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楊凡,金鷹基金任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經濟學碩士,10年從業經歷,歷任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廣發證券自營部研究員,中科沃土基金基金經理等,2019年11月加入金鷹基金,任投資經理,現任金鷹基金任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
近期醫藥板塊持續波動劇烈,板塊投資機會怎麼看?政策擾動影響多大?哪些細分賽道可以重點關注?行業是否值得長期看好?對此,金鷹基金基金經理楊凡跟大家分享精彩觀點。
楊凡表示,長期維度看,醫藥是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同時具備弱週期性與高成長性。跟過往高光時刻比,今年醫藥板塊表現不如人意,主要有消化高估值和政策擾動的原因。未來2-3年,醫藥行業裏創新藥和CXO板塊可以重點關注,包括醫療服務,醫療創新器械都有機會。
以下為文字精華:
1、金鷹基金楊凡:醫藥股具備弱週期性與高成長性
主持人:大家為什麼投資醫藥?
楊凡:從一個長期的維度看,醫藥是長坡厚雪的賽道,從歷史看,醫藥也是一個牛股輩出的行業。醫藥行業有三個明顯特徵:
第一是弱週期性,無論宏觀經濟怎麼波動,醫藥的剛性需求非常明顯;
第二是醫藥行業具有高成長性,一個原因就是人口老齡化加速。此外20年前大家為了解決温飽,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小康社會,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醫療服務需求會提起來;
第三是是醫藥行業高壁壘,很多醫藥公司通過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豐富的產品管線去構建護城河。但是藥品研發特別是新藥研發他需要大量的並且長期的一個資金的投入,而且新藥研發特別是創新藥研發他失敗的概率很高,所以很多資本他不願意去介入到這個行業,所以能看到醫藥行業他的介入門檻高,壁壘高競爭格局也非常好。
主持人:醫藥板塊的分類有哪些?
楊凡:如果按照中信醫藥分類,醫藥行業分七個子板塊,第一個子板塊是化學原研藥,第二子板塊是化學制劑,第三個是中藥,第四個是生物製藥,新冠疫苗就屬於這個板塊。第五個板塊是醫藥流通,包括藥房。第六個是醫藥器械。第七個板塊是醫療服務。
主持人:醫藥各個細分板塊的投資邏輯是怎麼樣的?
楊凡:化學原料這個板塊大致分成三種類型的公司,包括大宗原料公司,特點是做較低端的但是大規模的產品,第二種類型的公司就是特色原料公司,第三種類型公司就是熱門的賽道CDMO公司,長期看第三類CDMO相關公司是具有投資價值的。一個方面是技術壁壘比較高,競爭格局相對比較好,另外其一般是綁定下游廠商,業績穩定性比較強。
第二個板塊是化學制劑,包括仿製藥和創新藥。創新藥是未來我們重點要去關注的一個方向,隨着2015年藥品審批制度推進,國內創新藥浪潮加速來臨。雖然我們國內很多創新藥企業還是處於初級,但是未來國內會向更高的階段去突破。
第三類細分板塊是中藥,未來只有具有消費升級屬性的中藥公司,才具有整個投資的價值。
第四個細分板塊是生物製藥,細分領域非常多,包括疫苗,生命科學上游等等細分板塊。以疫苗為例,未來我們需要關注公司是否有重磅大品種或者是他是否在多聯苗的研發上有一些儲備,或者哪些產品在銷售。
第五個板塊是醫藥流通這個板塊,我總體覺得這個板塊機會不是特別大。
第六個板塊是醫療器械這個板塊,邏輯跟創新藥很像,需要關注的是其在創新醫療器械以及國際化拓展方面能不能有一些突破。
第七個板塊就是醫療服務板塊,比如説眼科,口腔科,體檢、康復、醫美等等。挑選公司關注兩個維度,一個是管理水平高不高,第二個維度是商業模式能不能向全國乃至於全球去複製。
2、金鷹基金楊凡:政策鼓勵創新藥研發
主持人:為什麼醫藥板塊今年頻繁遭遇回調?
楊凡:跟過往高光時刻相比,今年醫藥行業表現確實差強人意。個人覺得背後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消化高估值,經過兩年上漲,醫藥行業很多高景氣個股估值非常高;第二是政策一個擾動或者政策壓制,今年下半年開始每一個月都有政策出台。
主持人:關於政策層面對醫藥板塊影響,藥品臨牀審批這一塊有何影響?
