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維權也能“網上辦、智能辦”,浦東率先上線通辦平台
發生勞動糾紛時,是找勞動監察還是勞動仲裁?曾經困擾着不少市民。按照相關勞動法律規定,勞動者與單位發生勞動關係矛盾後,可選擇調解、監察或仲裁三種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三種途徑的受案範圍存在交叉,但處置程序及救濟路徑又有所差異,導致勞動者陷入有時多頭找援助,有時又不知道到底該找誰的困境。
為解決這一問題,浦東新區人社局在全國率先探索勞動綜合維權“一件事”改革,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梳理勞動關係矛盾常見的21類事由、71個請求及所對應的300餘項表單要素、500餘條法律依據、100餘個計算公式,形成勞動維權知識庫,構建智能輔助維權系統。最近,又一項硬核舉措來了——“浦東新區勞動維權網上通辦平台”率先上線,實現勞動維權“網上辦、智能辦”。
一口受理、一網辦理,勞動維權平台再升級
兩年前,浦東新區人社系統在全國率先實行勞動仲裁與勞動監察綜合受理改革的實踐行動,按照“單窗通辦、全科受理、首問負責”的工作思路,將原有的監察、仲裁窗口“合二為一”,除當事人明確選擇監察或仲裁之外,對於10人以上的羣體性糾紛、繳納社會保險、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等更適合監察處理的案件,優先走勞動監察程序;其他案件則優先進入勞動仲裁程序。勞動者只需在綜合受理窗口提交材料、提出訴求,由綜合受理窗口受理人員對案情進行初步研判,再進行分類處置。
這一舉措的實施有效發揮了兩部門職能優勢,勞動監察在個案處理上的壓力顯著減輕,監察部門可以騰出精力投入到勞動爭議源頭治理、事中事後監管以及羣體性案件處置等工作上來;勞動者也避免了多頭維權、來回奔波,真正實現勞動者“進一個大樓、到一個窗口、對一個人員、辦一件事情”。
今年,浦東新區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網辦理、一體管理”的改革要求,深入推進勞動綜合維權“一件事”改革,率先上線“浦東新區勞動維權網上通辦平台”,在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綜合受理改革的基礎上,再將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納入綜合受理範疇。
這意味着,當事人通過該系統提出維權申請後,通過系統智能分析,以當事人意願為前提,根據基層調解、勞動監察、勞動仲裁的受案範圍和職能優勢,從最有利於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最高效便捷的角度,自動分揀、分類處置、智能分案,對其中案情相對簡單、事實相對明確的案件,自動引導至基層調解組織進行調解,其他案件則按照原分類處置標準,自動分派至勞動監察或勞動仲裁,實現勞動爭議案件“簡繁分流”、“精準派單”。
今年7月,128名員工通過“浦東新區勞動維權網上通辦平台”提出要求某酒店支付拖欠工資,基於案件事情清楚、訴求相對簡單,該系統給出建議“調解”的智能判斷,綜合受理窗口立即聯繫企業所在地花木街道勞動爭議調解辦公室,成立專人專班組織調解,勞動者通過該平台在線申請調解、預約辦理時間、當場簽署調解文書,僅一週時間,成功促成128名員工與企業達成調解,實現申請、調解、執行三根程序的“三合一、跑一次”。
在線申報、智能匹配,勞動維權效率再提升
“您的勞動維權申請已受理,並由區勞動維權綜合受理窗口派單至張江鎮街鎮基層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短短15分鐘,家住張江的小潘已在家通過手機完成了填報,並收到來自浦東新區勞動維權網上通辦平台自動派單的提醒。
事實上,同樣的申請如果按照傳統辦案模式,平均辦理時間需要2-3小時。勞動維權網上通辦平台不僅從線下改為線上,為勞動者實現“不見面”“不出門”申請,還將有效解決勞動者在申請時常常出現的訴求不明確、計算金額不準確、選擇維權途徑吃不準等問題。勞動者在申請維權時,不再需要事先研究法條、查詢案例,僅需將基本信息和選擇案情訴求錄入平台,平台會智能生成維權申請表,包括請求事項、計算金額、事實與理由等內容,申請時間縮短至30分鐘,等待辦理時間縮短60%以上,大大提高申請受理效率,實現申請維權簡易化、智能化、一體化。該系統試運行至今,浦東新區勞動維權網上通辦平台已收到維權申請1960件,線上申請已達浦東新區勞動維權綜合受理窗口總收件量的60%左右。自改革以來,引導基層調解案件受理數較去年同期同比上升41.69%,調解成功率同比上升40.8%,基層調解週期從15日縮短至5至7日,勞動者訴求解決的週期明顯縮短,效果明顯加強。
據瞭解,除方便單個勞動者外,該系統還開發了風險自動預警模塊,通過智能分析、前端預警,杜絕勞動者多部門申請、重複維權、過度維權等情況發生。下一步,浦東人社局將繼續推進系統智能迭代,優化辦事流程,提升申請維權便利度,提升羣眾感受度。
作者:唐瑋婕
編輯:張天馳
責任編輯:徐晶卉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