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為了老區人民的健康——麻力與井岡山的不解之緣

  新華社上海7月16日電(記者王默玲)“有點忙,晚點給你打電話行麼?”麻力好像永遠都在忙。

  63歲的她,距離辭去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黨委副書記的職務已有一年,“這一年,我才真正做了一回賢妻良母。”麻力的語氣中帶着一絲愧疚,她在辭職報告中寫到的一句“對家庭的欠賬太多”也是她告別吉安的最大原因,“雖然離開了吉安,但我會一輩子掛念那裏。”

  (小標題)擦乾眼淚又充滿了幹勁

  江西吉安作為革命老區,轄區之內曾有諸如井岡山、永新、萬安等貧困縣,醫療衞生事業發展滯後。“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疑難雜症想去北上廣但又怕承擔不起。”麻力説,“老區人民看病實在太不容易!”

  2015年12月,由當地政府投資建設、上海市東方醫院全面整體託管的上海市東方醫院吉安醫院正式運營。“一家醫院如何從零開始?絕不止蓋好幾棟房子就可以。”麻力説,“建院之初,我們的劉中民院長就做出了三個承諾——全面整體託管20年、絕不從吉安拿走一分錢、打造一支永遠帶不走的隊伍。”

  缺人!“醫療人才既是我們對吉安的承諾,也是一家醫院的靈魂。”麻力至今仍能想起當年招聘的不易,“地處偏遠,好多醫學院的孩子們不願意來,招來的308個孩子,我們當成寶貝一樣,送到上海進行為期一年零六個月的培訓。”

  住宿、吃喝、分科室、找導師……麻力就像是個大管家,“這麼大費周折的培訓是有意義的,孩子們很快認同了上海的理念和管理模式,我也看到了他們的進步。”

  把老區的孩子們送出去,也把上海的專家請進來。35個副高級以上醫療專家駐守吉安,40餘名學科主任每月在吉安輪值坐診。有的專家不放心遠在上海的老母親,就把80多歲的老人接到吉安同住;有的專家子女放了寒暑假沒人照顧,也來到吉安,在父母上班的時候就留在小小的房間裏做作業。

  麻力説,一間宿舍不足20平方米,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張牀就是全部,巨大的落差讓一些駐守專家難以適應,“很多人和我談心紓解壓力,我安慰他們,但事實上我自己也覺得很焦慮,甚至偷偷哭過,但擦乾眼淚又充滿了幹勁。”麻力説。

  (小標題)家門口就能見到醫療大咖

  “要真正改變老區的醫療生態,就得要有一批人耐得住寂寞,把接力棒一棒一棒地傳下去。”麻力説,“回想在吉安的近六年時間,很多危急時刻都歷歷在目。”

  麻力當時對口聯繫井岡山的醫聯體,“一接到井岡山的電話,我就會很緊張,一定是很棘手的病例。”麻力回憶道,有一天凌晨三點鐘,井岡山那邊打來電話,一位產婦在孩子出生後失血不止,輸血量基本等於把全身的血液都換了一遍,“我當時腦子就嗡了一聲,從井岡山到吉安最快需要40分鐘,我趕緊把相關醫療專家喊起來。”

  產婦一到醫院,第一時間送進已經準備就緒的手術室,“還記得產婦的丈夫撲通一下跪在我面前,抱住我的大腿哭着説,一定要救活他的妻子。”麻力説,“整整五個小時,產婦終於搶救了回來,我懸着的一顆心也落了地。”

  一場場的搶救之後,醫院的口碑漸漸樹立起來,“看病不用去北上廣,家門口就能見到醫療大咖”,老區人民的認可也讓麻力每一個焦慮的夜晚有了意義。

  “記得有一次我從上海回到吉安,從火車站打車去醫院,司機聽到目的地之後,立刻説了句‘這是我們吉安最好的醫院’。”麻力聽過太多人對醫院的讚揚,但唯獨對這個不認識她的司機的話記得最清楚,“他説,這個醫院的專家個個都好,有時候問了特別多問題,專家們仍百問不厭。”

  (小標題)永遠割捨不掉的情和義

  採訪中,從麻力嘴裏最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孩子們”,幾年前一個個招進來的剛從醫科院校畢業的孩子,如今開始成為各個科室、護士站獨當一面的角色,這是令她最自豪的事情。

  “託管20年看起來很長,但其實對於一家醫院來説,積澱的時間還遠遠不夠,這些孩子將會成為吉安醫療事業的寶貴財富,他們終將要拿起上海專家們手中的接力棒,為老區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健康服務。”麻力提起這些孩子們時眼中充滿了神采,麻醉科年輕的住院醫師又掌握了什麼麻醉療法、胃腸鏡專科的小徐學會了無痛胃腸鏡、孩子們獨立完成了多少項科研項目……

  “我説出來你可能不信,最開始院領導問我願不願意去吉安的時候,我説了句‘除非我腦子進了水’。”麻力笑着説,“2013年的時候我已經56歲了,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從零開始打造一家醫院,我懷疑自己還有沒有衝勁和激情。”

  但事實證明,她有。

  “我去到井岡山,看到基層的扶貧幹部、鄉村醫生一身水一身泥的樣子,我就覺得活在世上就該像他們一樣發着光、散着熱。”遇到難事,麻力時常會去井岡山,“不知道為什麼,在那裏就覺得再難的事情也有解決的辦法。”

  如今回到上海的麻力,又被上海市東方醫院返聘為管理專家顧問,一邊照顧忽視了幾年的老伴的健康,一邊又忙於醫院年輕人不斷請教的管理問題。

  “唉,我這個人閒不住。”麻力説,“我與吉安、井岡山的情和義是永遠割捨不掉的,脱貧摘帽之後他們的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好,但只要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還會全力以赴。”(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21 字。

轉載請註明: (新時代擔當作為典型)為了老區人民的健康——麻力與井岡山的不解之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