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裏唐僧師徒路過小西天時,不敵黃眉大王的金鐃和人種袋,因此去搬了很多的救兵,其中有一組人馬名為“龜蛇二將”,來自於武當山真武大帝麾下,聽到“龜蛇”二字大家想必會聯想到龜蛇一體的神獸玄武,那麼這三者之間究竟有沒有聯繫呢?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先説真武大帝,這位玉京尊神在道家的地位相當之高,位列北極四聖,被供奉在湖北武當山,全稱真武蕩魔大帝, 道經如是説: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名為“太玄”。太玄從小天資聰穎,且一心向道,併發誓要掃盡妖魔,因此又被稱為“九天蕩魔祖師”,根據這個出生來看,真武大帝和神獸玄武是一點兒關係沒有,也就是名字相似罷了。
再説龜蛇二將,有關這兩位的傳説很多,其中最被認可的則是“真武吐生”之説,説真武大帝當年修行時,不食五穀,把肚子和腸子餓得直鬧騰,鬧得真武大帝心煩,便將其掏出來扔在腳下,真武大帝成仙后,這腸子和肚子沾了靈氣,變成龜蛇二將,不過這倆將雖然成形,但並沒有修德,經常下山吞吃人畜傷天害理。
真武大帝得知此事後,親自前來捉拿這兩個孽畜,一番戰鬥後龜蛇二將被真武降服,收到麾下效力,因此不少真武的畫像和雕塑才會有真武將龜蛇踩在腳下的塑造,後來龜蛇二將經過教化訓練後成為二天門的門將。這麼看來,龜蛇二將是真武大帝的內臟,只不過碰巧變成了龜蛇而已,也與神獸玄武沒什麼關係。
牛頭馬面和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取材於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白無常和黑無常人們並稱無常二爺,是專門捉拿惡鬼的神。據《鐵城泥犁經》説: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資料説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漢族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但也有資料説馬面也稱馬面羅剎,同樣來自佛家。
基本信息
解釋:牛頭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牛頭,馬面是迷信中陰曹地府的鬼卒。
近義詞:牛鬼蛇神、妖魔鬼怪、黑白無常
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兇惡的人
英文:ox-headed and horse-faced demons in Hades
日文:牛頭(ごず)と馬頭(めず),〈喻〉いろいろな邪?(じゃあく)な人間(にんげん)のたとえ
圖片來源於網絡
迷信傳説中的兩個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頭像馬。比喻各種醜惡的人。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
示例 只是常常在夢中,或是在將醒未醒之頃,一陣悚然,從前所怕的~,都積壓了來,都聚圍了來。
典故 牛頭又叫阿傍、阿防。《五苦章句經 》説:“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持鋼鐵釵。”
據《鐵城泥犁經》説,牛頭“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死後為鬼卒,牛頭人身”。有的佛經牛頭人又作“防邏人”,巡邏訪捕逃跑犯人之意。(此處為讀者誤解文意,《鐵城泥犁經》是講述地獄情形的經文。此處引用的“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死後為鬼卒,牛頭人身”,遍閲原經,無有此話。應是牛頭阿傍作為獄卒將罪人帶到閻羅天子面前,向閻羅天子稟告罪人的罪行。不孝父母者是罪人,不是獄卒牛頭。
原文引用如下:“佛言。我見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畏縣官禁戒。不畏今世後世者。不驚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與閻羅王相見。即去善歸惡。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將人前至閻羅所。泥犁旁言。此人於世間為人時不孝父母。不事沙門道人。不敬長老不佈施。不畏今世後世。不畏縣官。”
(1970-01-01)
倚天劍曾出現在古典小説《三國演義》與武俠小説《倚天屠龍記》中。倚天劍也會作為虛擬寶物出現在三國題材的電子遊戲中。
倚天,形容寶劍極長。《三國演義》第41回描寫到曹操有兩把寶劍:一把是倚天劍,一把則是青釭劍,倚天劍是由曹操自行佩帶,青釭劍則被曹操交由夏侯恩佩帶。
“……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
武俠小説《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傳説:“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屠龍”指屠龍刀,“倚天”則指倚天劍。《倚天屠龍記》的第27回《百尺高塔任迴翔》裏,峨嵋派掌門滅絕師太曾向弟子周芷若提及倚天劍及屠龍刀的由來。第二版中,兩把刀劍都是黃蓉將楊過送給郭襄的玄鐵重劍加上西方精金熔鑄而成,屠龍刀中藏有《武穆遺書》,倚天劍中藏有武學秘笈,其中一部為《降龍十八掌》掌法精義,還有一部《九陰真經》以及九陰速成之法。但在第三版中,倚天劍則改為楊過的君子劍和小龍女的淑女劍所合鑄,內藏有前往桃花島取經書和兵書的地圖。襄陽城破之日,郭靖夫婦把刀傳子破虜、劍傳女郭襄,以待後人找出其中秘密,把元人(蒙古人)逐出中原。
滅絕師太
後來郭襄創立峨嵋派,便在圓寂時將倚天劍及其中秘密傳予傳人風陵師太。傳至滅絕師太,其師兄孤鴻子和明教楊逍結下了樑子,約定比武,孤鴻子便向掌門師妺借劍。不料孤鴻子飲恨敗北,悲憤成疾、鬱鬱而終,倚天劍也給官府取去,獻給朝廷,朝廷轉賜汝陽王。及後,滅絕師太盜回寶劍,但旋又被汝陽王之女“紹敏郡主”趙敏得去。
趙敏
滅絕師太之徒周芷若為取《九陰真經》,不惜以倚天劍及屠龍刀互砍,分別斷成兩截。及後落入張無忌手中,明教鋭金旗掌旗吳勁草借用聖火令,重新鑄造好屠龍刀,而倚天劍則因吳勁草認為殺害數十名兄弟而不肯接續,最後倚天劍成了斷劍兩截。
小説主角張無忌亦知,“所謂‘武林至尊’,不在寶刀本身,而在刀中所藏的遺書。以此兵法臨敵,定能戰必勝,攻必克,最終自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統領百萬雄兵之人縱然權傾天下,也未必便能擋倚天劍之一擊。”
小説主角張無忌
金庸首次提倚天劍是出於書劍恩仇錄主角陳家洛的獨白,袖珍本第三集(總)第六三五頁書中倚天劍最後的下落成為書迷探討的重點之一,倪匡就曾於衞斯理小説系列《解脱》中藉書中人物之口,推斷韋小寶的匕首為倚天斷劍鑄成。在《倚天屠龍記》以後的書中,這是唯一一次説到倚天劍的著作。
(2017-09-21)
2017年中秋節又到了,少不了賞月吃月餅,關於中秋節的詩句非常多,古人是如何賞月的?
