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要節約彈藥,防止出現副作用。” 5月16日,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在2020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強調。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名譽院長周小川
他指出,應對疫情,中國已經出台了相當多的宏觀政策和金融體系政策,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社會上對金融政策的期望值仍然比較高,提出了希望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加有效的觀點。這些觀點認為,對於受疫情衝擊的中小企業化個體救助應該更加精準,更加有針對性。
周小川表示,他也聽到社會上有一些關於貨幣政策需要改進的意見。比如,有些企業和個體應該獲得金融支持,但是他們沒有拿到,或者説拿到的數量還不夠。有一部分資金在金融機構之間產生空轉,未能充分落實到實體經濟中去。
他也認為,寬鬆的流動性有可能在未來也產生一定的副作用,會有一些“搭便車”的現象。也就是説有一部分企業和金融機構原本自身有一定的問題,已經陷入了困境,“但他們也藉機説這些狀況是由新冠疫情引起的,那麼是不是也應該對他們進行救助?”
新冠疫情和以往的危機不同。
周小川強調,以往的危機是由經濟因素傳導到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引發金融機構出問題,而這次則主要是對中小企業的衝擊,對就業產生影響。
在他看來,過去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的建設以及市場化改革是針對常規經濟運行情況的,也考慮了針對金融危機的情況,但對新冠疫情這種特殊的情況,實際上沒有太多的思想準備和研究方面的準備,因而傳導機制還不夠有效,執行機制還有所欠缺。
對於如何使傳導機制更加順暢,周小川強調,要讓金融市場和金融行業更多地對接財政政策。
他認為,財政政策傳導機制不夠充分有效和順暢。過去主要依靠的辦法是將財政資金層層分解,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發生一些截留、挪用,而我們現有的金融機構應該説和基層還是有緊密聯繫的,因此可以儘可能利用並創新方式,使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於克服疫情。
“我們需要更加能夠接地氣的金融服務。”周小川表示。
他解釋説,在應急情況下,商業銀行第一是要把目標和原則、政策的尺度設計得更加明確、清晰。第二是,設計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市場的激勵機制使它能夠實現得更好。第三是,剛才説的風險承擔機制,特別是最終損失的承擔機制。對於最終損失需要有鑑別,也需要有明確的承擔,包括需要有兜底的政策,這樣能使現有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在抗擊疫情中有更加明確的政策指引,使它們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