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個險渠道增長持續乏力,重拾銀保渠道成為不少險企的選擇。6月6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21年銀行代理渠道業務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1年人身險公司銀保業務保費依舊保持萬億規模,超過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總量的三分之一,新單及期交業務雙線增長。
不過,有保費、沒價值,長久以來銀保業務難以擺脱低價值魔咒,如何既要有保費規模,也要有產品價值,是行業需要持續探索的問題。
銀保渠道持續回暖,保費規模佔據人身險公司三分之一
當前人身險公司個險渠道整體承壓,保費增長乏力,與此同時,一直被視為低價值的銀保渠道保費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在各渠道間保費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新單及期交業務實現雙線增長。
根據《報告》,2021年人身險公司銀保業務全年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990.99億元,同比增長18.63%,呈現連續四年增長態勢。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人身險公司保費收入總量的三分之一,業務佔比同比上升3.73個百分點。不僅保費規模擴大,行業還實現了新單與期交業務的同步提升,2021年84家人身險公司共實現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7040.86億元,同比增長15.05%。
對於銀保渠道回暖、保費持續增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保險研究所研究員張俊巖分析表示,銀保業務快速增長説明當前渠道對保險經營仍然很重要。近幾年個險渠道持續受到疫情影響,加上傳統壽險營銷模式的一些弊端,展業受阻,而銀保渠道經過監管部門引導業務結構調整後經過陣痛期,保費增長較快,一方面不少保險公司將銀保渠道放在重要位置推動發展,另一方面存款利率走低也增加了儲蓄型險種對部分客户的吸引力。
從業務類型來看,長期險業務的保費收入主要來自壽險,佔全年新單原保險保費收入的98.67%。在主銷產品中,增額終身壽險產品佔據銀保市場絕對主流地位。
《報告》顯示,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具有的資金靈活度高、用途多樣的功能,使其在競爭中脱穎而出,終身壽險佔據期交產品年度銷量前十中的七席。躉交產品銷售量前十的產品仍以分紅險和萬能險為主。某壽險公司分支機構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銀保渠道長期被部分險企視為“擴規模”的利器,加之受銀行的展業環境影響,所以銷售產品多為儲蓄替代型產品,輕保障、高返還,這也導致該渠道產品內涵價值較低。
頭部險企積極探索高內涵價值發展路徑
長久以來,銀保業務難以擺脱低價值的標籤,不過,行業也在積極探索銀保渠道內涵價值發展路徑。《報告》指出,2021年多家保險公司圍繞高內涵價值銀保合作模式進行了探索。
具體來説,國壽壽險堅持規模與價值並重的渠道定位,持續推進渠道健康發展。中國平安提出 “新銀保”的理念,並與平安銀行協助打造平安銀行新優才隊伍。新華保險持續建設隊伍、深耕網點,帶動產能提升,提高經營效率,實現銀保渠道良好發展。友邦集團入股中郵人壽,經雙方集團合作,將受益於中國戰略互補的分銷渠道和客户羣所帶來的潛力。
對於各家公司的銀保渠道探索,張俊巖表示,銀行與保險公司面對的客户羣體有一定的共性,具備相互融合、資源互補的基礎。銀保業務要實現健康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在充分理解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基礎上,銀行可以參與保險產品開發,使產品集保障性、儲蓄型等於一體,以充分滿足客户對金融服務整體方案的需求。
不過,雖然銀保渠道重新被重視,但禁止保險公司在銀行駐點銷售仍將持續。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4月15日,《人身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發,該意見稿較2021年11月的版本改動較大,此前被業內期盼的“允許保險公司在銀行駐點銷售”一條被徹底刪去。
駐點銷售短時間內難以實現,銀行和保險未來該如何開展深層合作?張俊巖表示,從國際銀行保險的發展經驗來看,銀行保險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協議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和併購等,如果能夠形成有效的文化認同與風險隔離,我國銀行和保險業未來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北京商報記者 陳婷婷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