月球是夜空中最明亮最美麗的天體。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中外的人們無不喜歡觀賞明月。在我國,人們喜歡賞月不僅是為了觀賞明月之美,更是喜歡通過用賞月這種方式來寄託對遠方親友和家鄉的思念之情,抒發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對美好理想的憧憬。正因為如此,頌明月之詩,望月抒懷之作,名篇迭出,傳誦古今。“未離海底千山黑,才上中天萬國明。”宋太祖趙匡胤的這兩句詩寫出了明月光照天地,氣吞山河的偉大氣概,抒發了他“結束戰亂,統一天下,造福萬民”的豪情壯志。在望月抒懷的古典詩詞中,最令人稱道的巔峯之作,當數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當你讀到這些令人過目難忘的名句時,不能不感嘆天上的明月竟是如此牽動世人的情思。
從科學角度講,為了更好地觀賞明月,觀賞者有必要了解月相的成因、月面地形的主要特徵和日月升落規律。如果觀賞者能夠了解這三個並不難懂的天文常識,那麼他就能在任何一天的夜晚來到之前預知:當晚的明月將在何時何方升起?其形狀又將是什麼樣子?當他面對明月時,將會高興地認出:月球上各塊較暗的部分代表哪些月海?最明亮的環形山又在何處?而當他觀賞一些描寫月夜景色的詩文和畫作時,將會有能力判斷其所描寫的月球的位置和形狀是否準確。
一、關於月相的成因
在人類歷史上,月球肯定很早就引起人們的興趣和臆測。在一些夜晚不定時地觀測就會發現,不僅每天月球的形狀在變化,而且它相對於恆星的位置也在變化。其實,月球和地球一樣,本身並不發光,完全靠太陽光照亮。朝着太陽的半球是明亮的,揹着太陽的半球則是黑暗的。由於月球繞地球運動,地球繞太陽運動,於是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斷變化。當月球的黑暗面完全對着我們時,就看不到它;當少部分光亮面對着我們時,只見彎月如鈎;當整個光亮面對着我們時,便見到滿月如輪。內圈表示假設為圓的月球軌道,地球處於它的中心。外圈表示從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的外形——月相。月球在A處是新月,簡稱朔。月球在朔時與太陽相合,此時相對我們地球來説,月球與太陽在同一黃經方向上。在B處是上弦月;在C處是滿月,簡稱望;在D這個位置時被稱為下弦月。
朔發生在農曆初一,通常望發生在農曆十五或十六,上弦發生在農曆前半月的中間,即初七或初八。下弦發生在農曆後半月的中間,即二十二或二十三。在下弦與朔之間的蛾眉月(殘月)與在朔與上弦之間的蛾眉月(有時也稱新月)都呈彎月形,但朝向相反。在上弦與望之間的凸月(盈凸月)和在望與下弦之間的凸月(虧凸月)也是形同而朝向相反。由於月球每個月繞地球轉一圈,所以月相每月循環變化一遍。由此可見,月相的成因與月相的循環變化規律並不難懂。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預知任何一天的夜晚的月相了。
二、關於月面的主要特徵
現已清楚,月球是一個沒有大氣、沒有液態水、沒有生命、極為荒涼的星球,它的表面崎嶇不平,肉眼所見的明亮部分是山脈、高原和環形山(月坑),陰暗部分是平原和低地。月球上有許多環形山。環形山的中間是圓形的平地,間或有小的山峯。環形山內側陡峭,外側平緩,有的還向外輻射出一些明亮的條紋。最著名的是第谷環形山,有一百多條輻射條紋,最長的達到1800千米。環形山大多以科學家的名字命名,其中以哥白尼、開普勒和第谷命名的三座環形山最為壯觀。肉眼所見的月面上的陰暗地區儘管實際上是平原和低地,但在17世紀時曾被稱為“海”、“洋”、“湖”、“灣”,這些名稱一直保留至今。由於月球圍繞地球的公轉週期與月球自轉週期相等,所以月球總是以同一半球面朝向地球,僅就為賞月而言。
月球正面有10個大的月海:東半部和西半部各分佈5個。西半部的5個分別為:危海、豐富海、澄海、靜海和酒海。東半部的5個分別為:風暴洋、雨海、濕海、汽海和雲海。月球正面的三個大環形山分別為是以第谷、開普勒和哥白尼命名的環形山。為便於記住月面上這10個月海和3個大環形山,有人編了以下兩首口訣詩:(1)上弦月地形口訣詩(協助記月面西半部的五個月海)
上弦觀月有光采,西有危海豐富海。北邊澄海景色暗,東方居中是靜海。
明暗界上看月山,高低起伏孔如篩。靜海往南知是誰?酒海悄悄跟上來。
(2)下弦月地形口訣詩(協助記月面東半部的五個月海和三個環形山)下弦觀月後半夜,風暴洋東最顯眼。洋中有山開普勒,亮紋輻射往外延。北方雨海形態圓,濕海就在東南邊。雨海下邊哥白尼,也有射線出圓圈。濕海西方雲塊顯,正是雲海在那邊。南方第谷最明亮,射紋如雪四外延。
儘管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認出這10個月海和3個大環形山,但你不難很快就會認出4個最好認的月海——風暴洋、雨海、靜海和澄海。當你和自己的親友一起賞月時,你就可以指着在月面東部的風暴洋説,它是最大的月海,寬達1200千米,靠北的那個較大較圓的海是雨海。你還可以指着月面西部的兩個較大的月海説,居於中間一點的是靜海,靠北一點是澄海。如果你能對照月球正面的照片和月面地形多看多記幾遍,稍微多下一點工夫,你就不難將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徵都記住。這樣,當你在夜晚面對真實的月亮時將會高興地認出:月亮上的各塊較暗的部分代表哪些月海?而最明亮的環形山又在何處?如果你有較好的視力,你還可以在月面南部看到那座最明亮的以第谷命名的環形山以及由此向外延伸2000千米的輻射紋。
三、關於日月的升落規律
因為月球相對於恆星背景每天東移13°,所以月球接連二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為24小時50分平太陽時。月球的出沒相應每天晚50分鐘。但要記住,由於太陽以不均勻的速率沿着橢圓軌道運動,所以視太陽日的長度在整個一年內是有變化的,它平均比恆星日約長4分鐘。由於月球的軌道與赤道相傾斜,並且它的角速度並不固定不變,所以每天月球上中天和月出的滯後相對於平均值是有變化的。
由於月球運動的滯後,使日月升落關係有如下規律:
(1)朔時,日月相合,日出月出,日落月落。
(2)上弦時,日月相距90度,中午月出,子夜月落。
(3)望時,日月相沖,日落月出,日出月落。
(4)下弦時,日月相距270度,子夜月出,中午月落。
任何人只要懂得這個規律,那麼他就能在夜晚到來之前預知當晚的月亮將在何時何方升起?升起的月亮必將是什麼樣子?前幾年,天津市舉辦月球知識競賽,其中有些很有趣的題是考對月相成因和日月升落規律是否瞭解。這裏不妨稍舉幾例,共同分析,以增強興趣。
例題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的月亮是A.圓月B.殘月C.上弦月D.下弦月解答:此題的關鍵詞是夜半月落,夜半就是子夜,對照日月升落規律可知,子夜月落只能是上弦月。例題二:民歌“半個月亮爬上來”的月亮應當是深夜的A.上弦月B.殘月C.蛾眉月D.下弦月
解答:此題的關鍵有二:一是由半個月亮可知只能為上弦月或下弦月,排除了蛾眉月和殘月;二是再加上深夜月升,對照日月升落規律可知,只能是下弦月。
例題三:《包相會》這首歌開頭的歌詞是“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喲!”這説的時間大約是A.黃昏後不久B.後半夜C.子夜時分D.黎明前解答:對照日月升落規律可知,望時,日月相沖,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既然是月亮升空,只能是日落黃昏後不久。
綜上所述可知,瞭解月相成因、月面地形主要特徵和日月升落規律並不難。如果我們的公眾能夠了解科學賞月所必備的這三個天文常識,必將有助於大家更好地觀賞明月,而我們的寫作繪畫人員在為描寫月夜景色寫詩作文作畫時將不再因缺乏天文常識而發生失誤,廣大的讀者則將有能力判斷這些詩文畫作對明月的描寫是否有失誤之處。
鏈接知識:解析“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若問:月亮何時最圓?常會聽到的一種説法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種説法對嗎?查一下天文資料就可知道,這種説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夠確切。比較確切的説法是,最圓的月亮——滿月出現的日子是農曆的十四、十五、十六和十七。在這四天中,出現滿月次數以十六為最多,十五出現滿月次數也比較多,十七則較少,最少是十四。這裏,我們先列出兩組統計數據,然後再解析其中的道理。在(2001~2100)100年中滿月出現在農曆的十七、十六、十五和十四的次數統計結果如下:
(1)出現滿月的次數共1241次。
(2)農曆十六出現滿月的次數共579次,佔45.66%,出現次數最多。
(3)農曆十五出現滿月的次數共468次,佔37.71%,出現次數較多。
(4)農曆十七出現滿月的次數共188次,佔15.15%,出現次數較少。
(5)農曆十四出現滿月的次數共6次,佔0.48%,出現次數最少。那麼,為什麼滿月大多發生在農曆十六、十五?為什麼有時還會發生在農曆十七和十四?
