。精細化的管理、維護,令外方讚歎。
憑藉過硬的質量和技術,我國盾構機在海外大顯身手。如今,在以高標準著稱的新加坡市場,中國生產的盾構機在交通建設中留下了身影;意大利公司採購我國盾構機,成功建設了黎巴嫩大貝魯特供水工程;在丹麥、法國等國家的地下工程中,中國盾構機也越來越多被運用。
“智能化、自動化是未來盾構技術發展的方向。”陳鵬説,在北京東六環項目上,工程人員正嘗試打造智慧工地,施工過程與物聯網、大數據等結合,實行精細化、流程化、智能化管理,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盾構施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