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量小、派費較低 如何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快遞只送到鎮上,還讓我自己去拿,三天不取就要退回去。”這是不久前,四川資陽市中天鎮的周某在網購衣服時的遭遇。他所在的桂林社區距離鎮上約6公里,雖有郵政網點,但賣家發貨選擇的某民營快遞卻不送達,乘車去取往返需花費8元,他覺得非常不合理。

周某這樣的尷尬在資陽其他地方正以一種“郵快合作”模式得到解決,據資陽市郵政管理局數據,作為全國快遞進村15個市級試點城市之一,試點半年多以來,資陽實現818個建制村通快遞,快遞進村覆蓋率84.94%。

但記者在資陽調查時發現,快遞進村給不少村民帶來了便利,但當地主推的“郵快合作”模式也並非順風順水。在快遞派件量是攬件量數倍甚至上百倍的情況下,派費成為快遞進村“郵快合作”模式的“瓶頸”,雙方的分歧或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快遞從“下鄉”到“進村”增加的成本該誰承擔?

村民網購成習慣

快郵驛站開進村

種植户網銷水果更方便

“有好幾個包裹。”3月30日16時許,資陽市雁江區南津鎮振書村2組的宋素菊來到村裏的快郵驛站,一次性取走5件快遞包裹。她説,自己還不習慣網購,但村裏有了快郵驛站後,家裏的孩子們經常網購,不僅是穿的、吃的,還有大小家電。

振書村在上世紀90年代前曾是一個鄉,集市所在的一條街並不長,距離鎮上八九公里。去年4月,當地郵政公司與中通、韻達等多家民營快遞企業合作,聯合在村上建立了快郵驛站。此前,村裏雖有民營快遞代理點,但“二次收費”讓不少當地村民對網購望而卻步。

“小件每件收三塊,大件收五六塊,有時買的東西才花幾塊錢,這太不划算了。”宋素菊説,那時,家裏人趕場能買到的,都不會網購。“現在能在網上買的,很多都在網上買,所以家裏快遞比較多。”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時有村民來到快郵驛站取走包裹,除了中老年人,也不乏學生。該快郵驛站的管理者王英夫婦是當地人,他們認為,自從村裏有了快郵驛站,部分村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以前買東西基本靠趕集,而今網購逐漸成為不少村民的消費習慣。“從小的生活用品,到大的家電都有,一天派件量少則100多件,多則三四百件。”王英説。

振書村的快郵驛站還輻射南津鎮新添鋪村、凍青鋪村及松林村、元壩村部分組。王英夫婦介紹,村民們除了網購,也有更多種植户開始將自家種植的柑橘等水果,網銷至全國各地。“種柑橘的多,今年一二月份,每天從這發貨的水果都是兩三百件。”王英説,除了水果,春節前後寄香腸、臘肉的村民也不少,有的村民會經常將家裏的土特產寄給在外上班的兒女。

對此,凍青鋪村水果種植户劉大爺感同身受。“每年家裏產的柑橘都有一萬多斤,以前都是商販來收。”他説,“現在,隔壁村就可以寄快遞,距離也只有兩公里多,今年我有一半多的柑橘都是網上賣出去的,收入也多點。”

派費成合作“瓶頸”

“郵快合作”抱團進村

快遞進村增加的費用該誰出?

快遞“下鄉”到“進村”,這“最後一公里”要打通,看似水到渠成,卻並非易事。資陽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王利坦言,鄉村振興需要快遞進村,但一些農村地區山高路遠、地廣人稀、需求不均,增加的運輸和投遞成本難免讓許多民營快遞企業望而卻步。為此,推動郵政與民營快遞企業“抱團合作”,通過倉儲、運輸、分揀、派送的資源共享來降低運營成本,是推進快遞進村的一種較好模式。