這要從地球與月球的運動説起。在天文學中,我們把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平面稱為黃道面,而把月球圍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平面稱為白道面,這兩個平面並不重合,有一個約為5度的交角,叫黃白交角。每逢農曆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當其黃經與太陽的黃經相同時,月亮被照亮的半球揹着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左右,月亮走到另一面,當其黃經與太陽的黃經相差180度時,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於是我們看到了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
月球繞地球公轉速度有時快、有時慢,從“朔”到“望”再到“朔”,所經歷的平均週期是29.53天,但最長的週期與最短的週期相差十幾個小時。所以,儘管月球從朔到望所需的時間平均約為14天18小時22分,但實際上會時而略長於時而略短於這個平均時間。
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或者上午、下午,也可能發生在晚上,而且每個朔望月本身也有長有短。這樣,月亮最圓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農曆十四日的晚上,最遲可出現在農曆十七日的早上。但由於朔一定在農曆的每月初一,朔之後平均起來要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才是望,所以月亮最圓時刻的“望”以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這兩天居多,其中又以出現在農曆十六為最多。
由此表可知,農曆十四發生望是在深夜22時56分,而之前的朔發生在初一的0時06分,其間隔雖不到14天,但已很接近14天。兩次發生在農曆十七的望都是發生在凌晨,而之前的朔則發生在初一的晚上或下午,其間隔均不到16天,為15天多。至於發生在農曆十六與十五的望與之前發生的朔的間隔都在從朔到望所需的平均時間14天18小時22分左右。兩者相比,前者大多比後者更接近於14天18小時22分。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農曆十六月亮圓的天數必定多於農曆十五月圓的天數。
通過以上列出的統計數據和所作的解析可知,如果把“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句話理解為每年在農曆十六月圓的天數比農曆十五月圓的天數還多,那是對的,但不能排除有時農曆十七、十四月也圓。
最後再補充説明以下幾點:
(1)查最近十年的中秋節的資料表明:2010年的中秋節正好是滿月,發生望的時刻是公曆9月22日(農曆八月十五)14時10分。在最近十年的農曆八月份中有5次望發生在農曆十五,3次發生在農曆十六,一次發生在農曆十七。
(2)在2001至2100的100年中,中秋節出現滿月共40次,佔40%;元宵節出現滿月共38次,佔38%;出現概率均不到一半。
(3)這裏所列的數據是通過查閲時間科普網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劉寶琳劉婷婷編著的《百年曆表及日月食(2001—2100)》,再統計整理而成。
(2017-10-01)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倉頡受到野獸腳印的啓發,造出了最早的漢字。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漫長演變,成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方塊字。
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識字,大家對漢字也都很熟悉。有專家曾估算過漢字的數量在10萬個以上,我們從小到大學的估計連十分之一都不到,所熟悉和使用的一般都是一些常用字。
如果問你漢字最簡單的是哪一個,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一”。但是如果問你漢字最難的是哪個,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不一定能夠寫出來。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biang" 字是被認為中國最難的漢字,康熙字典中都查不到,輸入法更是根本打不出來,但是這個字卻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字有56筆,雖然最難但並不是筆劃數最多的,筆劃最多的有160劃。
biang字現在一般是指陝西一道著名的麪食——biáng biáng面。面雖好吃,但是字卻極難寫。對於這樣一個奇怪的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關於biang字的來源有兩個傳説。
一、無名秀才所造
據説,古代有一位集懷才不遇、憤世嫉俗、貧困潦倒、飢寒交迫於一身的秀才來到咸陽,路過一家麪館時,先是被裏面傳來的“biáng—biáng”之聲所吸引,接着又聞到屋內飄出的香味,頓時口水直流,飢腸轆轆的肚子也被調了起來。秀才不由自主的走進麪館,只見每個客人的桌子上都是熱氣騰騰,一大碗褲帶般寬厚的面配上油潑辣子、豆芽肉末,好不饞人。
秀才看的興起,大叫道:“好面,店家來一碗!”“好嘞,馬上就來”店小二長長的吆喝了一聲,不一會就把一大碗香氣誘人的面送到秀才面前。秀才也顧不得書生形象,放開大口吃起來,直到吃的大汗淋漓,碗中精光。喊來小二,正欲結賬時,才想起自己早已身無分文,頓時囧住,剛才的熱汗頃刻間冷冰冰刷在臉上。
秀才左翻翻右翻翻,一邊期望能夠找出幾文錢來,一邊想着脱身之計。秀才與小二搭訕道:“小二,你家這面味道鮮美,叫何名?”小二答道:“biáng biáng面”。秀才也是自小飽讀詩書,但一時卻想不起這兩個字,又問道:“這兩字如何寫?”小二道:“此名只因聲音特色而起,店家做面,客人吃麪,沒人想過如何去寫,甚至有沒有這二字也不知道。“見店小二如此答道,秀才立刻有了主意,説道:”小二哥,本人如今錢已花光,你與老闆商量下,我寫出biáng、biáng二字來換這碗麪如何?“店小二從老闆那裏回來後説:”成!“那老闆也知道自古以來就沒有這兩個字,看他如何寫來。
秀才翻遍腹中詩書也沒找到這兩個字,心想道皇帝可以造字,但是我一介書生豈可生造?可是如今沒有他法,秀才一急想到了自己的種種遭遇,也不管那麼多了。大喝一聲:”筆墨伺候!“只見他筆走龍蛇,大大地寫了一個biáng字!他一面寫一面歌道:“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裏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當中夾着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勾掛麻糖,推個車車進咸陽。”一個字,寫盡了山川地理,世態炎涼。
秀才寫罷擲筆,滿堂喝彩。從此,“biáng biáng面”名震關中。秀才的口訣不僅可以教你怎麼記怎麼寫,也可以作為燈謎娛樂。
二、秦始皇所造
傳説秦始皇吃膩了山珍海味,對着每天相似的飯菜毫無食慾,急壞了太監廚子,因為搞不好是要殺頭的。一太監急中生智,到市集上買了碗民間小吃回來。不料秦始皇胃口大口,吃完大讚道:”這是何物?竟比山珍海味還好吃!“太監答道:“biáng biáng面。”秦始皇覺得既然已經被自己吃過,以後不能只有名,還要有這個字,於是御賜了這個字型複雜的“biang”字。
到底哪個傳説是真的,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是漢字的博大精深卻讓我們更加自豪,每一個漢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箇中國人都已經融入了那一撇一捺。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你大爺”:波大精深!贊
網友“溪流涼夏”:拼音打不出
網友“wuluo”:就當這個字是個笑話
網友“從前✘從前”:什麼啊就是一板面
網友“我愛CIGAR”:biangbiang面
網友“大聖齊天”:吃飽了撐的。文字是用來表達含義的。簡潔明瞭為上。一百八十畫,你咋不弄一千八百畫?