楊凡:政策確實對整個醫藥行業有很大引導作用,比如臨牀藥品審批政策,會引導藥企按照政策或者國際先進經驗去做新藥開發。
我們以今年2021年7月份CDE發佈的抗腫瘤藥物臨牀研發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去做一個文件的解讀和探討,這個徵求意見稿最核心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從患者的需求角度出發,並且新藥的研發必須臨牀價值為導向,這兩個核心指導原則。
2015年以後我們國家開始鼓勵創新藥研發,但是國內產業在發展初期階段有一些亂象,比如對某一個熱點領域大家都一窩蜂的去研發。藥監部門覺得如果這樣下去會對社會資源造成浪費,所以出台這個政策。
主持人:藥品採集,醫保談判政策對醫藥行業有何影響?
楊凡:問題就我們之前剛剛提到了藥品審批政策,是從藥品研發端,去引導我們的藥企和產業界怎麼去做一些藥品研發。剛藥品的談判比如説集中大量採藥,醫保,談判等等,是從藥品上市以後這個政策怎麼去引導的。
其中當2018年醫保局成立以後,集中帶量採購和醫保談判正式進入常態化。而且從過往的我們幾輪談判的結果來看,我自己一個比較大的感受,國家醫保局大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沒有發生變化,它主要是圍繞保基本,擠水分,出創新,這個大的商業原則去開展工作的。
2018年醫保局成立以來,我們經歷了5輪帶量採購,每一論降價幅度是50%-60%這個水平,並且帶量採購的範圍也從以前的仿製藥品到器械,骨科,包括高質耗材,未來可能還會涉及到生產技術,血壓制品等等。
集中帶量採購的範圍,邊界不斷的在打破,範圍在不斷擴大。所以從投資的角度去看,對仿製藥或者是仿製器械耗材的投資難度是增加的,這個需要我們投資者認真去甄別。
醫保局要保基本,所以在仿製藥領域做一些價格降幅,其次我們在談一下醫保目錄的談判,其中主要是創新藥談判,但我覺得總體國家思想還是在促進或者是鼓勵創新藥的研發。從我們以國內今年11月9號的國家最新一輪醫保談判為例,我們最終看談判的結果,其實是相對符合日期或者是略超市場預期的。以PD-1這個品種為例,國產4個PD-1廠家都有新的適應症入圍,並且最終的結果算比較好,費用在10萬塊左右,相關企業都能獲得一個比較合理的或者説相對豐厚的盈利空間。
3、金鷹基金楊凡:後續重點關注創新藥、CXO賽道
主持人:醫藥板塊後續投資機會怎麼看?關注哪些細分領域?
楊凡:雖然今年醫藥行業經歷波折,但行業長期的發展不悲觀。我還是對醫藥行業非常樂觀,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是未來5-10年維度,醫藥行業是一個高增長,增長確定性比較強的行業。根據歐美歷史經驗看,醫藥行業的行業增速一般是國家GDP增速的兩倍,未來國內醫藥行業收入端增速能保持10%左右年複合增長;
第二是關於醫藥行業政策,不管是醫保局集採政策也好,醫保談判一個政策也好,藥品的審批政策也好,其實最終政策出發點是好的,是在保證民生基本用藥需求情況下,希望這個產業蓬勃發展。
未來2-3年角度去看,醫藥行業有幾個板塊還是值得重點關注,比如創新藥和CXO,此外醫療服務,醫療創新器械等都有投資機會。
主持人:展望四季度和明年怎麼看待醫藥投資機會?
楊凡:過去十年醫療服務的漲幅確實遠遠超過其他的細分賽道,達到了1750%以上,背後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們擁有14億人口龐大的人口基數,加上我們有3-4億中產階級全球最大的中產階級基數,就會有醫療服務巨大需求。另外醫療服務公司,很少受政策影響,長期所形成的壁壘或者是護城河,很難因為某個東西的變化把他顛覆掉。
總結就是第一我們國內市場潛力非常大,第二是政策擾動因素比較小,所以最終這個行業能承載出很多大市值牛股。但是醫療服務公司具體怎麼篩選個股,第一個是這個管理層的管理能力到底怎麼樣,這是需要觀察調研。第二個維度就是公司模式全國好不好複製,如果好複製那我覺得它的成長性就毋庸置疑了。如果這個公司具有這兩個標準,我覺得就離牛股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