“郵快合作就是利用郵政點多線長面廣的優勢,把分撥場地等提供給民營快遞公司使用,統一分揀、運輸和攬投,並在末端建快郵驛站。”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資陽市分公司副總經理、資陽市快遞協會會長賈茂昌介紹,資陽在2019年啓動“郵快合作”後,前期主要針對快遞“下鄉”,在鄉鎮推行。在資陽被納入全國快遞進村試點城市後,“郵快合作”轉型升級,開始向村延伸。截至目前,包括城區的79個,資陽已建立265個末端快郵驛站。“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實現縣級有(處理)中心,鄉鎮有節點(週轉中心),村村有驛站,全面打通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

賈茂昌介紹,民營快遞企業的派費是相對固定的,如雁江從城區到鄉鎮每件派費約0.7元。“7角錢包括從城區運到鄉鎮,然後送到客户手上,除去油費、房租,送到鄉鎮還勉強。”他説,目前民營快遞和郵政合作,郵政替民營快遞代運至民營快遞鄉鎮代理點,每件包裹的運輸費約0.25元,剩餘0.45元給代理點。但“進村”,又遠又散,成本必然增加。因此,郵快雙方在合作升級中,目前談的價格是從0.7元增至1.3元左右。

“‘郵快合作’的兩個原則是不損害(民營)快遞公司的既得利益、不破壞行業價格體系。”賈茂昌説,針對快遞“下鄉”到“進村”每件增加約0.6元成本,他們提出的思路是“政府補一點,郵政出一點,快遞公司擠一點”來解決。

賈茂昌還透露,在快遞進村的“郵快合作”中,目前主要是郵政免費試點,在部分村通了一些,但增加的派費成本已成為雙方合作的“瓶頸”,至今仍未談攏。因為,民營快遞企業總部給縣級加盟公司的派費較低,除去運轉成本,利潤很低甚至虧損,這需要民營快遞企業總部的支持。

“沒有總部的支持,我們要進村都是虧,一年至少虧50萬。”某民營快遞品牌樂至縣代理點負責人表示,在四川,快遞是以派件為主,總部給縣級加盟代理點的派費每件不到1元,除去省公司到樂至的運輸、分揀和場地成本0.38元左右,縣城到鄉鎮的派費只剩下0.6元左右,快遞進村如果只擠壓末端,根本無法推進。因而,資陽“郵快合作”在快遞“下鄉”到“進村”所增加成本的分攤問題上,談了多次也未談攏。

解決之道

短期內降本增效

長效可持續發展需要與產業相結合

根據計劃,資陽預計在今年6月將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今年內建成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實現“村村有驛站”。那麼,在推進快遞進村“郵快合作”中,又如何解決當前遭遇的“瓶頸”問題?如何保證快遞進村後的長效發展?

賈茂昌表示,針對目前快遞進村派費成本增加這一“瓶頸”問題,除了向政府申請補貼,郵政貼一些外,他們也將向上彙報,爭取民營快遞企業總部的支持。“此外,在去年5月建成郵快合作示範產業園,多家快遞品牌入駐的基礎上,我們打算用上自動分揀機,通過共倉共分共配等措施,降本增效。”賈茂昌説,同時,他們還在快郵驛站疊加小商超、金融等普惠公共服務,讓快遞進村後能多一些生存空間。

快遞行業多名從業人員則認為,從各地實踐看,優化分揀、運輸等降本措施在短期內有助於快遞進村的推進,但並非長久之計。“快遞也必須與產業相結合。”賈茂昌説,在農村培育形成快遞+產業,讓消費品能下鄉,農產品也能進城,才能讓快遞進村後留得下來。

“政府補貼,可以把基礎設施建好,但這不是長效發展之計。”王利介紹,在安嶽檸檬、雁江柑橘等農產品銷量增加的情況下,資陽整體的派攬件比例在3:1和4:1之間,但地區差異很大。為此,資陽在推進快遞進村的“郵快合作”中,必須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農業農村、交通運輸等多部門參與,在農村培育出自己的產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並搭載鄉村客運村村通的“金通工程”等平台。“快遞進村後要長效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東西賣出去才行。”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姚永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2 字。

轉載請註明: 業務量小、派費較低 如何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