網友“oh~大灰龍”:垃圾文字 沒什麼實際意思和含義 東拼西湊 誰都可以創造
網友“雪峯”:biangbiang面
網友“和諧號”:這個字版本太多了,我小時候聽的口訣是“左字饒右一饒中間一個言大嫂,左一長右一長中間一個馬兒郎,心字來墊底,月子來添幫,打一點衝一槍,打個勾兒掛文章。”
網友“不要太認真”:一千八百畫成了畫圖了,哈哈哈
(2017-09-14)
楠木是中國古典傢俱重要的木材之一,是一種軟質木材,也是珍貴樹種。它產於我國四川、雲南、廣西、湖南、湖北等地。
據《博物要覽》記載:楠木有三種,一曰香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
南方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紋美。金絲楠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嚮明視之,閃爍可愛,楠木之至美者,向陽處或結成人物山水之紋。水楠色清而木質甚松,如水楊,惟可做桌、凳之類。
據考證,明代以前,我國曆史典籍和各類文獻均只有楠木的記載,而“金絲楠木”開始見之於典籍,是出現於明代洪武年間,“金絲楠木”作為皇帝御用之木而名揚天下。
明代為皇帝制作御用傢俱的宮廷造辦處,總結了歷朝歷代對楠木的審美體驗和傢俱製作經驗,尤其是繼承吸收了唐宋有關楨楠老料醇化後品質發生質變的偉大發現。
金絲楠木十分的名貴,而金絲楠木市場十分的混亂,面對這樣的情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金絲楠的四大鑒別方法,可以讓你放心的去購買金絲楠了。
金絲楠的形成
1、金絲楠木來由:一般是楨楠被伐之後或在水中、或在泥土中、或在空氣中經過成百年的氧化(醇化)之後才形成(一般佔楨楠的2%——5%)。
2、鑑別標準一般以是否在光照下有金絲為標準。但是依據昔日皇宮內務府的標準有三個:其一年齡在500年以上;其二金絲含量在80%以上;其三直徑在75cm。
金絲楠的常用鑑別方法:
1. 在光照下(最好用聚光手電)看到綿綿的金絲:金絲的走向和紋理一致:金絲細如毫髮;隨着角度的不同其色彩、圖案會有不同的。
2. 聞香:金絲楠木的香是淡淡幽香,它不像樟木那麼竄,楠木的香味很容易讓人接受,市場介於若有若無之間,讓人覺得靜雅而清透。它不像沉香那麼鬱,沉香有時會給人以膩的感覺,而楠木它是通透的。
3. 掂:金絲楠木的氣幹密度為0.61g/cm,較輕。
4. 摸:金絲楠木拇指細膩如脂、光滑如緞;冬暖夏涼。
如今金絲楠市場混亂,我們一定要多瞭解這方面的知識,才能讓我們避免購買到假的金絲楠。
(2017-09-28)
長治市
長治因地處太行之巔,自古就有“與天為黨”之説,故又稱“上黨”。早在一萬年以前就有人類勞動生息,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炎帝神農氏曾在此嘗百穀、制耒耜、興稼穡。堯舜時期,長治是“冀州之域,屬帝都畿內”。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時設潞安府,廓置長治縣,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縣小吏陳卿亡命家鄉青羊山中,並憑藉太行山間險要地形,聚眾起事,連陷遼、沁,明廷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軍以10萬兵力合擊青羊山,才將這支農民軍剿平。事後,為了加強對地限民悍的潞州實行有效管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明廷特於嘉靖八年二月詔升潞州為府,府城設縣。嘉靖皇帝賜府名為“潞安府”賜縣名為“長治縣”,以祈望這裏長治久安。這便是“長治”的由來。
1.二賢莊---二賢莊,在文學作品中和當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賢莊”的叫法,是因為二賢莊位於古潞州府治西門外八里(隋制,1里約等於今0.5華里)的地方。二賢莊並不是一個村子,它是一個獨立的,地勢明顯高出周圍村寨的封閉性莊園。兄弟單雄信二十歲左右,已個個武藝精通,更兼他們豪爽仗義,扶危濟困,當地人敬稱他們為“二賢”,所居之地後來也就成了“二賢莊”。
2.捉馬---説的是戰國時期的事情。戰國末年,秦國日益強大,幾次想吞併上黨。當時的上黨守馮亭,自知不敵秦國,便將上黨17城獻給了趙國,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長平之戰。馮亭也參加了這次戰役,不幸被秦兵斬殺,沒有了腦袋的馮亭仍然駕着戰馬跑回了長治城,有人見之大呼:“快來看哪,這個人無頭卻還能騎馬呢!”誰知話音剛落,馮亭便倒地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馮亭的忠勇,便立廟祭祀,名為將軍廟,原址在今長治市八一小學處。那匹戰馬一直跑到城外才被人捉住,這就是捉馬村的來歷。
3.東營、西營、中營---聽説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
長治縣
明嘉靖年間始設長治縣,“長治”由此沿用。應該是取長治久安之意。
1.長治縣和高平交界處有個叫換馬的地方,相傳是當年廉頗因戰事繁忙馬跑累了在此換騎。
2.長治縣的八義村,是因為當時有8名義士攔路勸諫趙括不要盲目進兵,但趙括不聽反而殺了他們,百姓嘆其義氣,埋葬立碑紀念,此地因而得名八義,現在當地還有“八義士諫趙處”的石碑
3.在長治縣西火鎮(原東火鄉)東,有一座山,原名天紫嶺,嶺上有一座規模宏偉的大廟,名為“天下都城隍”。全國的城隍廟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廟建在山上,是全國唯一的一處。據清乾隆年間廟碑記載:都城隍之神,東漢敕封者也,由漢而來千有餘年矣。據説當兵年劉秀被王莽緊緊追趕,追到天紫嶺上,劉秀口乾舌燥,無力再逃,這天紫嶺上既無人家,又無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廟,劉秀慌不擇路,一頭撞了進去,把一個當門的大蜘蛛網撞出一個大洞,劉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網已破,定要入廟搜查,那時我豈有活命?想到此,“撲通”跪在山神廟前:“劉秀遇難,請山神爺保佑,他日若是得地,定封你為天下都城隍。”話音剛落,只見蜘蛛網已經彌合,由此劉秀又躲過一難。
