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走深走實 資本運作釋放聚合效應

身處改革開放前沿的福建省,國企改革也得風氣之先。近年來,福建省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持續落實落地,以改制上市為主要形式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至2020年12月底,福建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16家,總市值1436億元。省屬企業股權多元化比例達49.6%,其中,與非國有資本混改比例達43.5%,累計引入非國有資本440億元。

吸收社會資本,釋放聚合效應,同時突出主業、突出產業鏈延伸,福建國資國企改革不斷走深走實,並湧現出一批改革典型。近日,記者對這些典型企業進行了深入採訪。

福鹽集團莆田鹽場工人在勞動。資料照片

分批脱鈎劃轉70多家“小零散差”被盤活

2014年1月,福建省國資委監管的第17家出資企業——福建國資公司,重新組建運作。通過“脱鈎、改革、發展”等一系列改革,這家企業在短短六年時間,快速成長為一個資產總額148億元、營業收入185億元的“雙百億”大型國企,讓70多家“小零散差”的國有企業涅槃重生。

長期以來,省級行政機關所辦(屬)企業一直由各部門分散管理,缺乏有效整合,存在監管制度不一、管理不夠規範、風險點較多等隱患。福建國資公司副總經理黃暉介紹,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2014年福建國資公司重新組建負責省級行政機關所辦(屬)企業的接收管理、劃轉移交工作。

經費是借的、辦公室是借的、幹部也是借的。此外,還面臨着大大小小的歷史遺留問題、劃轉企業對改革決心的疑慮等問題。面對困難,篳路藍縷的福建國資公司主動出擊,積極加強與各有關廳局及擬脱鈎企業的溝通與聯繫,分批推動脱鈎劃轉,最終順利完成四批145家省級行政機關所辦(屬)企業的脱鈎劃轉。

“145家企業劃轉過來,賬面好、有產業的我們劃給省屬企業,剩下的留給我們自己。”黃暉介紹説,劃轉後留在公司的一級脱鈎企業共有70餘家,普遍“小零散差”。對於這些企業,福建國資公司沒有簡單採取“關停並轉”,而是在積極處理脱鈎企業各類大小歷史遺留問題100餘起的基礎上,根據企業實際進行分類改革。最終,大部分脱鈎企業取得了較好發展。

福建省恆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由福建省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等原四家福建省商務廳持續虧損企業重組而成。公司成立時,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身經營起步晚、主營業務基本空白、自有資金嚴重不足等重重困難。福建國資公司對幾家公司原有負責人分別談話,讓扭虧信心比較強的服貿公司負責人洪潮領導重組後的恆一公司。

為了在有限條件下找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出路,重組後的恆一班子反覆調研多個行業市場,及時調整工作思路,轉變經營方式,結合自身條件發揮國企資源優勢,以大宗商品經營為突破口,內外貿為輔,當年即由虧損244萬元轉為營收1.34億元,實現利潤51萬元。

恆一集團董事長洪潮介紹説,自成立以來,恆一多次接收劃轉虧損國企,經歷了7次重組整合,經過邊整合、邊發展,一級權屬企業全部實現盈利。2020年,恆一公司實現營收約30.8億元,利潤總額4362萬元,資產總額11.5億元。

工人正在搭建福建水泥九號窯煤均化堆場。資料照片

充分經營自主資本運作“大功”初成

福建國資公司的改革之路是福建省國資國企改革的縮影。多年來,通過混改、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等方式,福建千方百計激發國企活力。

如今位列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第28位的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成立於國企“三年脱困”期,當時成員企業幾乎全線虧損、資不抵債。成立20年來,這家企業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堅定不移推進企業戰略重組,進行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和帶動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不斷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興業之路。

星網鋭捷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的控股企業,2002年,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對星網鋭捷進行收購、增資並完成股份制改造。

“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對經營班子充分信任、授權,除了‘三重一大’事項要報上面審批外,日常管理都由我們經營班子自主決策。”星網鋭捷黨委書記黃愛武介紹,這成為星網鋭捷20年來持續高速增長的有效保障。

在市場充分競爭的電子信息領域,人才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為了吸引留住人才,星網鋭捷大膽採用“員工持股”模式,將企業利益與員工收入進行捆綁,結果大獲成功。黃愛武介紹,星網鋭捷的營收“十三五”末比“十二五”末實現翻番,公司的專利申請數量和軟件著作權數量均名列福建企業前茅。

電子信息產業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對資金需求很大。“十三五”期間,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又通過多元化資本運作,積極探索資本證券化和融資的新路徑、新方法,實現了集團資產大幅增值,提升了融資能力。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該集團持有星網鋭捷、合力泰、福日電子、華映科技、阿石創、福光等多家控、參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達113.39億元,資本證券化率約為192.58%。同時,通過充分挖掘上市後備資源,牽頭組織星雲大數據、福順微、四創軟件、長威軟件等公司申報福建省後備上市企業名單,加速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福建省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持續落實落地,以改制上市為主要形式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16家,至2020年12月底總市值1436億元。省屬企業股權多元化比例達49.6%,其中與非國有資本混改比例43.5%,累計引入非國有資本440億元。

深耕主責主業創新鏈產業鏈加速融合

1月22日,530輛汽車產品出口埃及,拉開了金龍客車全資子公司——廈門金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2021年海外新徵程的序幕。面對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和複雜的國際形勢,金龍公司在2020年逆勢而上,累計向海外63個國家和地區交付8555輛客車,出口量繼續保持客車行業第一。

聚焦主業、創新驅動發展,這是金龍客車深耕海外市場的要訣之一。這家企業從2000年起便啓動了中國客車海外營銷之路,歷經二十年的市場開拓,在境外構建了完善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如今,金龍客車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累計突破11萬輛,成就了享譽世界的民族客車品牌。

實際上,堅持主責主業,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福建國企領域已經形成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福建高速、廈門鎢業、金龍客車、三鋼集團等一批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強的國企品牌。

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從事鎢鉬、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戰略新興產業的研發和生產,並具有領先優勢的福建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鎢材料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國內鋰離子正極材料規模最大,以及全球稀土深加工及應用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

“以創新引領發展,這是我們的定力,是我們認準的道路。”廈門鎢業總裁吳高潮表示,將以推動產業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目標,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新機制,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產業鏈。並以打破國外關鍵材料、關鍵部件的技術封鎖和“卡脖子”束縛為目標,充實各工程中心的建設,擬新建先進塗層研究所等8個研究機構。

按照福建省確定的“打造東南沿海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定位,以及“增芯強屏”戰略部署,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近年來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引領全省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發展路子,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軟件與信息服務三大產業集羣線路清晰。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牢牢抓住創新這個根本,用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政策,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加強創新平台建設,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不斷鞏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副總經理黃舒表示。

“公司成立20年,從沒有脱離過原來設立的方向,下一個五年我們還是聚焦信息與通訊產業的主業。”黃愛武表示,星網鋭捷的核心優勢就是在網絡和通訊,“這個行業已經足夠大,足夠我們發展。”(邰曉安)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72 字。

轉載請註明: 改革走深走實 資本運作釋放聚合效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