後來劉秀稱帝后,果然封天紫嶺上的山神廟為“天下都城隍”,負責管理天下所有的城隍,重修廟宇,親書匾額,後又歷代修葺,規模越來越大,如今已成為長治縣吸引四海香客,招徠天下游人的一處旅遊勝地。天紫嶺也由此改為城隍嶺。
4.長治縣有個內王村,傳説王莽追劉秀,一路追到上黨這塊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劉秀性命難保,這時候,看到一塊田裏有個老農正在犁地,劉秀別無選擇,一滾身藏在了犁溝裏,老農急忙取些浮土將其掩上,並使犁地的馬站立其上,馬用三條腿站在劉秀藏身的周邊,另一條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着了腳下的劉秀。現在的馬站立的時候經常前腿蜷起,就是這麼來的。王莽追來,拿槍滿地亂戳,卻偏偏忽略了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塊地,於是劉秀躲過此劫,後來做了皇帝,這就是光武帝。為了紀念,人們便取“土內藏王”之意,將此村命名為“內王”。
潞城
古時叫潞子嬰兒國,所以叫潞城,又名嬰城。當年微子屬於皇子,封地就在這裏,他與世無爭,在這裏躬耕生息。皇叔比干被紂王挖了心,首先想到來找微子,所以微子鎮這裏有比干嶺,相當年神醫扁鵲在我們潞城盧醫山採藥,所以那座山才叫盧醫山。另外,潞城的甩餅是獨一無二。
長子
“唐堯之世,封長子丹朱於境,故縣名長子”,相關的有丹朱鎮。精衞填海的發鷲山也在長子。長子是堯王故里,堯王故里就在這裏,堯之長子丹朱就是封在這裏,封在堯出生的丹嶺。把長子朱封于丹地,故長子也稱丹朱。長子又稱為陶鄉,陶這個地方是堯童年和少年時期活動的地方。從古至今,長子及上黨一帶就有“長子不出門”的民間習俗,就是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分居時,長子是不能離開老屋的,有人經商,大兒子必須在家守業,在長治姓氏旁考中,名字叫守業的肯定是老大。
1.長子的大堡頭和色頭也和長平之戰有關,秦軍坑殺40萬趙兵,屍骨成堆,頭顱壘成堡,故名堡頭鋪,後來改為大堡頭。色頭,原名血頭,也是一個很悲慘的名子,秦將白起密令殺死趙軍降卒,按人頭論功行賞,秦軍爭砍人頭,血流成河,而今長子縣的丹河便因此得名。秦軍將血淋淋的人頭堆在現在色頭村附近,邀功請賞,人頭堆成小山,鮮血染紅大地,血頭因此得名。多年以後,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撫今追昔,悽然長嘆,命僧侶做道場超度亡靈,並取其諧音,將血頭改為色頭。
2.長子縣西鄉的老太太到縣大堂擊鼓告狀,告一隻猛虎吃了她的兒子。縣太爺崔珏一聽,便命有一身武藝的都頭李能前去捉虎。李能把虎擒獲後李能押着”罪犯”向長子城走去。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塊石頭上歇息,這塊石頭就名為“拴虎石”,至今拴虎石周圍寸草不生。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牽虎到一條河邊喝水,沒想到老虎一口氣把河水喝乾了,從此,這條河被叫做“幹河”。
襄垣
原是趙襄子築城屯兵之地。公元前260年,秦王攻趙,晉侯趙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今縣城北關貴江溝),因城是襄子所築,又位於趙國邊界,故取名襄垣。
1.關於五陽的來歷,我聽過這樣的傳説,是和后羿射日有關,説后羿從天上射下九個太陽,其中有五個落在這裏,因此得名五陽。
2.虒亭的來歷.別看亭鎮不大,只不過是個鄉村小鎮,但它的歷史卻很悠久,亭之名還是戰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起的呢!戰國時,這個地方有一座城邑,名叫鐵染城。城的四周山高林密,野獸眾多,特別是有幾隻老虎,十分兇猛,時常闖入城中傷人,城中百姓真是“談虎變色”,苦不堪言。當時,晉文公手下有兩員大將,一個叫崔醜,一個叫魏徵,二人決心為民除害,殺死老虎。在徵得晉文公的同意後,魏、崔二人帶領士兵上山去了,經過十多天的圍獵,將老虎全部圍在甄平山的一個山嶺裏。於是,二人帶領士兵在嶺上將虎全部捉住,無一漏網。接着在鐵染城外建了一個很大的籠子,將虎放在裏邊,困了起來。在籠邊分別建了兩個高亭,其目的是為看守老虎之用。人們稱大籠子為“虎籠”,稱亭子為上虎亭和下虎亭。過了一段時間,老虎被困餓而死,虎患已絕,人們便在虎亭四周蓋起房屋,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村落,並定名為“虎亭村”。又過了好久,晉文公分封時,將虎亭這塊地方封給了大夫羊舌赤。羊舌赤一到領地,便犯嚼咕,十分不快。他想,虎是吃羊的,羊是怕虎的。自己叫羊舌赤,這個地方叫虎亭,極為不祥,千萬不行。羊舌赤畢竟是個大夫,不是個白吃飯的。瞑目沉思一陣子,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把地名中的“虎”字加上兩筆就變成了虒,既保留了原來的“虎”字,音又變成了虒。虒者死也,“死虎”當然不可怕了,別説是“羊”,連小蟲子也不怕它!就這樣,“虎亭村”就被“虒亭村”取而代之了。這一“代”就是幾千年。恐怕以後也不會有人再把它改過來,它將長此存在下去。
3.襄垣虒亭鎮有箭壑村,相傳西漢末年,劉秀被王莽追殺至此,王莽開弓放箭直射劉秀,幸好路旁有一巨石,劉秀躲在石後,倖免於難,但巨石上卻被利箭劃開一壑,故名箭壑。
4. 襄垣縣的常隆村,説是此地古時有十條惡龍為虐,大禹治水時路過此地,與十條惡龍進行了一場生死博鬥,結果九條惡龍被降伏,有一條逃到此地藏了起來,因此得名藏龍。後來宋太祖趙匡胤路經山麓,遇一樵夫問:“此地何名?”樵夫答道:“藏龍。”趙匡胤聞之失色道:“此地藏龍,對朕稱王極為不利。”於是,吩咐隨從轉告鄉里,改藏龍為常隆。
5.在襄垣的夏店,有個馬喊村,説得就是張良的故事。相傳在漢朝時,劉邦天下既定,大封羣臣,劉姓將領都封為王,而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韓信卻封為侯,身為漢初三老的張良看出劉邦的私心,就不辭而別,回到故鄉襄垣隱居。劉邦痛失良臣,便帶領人馬日夜追趕,曉行夜宿,當來到襄垣夏店地界時,正值烈日炎炎,人困馬乏,劉邦便令軍士找水,但找了半天,一滴水也沒有找到,劉邦不信,便親自下馬來找,突然馬蹄陷入一塊石頭之中,那馬一聲長嘶,猛然拔蹄,只見蹄下一股清泉噴湧而出,直到人馬喝足,那泉仍然湧流不竭。劉邦深感稀奇,但將此地命為“馬喊”,將那股清泉命為“馬刨泉”。
6.襄垣縣的古韓鎮有個好去處,稱為“涼樓”,古為縣八景之一。涼樓的來歷也源於一段神話傳説。涼樓的附近有個村子叫做北里信,北里信村東南有處水潭,叫鹿哭泉。相傳在很早時,這裏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兒子,除了兩隻和人一樣正常的眼睛外,左臂上還長有一隻眼睛,取名“三目子”。因其與常人不同,父母為避災禍,便將三目子遺棄荒郊,被一隻鹿銜走。數年後,有一個獵人路過鹿洞,發現了洞內的三目子,便將其帶回家中撫養。鹿回來後,不見了三目子,四處尋找終不得,垂淚成行,憂鬱成疾。那滴滴鹿淚化作一股清泉,人稱“鹿哭泉”。據説喝了此泉可使無奶的產婦乳汁如注,所以常來這裏求奶的人很多。
三目子四歲那年,經百法和尚點化,左臂上的那隻眼睛睜開了,便到建封寺修練,十歲開始遊方,人稱“三目僧”。據傳三目僧原是隱居在燕山腳下的南天隱叟,因與姜太公鬥法失敗,被黃飛虎發配到古韓,才投胎人間的。三目僧為了報答黃飛虎的不殺之恩,便為黃飛虎三月二十八的生辰修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祝壽聖殿,中有涼樓最為壯觀,夏季來臨,此樓內卻涼爽如秋,故稱“涼樓”,由此而形成了方園百里的涼樓大會。
三目僧為了報答黃飛虎的再造之恩,送給了黃飛虎一封厚禮,在神仙界中開了一個行賄受賄的先例,大概從那個時候起,腐敗之風便屢禁不絕。因姜太公在封神的時候,封黃飛虎為五嶽之首,仍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所以民間就有了“生前趕了涼樓會,死後不受閻王罪”的民謠。
黎城
因原是黎國所在地而得名。相關的有黎侯鎮。哦對了還有個黎侯虎不知道是原來就有,還是現在人的創新。
1.黎城縣的黃崖山,有個聖人泉。相傳,當年二郎擔山趕太陽,路經此地住了一宿,他看到這裏一片幹石山,田地禾苗枯焦,生靈塗炭,起了惻隱之心。第二天拂曉,他拿起半葫蘆神水,朝着山下的村民,發出雷霆般巨喊,“接水!”誰知此時正是黎明,村民都還沉浸在夢鄉里,那魯莽的二郎神見無人理睬,便烈性大發,將葫蘆踢倒,使神水滲進了黃崖山裏,鑽入地下。1941年夏天,左權將軍帶領戰士經過艱辛探求,終於將這股清澈的泉水挖了出來,左權將軍離開這裏不到半年,便犧牲在遼縣的十字嶺。為紀念左權將軍,當地老百姓就把這股泉水稱為聖人泉。
屯留
殷商時為餘無戍,春秋時稱留籲,戰國時稱純留,西漢時置屯留、餘吾二縣,東漢時又並餘吾稱屯留縣,以後歷代沿襲。
1.屯留西賈鄉的牛角川與嶷神嶺相鄰,相傳,過去每逢農曆七月十九日,嶺內有頭金牛總要吼叫,“沒有鑰匙,沒有鑰匙”。這件事被一位南方的盜寶人聽到了。來到嶷神嶺尋找打開寶藏的鑰匙,在一個山村發現了一位名叫鑰匙的孤兒,於是在七月十九晚上帶着鑰匙來到嶷神嶺,當金牛吼叫時,他大聲説鑰匙到了,這時嶺中出現了一個山洞。洞裏有頭金牛正在碾金豆子。他們急忙跑進洞中,抓住牛角往外拉牛,用力過猛,把一隻牛角拉了下來,這時洞口正在關閉,他們只能拿着牛角往外跑,當跑到今天牛角川一帶時,不小心牛角掉在地上鑽入地內,從北向南穿去,形成一條溝,後來人們將二人歇息的那個村莊叫成牛角川。
平順
明嘉靖三年,為反抗明王朝賦役暴政,青羊裏石埠頭人陳卿領導了五萬餘人的農民起義。明朝統治者動用了數十萬軍隊,歷經五年,於嘉靖七年十一月才殘酷鎮壓了農民起義軍。為了加強對青羊里人的統治,明朝統治者於嘉靖八年,割潞城16裏,壺關10裏,黎城5裏,共31裏,在青羊裏設置了平順縣,其意為“剿平逆寇,地方平順”
1.平順縣花園村南側,東西各有一座高山,兩座山從中間截斷,形成一大夾縫。兩座山頂拱夾着一個有千餘立方米的橢圓型巨石,颳大風時,石頭還能不停地搖晃。此石有形成於造山運動時之説,也有天外飛來之説。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拼命追殺劉秀。一日,劉秀被王莽緊追不捨,到了一塊開闊地裏。一老農正在趕一頭牛犁地,劉秀求老農幫其藏身。老農急中生智,將劉秀藏於犁溝,讓老牛卧在其身上。王莽到來問劉秀去向,老農言説:“不知。”喜鵲嘴賤,向王莽示意“使槍扎,使槍扎(嘁喳喳)。”烏鴉飛過,嘴裏正銜一石頭,隨即把石頭放在花園村上兩山尖正中,喊道:“瞎話,瞎話(咯哇)。”騙走了王莽,劉秀得救。從此,劉秀藏身的犁溝之地叫“卧牛地”,烏鴉銜的巨石永世放在了花園村上的兩山尖中,人們取名“鴉銜石”。
2.平順青羊鎮的老馬嶺村,包含着馬趵泉、塌地馱、北界、後家界等自然莊,這些自然莊大都與王莽趕劉秀的傳説有關。據傳説,劉秀人馬逃至馬趵泉,人馬乾渴無奈,劉秀騎的那匹馬就地趵了幾蹄子,突然一股清泉湧出,人馬喝足水後繼續往西跑,就在這時,王莽的追兵已經趕了上來,劉秀想:這個山如果能塌斷,他們就不會趕上來了。正在遐想之中,突然山崩地裂,大山中間塌陷下數十丈深,王莽的兵馬過不去了,從此得名塌地馱;王莽的兵馬無法繼續追趕而退兵,劉秀藉此機會在老馬嶺上睡下休息,因此這個山頂叫成瞌睡腦;劉秀睡覺之前,他劃地為界,東北邊以後家莊為界,南邊以瞌睡腦南山腳為界,因此而得名北界和後家界;當劉秀睡下時,他的馬卧在他的身旁看守了他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當劉秀醒來時,馬已困餓而死,劉秀哭祭之後,將馬埋在山嶺上,並封此山為老馬嶺。
3.在平順石城鎮的東北部邊陲,有一個村莊叫馬塔,傳説王莽趕劉秀時,劉秀的馬跑到馬塔山上,又飢又渴,止步不前,打一鞭踏兩步,一直把山坡上的石頭都踏下了很深的馬蹄印,直到現今山上仍有馬蹄印。可是後邊王莽的追兵追得緊,眼看就要趕上來了,劉秀只好下馬藏身。待王莽追兵過後,劉秀才安全走出來重新上馬趕路。為表示在此地得救的感激之情,他封這個救他生命的村子為“馬踏村”。後因在村中修築起一個八角十二層的磚塔,故將馬踏改為馬塔。
壺關
因古縣治之北有百穀山,之南有雙龍山,兩山夾峙,中間空斷,山形似壺,地勢險要,以壺關口為關,因而得名“壺關”。
1.壺關的辛村有一條溝叫做龍尾溝,傳説大禹在此治水時,水淤不通,他騎着的一條黃龍用尾巴用力一甩,甩成了一條泄洪的水溝。為紀念此事,辛村還建起了大禹廟。
2. 壺關的晉莊有座明光寺,有一天,劉秀被王莽追至此地,筋疲力盡,再也跑不動了,忽然看見前面有座寺廟,但艱難地摸了進去,又飢又餓地昏睡了過去,睡夢中他是又有吃又有喝,霎時酒足飯飽身。一覺醒來,原來是個夢,但身上確實來了精神,抬頭一看,只見老佛爺正在笑咪咪地看着他,劉秀明白這是老佛爺在保佑他。於是他向佛爺拜道:"謝佛爺保佑,劉秀如有出頭之日,一定給老佛爺再塑金身。"説完,劉秀走出寺院,見天已快亮,東方出現一片明光,劉秀讚道:"好一座明光寺啊!"
劉秀登基後,果然整修了廟宇,給佛爺重塑了金身,並賜名"明光寺"。如今,寺廟雖已破敗,但這個傳説卻流傳了下來。
3.二仙本是兩個聰慧美麗的少女,屯留人氏,生母早去世,繼母對她們十分苛刻,時常虐待,但她們仍至孝不二,感動天地,升入仙界。宋朝時,西夏入侵,宋出兵抵抗,大軍路過壺關樹掌境界,宋軍糧草不濟,正在危急之時,二仙扮做農婦送飯于軍中,只一個缽盂,竟供得千軍萬馬。因此,宋徽宗於政和元年(1111)敕封二仙衝惠、衝淑,廟額真澤,如今真澤宮還存有二通宋徽宗的親筆御碑。因為二仙真人的緣故,這個村子被叫做神郊,河被叫做神郊河。在樹掌鎮,與神郊有關的村名還有很多,如神北,位於神郊北而得名;神南,位於神郊之南;上河,位於神郊廟上方,緊靠神郊河;南郊,位於神郊廟之南。
4. 壺關還有兩個村子也和二仙真人有關,一個是福頭村,傳説,二仙真人得道之後,最早看中了小廟嶺的那個地方,但在搬遷途中得知小廟嶺已被土地爺佔去,便在此地大哭了一場,因此得名哭頭,後形成村落,哭字不利,遂改為福頭;另一個是回車村,二仙真人哭了一場之後,便決定搬回原來的住處,在此掉轉車頭,因此便名回車。
5.壺關橋上鄉有個楊家池村,地處太行大峽谷旅遊區,村南岸是懸崖峭壁,絕壁上有個天然洞穴,人稱女妖洞,北宋時期,楊六郎掛帥,前去邊關抵抗遼兵。路經壺關,在此地安營紮寨。楊六郎聽説對面山上有個女妖精,每天吃人肉,喝人血,不由的怒髮衝冠,拔出寶劍領兵殺進女妖洞,那女妖見是楊元帥領兵殺來,嚇得一溜煙跑了。楊元帥把劍插進女妖洞的石縫裏,以鎮妖氣,從此以後,那女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百姓又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人們為了紀念楊六郎的鎮妖功績,就把楊元帥安營紮寨的地方叫做楊家池。在女妖洞的洞口上,還有一道深深的寶劍印。
沁源
因沁河源於縣境西北部的二郎神溝而得名。
1. 沁源的靈空山,也是一處旅遊勝地。靈空山的中心地帶叫做五龍川。傳説五龍川原是蓋海龍王的五個兒子的居住地,五條小龍每日裏在靈空山下的一個大水潭中戲水玩耍,因此叫做五龍池。龍母和它們住在一起,閒來無事,就到靈空山上找聖壽寺裏的老和尚下棋,龍子覺得男女授受不親,有礙仙規,多次勸母,龍母不聽,五條小龍便取五龍池中之水來淹其母,被龍母取手帕將水吸盡,五龍又將南北兩山向龍母和老和尚擠來,龍母取頭上金簪將兩山頂住,化作一條石橋,這就是靈空山的一景:仙橋。
2.靈空山仙橋東北有十八盤,石盤小路,曲曲彎彎,盤盤是景,景景有異,據説那就是龍母為和老和尚下棋,每日往來山道之間走出來的。
沁縣
郭村鎮有個池頭村,説得是天上的事。盛傳中華大地數千年之美麗傳説———牛郎織女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村頭那一汪池水,曾是天上織女洗浴的地方,村中有位柴姓牛郎,偷偷將織女的衣服藏了起來,織女找不見衣服,只好與牛郎拜堂成親,並生下一男一女,後此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便將池頭劃地河,形成天河,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望,只有等到每年的七月初七,由喜鵲搭橋,他們夫妻才能見上一面。
武鄉
故城鎮有個山交村,相傳在晉時,山交村裏有一個叫王質的樵夫上此山砍柴,遇見兩個童子下棋。王質放下斧子從旁觀陣,童子給了他一個棗核大的鮮果。吃了以後,頓覺精神大振。片刻,童子説:“看你的斧把爛了”。王一看果如其説,很覺驚奇。他帶着斧頭回到村中,已無人認識。告知姓名,村人都説數百年前彷彿有此人。王質得道成仙,後人在此山建王仙翁廟。從此此山被世人稱作爛柯山,一直沿用至今。
(2017-09-10)
前言
關於漢中的傳説故事小編一直在搜尋,此次有幸在漢中市文聯找到這本珍貴的書。小編將每日與大家分享一篇,後期還將陸續與大家分享陝南情歌、漢中民俗等書籍的內容,如果您也有此類收藏書籍請於小編聯繫,讓我們把漢中文化挖掘傳承下去。
本文內容來自1984年12月出版的漢中風物傳説
「韓信與酒奠梁」
楊眉 (蒐集整理)
秦嶺山中,留壩縣北,有一個高高的山樑,名叫酒奠梁。為啥叫這個古怪的名字呢?刨起根根底底來,還同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有關連哩。
韓信是江蘇淮陰人,胸懷大志,腹有奇才。他投奔楚霸王項羽,不被重用。原因是他少年時家窮,曾經“乞食漂母,受辱胯下”。他在項羽帳下只當了個小小的執戟郎。由於漢王劉邦軍師張良的一再勸説,他決定棄楚歸漢,身揹着張良贈給的元帥劍,騎着快馬,經關中由北向南,直奔漢中而來。
再説項羽的丞相范增,是一個有眼光有謀略的老臣。他深知韓信腹有奇才,多次保薦,項羽都不聽從。范增實在沒辦法了,就説“大王,你如果不用韓信,就要殺掉他”項羽説:“這是為何?”范增説:“韓信如果被敵國重用了,你我君臣就不得了啦!”項羽冷笑了一聲説:“你這簡直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説畢就拂袖而去。范增又碰了個軟釘子,心中甚是不安。一天,他聽説韓信不見了,派人四處找也沒找到,就斷定韓信是懷才不遇棄楚歸漢了。他急了,馬上派出一支小部隊火速向南追趕,並下了死令:“趕上就把韓信殺掉,以除後患!”
且説韓信一人一騎,沿着陳倉道向南星夜奔馳。他走了幾天的崎嶇山路,登上一個大山樑時迷了路。眼前是一片漫漫山路,莽莽森林;後面已聽到了人喊馬嘶的聲音。他明白,一定是楚兵追來了。正在他走投無路,急得滿頭大汗的時候,附近傳來丁丁的伐木聲。他走進去一看,原來是一個青年的樵夫在伐木打柴。韓信連忙開言問路。樵夫告知了他一條去漢中的捷徑。韓信道了謝就匆匆上路。可是,剛走幾步,他又轉回頭來。樵夫問他:“壯士為何去而復返?”韓信説:“我是被楚兵追趕捉拿的人,你趕快離開這兒。要不,他們要找你的麻煩!”樵夫見韓信的心腸這麼好,就忘掉了自身的安危:“壯士,你就安心上路吧!我乃山野小民,不要緊的。”“那就多謝了。”韓信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又上路了。
不久,楚兵就追了上來。他們見樵夫就盤問。樵夫來了個一問三不知。楚兵先是用金子收買,後來用殺頭想威脅,再就是動手打人。樵夫氣很了,心想:“我光説不知曉也不行。萬一他們從捷徑追了上去,那壯士不就危險了嗎?”於是,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故意指了一條岔道,説是剛才有一個身背寶劍、手牽戰馬的人過去了。楚兵們急忙從岔道追了過去。
天快黑了。楚兵追到一個絕壁下面,走投無路了,又從原來路上回到高粱上。樵夫不見了。楚兵猜出是上了當,受了騙。於是,就地搜索,找到樵夫的家,把他殺害了。
韓信到了漢中,登壇拜將,保定劉邦,逼得楚霸王烏江自刎,打出了漢朝一統的江山。大功告成之後,到淮陰用千金酬謝漂母一飯之恩,更沒有忘掉當年為他指路的樵夫。有一天,他帶領隨從來到無名樑上,準備厚謝恩人。樵夫找不見,一打聽才知道已被楚兵殺害了。於是,韓信來到樵夫墳前進行了隆重的祭奠。他舉起了滿滿的三杯酒,對空遙祭英靈,然後酒灑於樑上揮淚而去。從此,人們就把這個無名的山樑,叫做了酒奠梁。
過去,有一種説法:問路殺樵夫的不是楚兵,是韓信本人,説怕他與韓信指了路,又與追兵去指路。那是劉邦的臭老婆呂雉編下的。呂雉嫉賢妒能,在未央宮中殺害了開國元勳韓信後,引起了舉國上下的憤慨,民心軍心不穩。呂雉就想方設法到處編造韓信的壞話,好證明她殺韓信殺得對。民間代代相傳的酒奠梁的由來,才是真的哩。
明日預告《張騫墓前的石虎》
(2017-09-21)
國慶日的確立
一、18世紀末,為了滿足奢侈的生活,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於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旨在向人民徵收新税。
二、商人、銀行家、律師、作家迫切要求改變封建制度,他們的思想得到廣大巴黎市民的擁護,但是遭到了國王的阻撓。
三、得知消息的巴黎市民開始奮勇起義,並於1789年7月14日清晨,攻陷了代表封建皇權的巴士底獄。
四、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1880年,7月14日被正式確立為法國的國慶日。
國慶日的發展
一、雖然為紀念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這一光輝的日子,曾一度將1789年的7月14日作為國慶日。
二、但1814年封建王朝復辟後,宣佈7月14日為“國恥日”和“殺人犯的節日”。
三、1870年,共和國恢復,1879年,共和黨人成立了政府,議會由凡爾賽遷到了巴黎。
四、翌年6月,法國議會正式通過法令,將1880年7月14日定為法國的國慶節,直至今日。
國慶日的意義
一、法國國慶日是為了紀念1789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推翻了君主政權。
二、其實,這一天不但是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紀念日,也是1790年聯盟節紀念日,還是共和派的長期地下節日。
三、雖然這個節日直到一戰前都未能被所有法國人真心接受,但當時法國國慶節確實發揮了宣傳共和理念、團結共和派人士的作用。
四、時至今日,根據法國的官方解釋,法國國慶節仍同時紀念兩個7月14日,這個雙重紀念不僅指向紀念法國大革命具有象徵意義的兩大事件,也延續了1880年共和派內部不同派別間的微妙妥協。
關於聯盟節紀念日
一、從1790年開始,7月14日,即攻佔巴士底獄紀念日,被定名為聯盟節。
二、巴士底獄和聯盟節聯繫在一起,主要是出於時局的需要。法國外省革命者紛紛效仿巴黎市民起義奪權的行動,不到一年,自發而起的外省革命者控制大片國土,法國面臨着被革命分裂的危險。
三、為了整合這些地方革命行動,巴黎國民自衞軍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倡議全國各地的革命者在7月14日在巴黎集會,以紀念攻佔巴士底獄。
四、這次聯盟節意義巨大,首先是民族統一獲得了勝利。其次是在幾十萬民眾的見證下,國王自願服從法律和民族利益,這標誌着絕對王權的結束和人民主權的奠基。
五、為了紀念1790年7月14日的聯盟節,法國國慶焰火都特意選擇在戰神廣場燃放,埃菲爾鐵塔正好毗鄰戰神廣場,往往被誤解為焰火燃放的理由。
(2017-09-20)
(爆侃網文訊)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南道;宋設京東路,後分京東東、西路;金更名山東東、西路,為山東得名的開始;元設山東東西道;明置山東省,後改山東布政使司;清改山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西漢即有河南郡,為河南得名的開始。唐大部分屬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設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設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後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屬江南東道、淮南道和山南東道;宋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為湖北得名的開始;元設江南湖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為省為湖廣佈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以舊廣州轄地置廣南東路,簡稱廣東路,為廣得名的開始;元設海北廣東道;明置廣東省,後改廣東布政使司;清改廣東省,省名至今未變。
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改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唐屬河北道;遼置東京路;金仍之;元置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司;清設遼東將軍,後改奉天將軍,再改盛京將軍,清末改奉天省;1929民國改遼寧省,為遼寧得名的開始;偽滿復改奉天省,1945收復後仍改遼寧省;建國初分遼東省和遼西省,後合併恢復遼寧省,省名至今未變。
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併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蘇北行署和蘇南行署,後合併恢復江蘇省,省名至今未變。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漢即設雲南縣,為雲南得名的開始。唐為六詔,後為南詔;宋為大理國;元置雲南行省及雲南諸路道;明置雲南省,後改雲南布政使司;清改雲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貴州: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衞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寧夏:以西夏安寧得名。唐屬關內道;宋時屬西夏;元滅西夏後以舊地設西夏行省,不久改寧夏行省,治所為寧夏路,為寧夏得名的開始,後改行省為甘肅行省,遷甘州路。明屬陝西省,改寧夏路為寧夏衞;清改寧夏府,屬甘肅省,並設寧夏將軍;民國初設甘邊寧夏護軍使,後置寧夏省;建國後撤消併入甘肅省,後設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海南:以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省,1988升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唐宋均為化外地;元在澎湖設巡檢司,兼管台灣漁民;明為荷蘭所佔,明末鄭成功收復,設東寧省及承天府;清鄭氏,設台灣府及台廈道,是為台灣得名的開始,並正式稱台灣島,後改台廈道為台灣道;清末設台灣省,後為日佔,仍稱台灣;民國收復,恢復台灣省,省名至今未變。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衞藏,衞即前藏,藏即後藏;後正式定名為西藏,為西藏得名的開始;清設西藏辦事大臣;民國初西藏地方;建國後仍之,後改西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為突厥地;宋時出現蒙古部落;後建元朝,其地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分達靼韃及瓦剌;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後均改省;建國前以今內蒙古東部設內蒙古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新疆:以其為新闢疆土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元明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準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闢疆土而稱新疆(其時貴州新闢疆土亦稱新疆);清未設新疆省,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後改新疆維吾兒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