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 | 順豐同城赴港IPO,3年虧掉15億,成本重壓待解
順豐已正式邁出拆分上市的腳步。
除了順豐控股(002352.SZ)、順豐房託(02191.HK),2021年6月30日,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同城”)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申請書。
據艾瑞諮詢報告,預計2024年,中國即時配送服務行業的年訂單量將進一步增至643億單,2020年至2024年複合年增長率為32.3%。
作為行業巨頭,順豐同城有較大潛力,但在其積極尋求上市的背後,仍需面對盈利艱難、成本壓力巨大的問題。
營收節節攀升
虧損不斷擴大
順豐同城成立於2016年,最初為順豐控股集團旗下的一個獨立業務部門。2019年6月,順豐同城才正式註冊成立為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股本總額為1.6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1年5月31日,順豐同城累計服務品牌客户超過2000名、註冊商家超過53萬名、個人註冊用户超過1.26億名,註冊騎手超過280萬名,網絡覆蓋了中國超過1000個市縣。
2018至2020年,順豐同城的訂單總數分別為7980萬筆、2.11億筆、7.61億筆,複合年增長率為208.7%。隨着營業規模的擴大,順豐同城的收入也不斷提升。2018至2020年,順豐同城收入分別為9.93億元、21.07億元、48.43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毛利潤與淨利潤持續虧損。2018至2020年,公司毛利潤分別為-2.3億元、-3.36億元、-1.8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28億元、-4.70億元、-7.58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額超過15億元。
調整後,淨利潤虧損額仍然分別達到3.28億元、4.58億元、6.05億元。
作為勞動密集型公司,導致順豐同城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其高額的人力成本。2018至2020年,公司人力外包成本及僱員福利開支分別為11.98億元、23.77億元、49.21億元,佔營業成本比例分別為97.8%、97.3%、97.8%。
儘管如此,在未來,順豐同城還需繼續提升配送能力、開發新服務、擴大現有市場並打入新市場,繼續鞏固、創新技術底盤,很可能導致公司成本繼續增加。
業績依賴大股東
“規模越大,虧損越多”,並不是順豐同城獨有的問題。
順豐同城招股書中稱,根據艾瑞報告的資料,按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12個月的訂單量計,順豐同城已快速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市場份額為11%。
而已在美股上市的達達(DADA)則在財報中披露,2020年,達達集團全年營收為5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其中,達達快送平台營收34億元;京東到家營收23億元。
2020年,達達快送平台配送訂單量為11億單。根據艾瑞諮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京東到家蟬聯中國最大的本地零售商超O2O平台,市場份額由2019年的21%增長至25%;達達快送在中國社會化同城配送市場份額中持續位居第一,市場份額由2019年的19%增長至25%。
達達的收入和訂單數均超過順豐同城,虧損額同樣超過順豐同城。2020年全年,達達淨虧損17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淨虧損7.1億元,同比擴大60.66%。
另一方面,達達依賴大股東的問題,順豐同城也未能倖免。
順豐同城招股書顯示,2018至2020年,順豐同城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67.7%、67.1%及61.2%;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2.7%、19.4%及33.6%。
招股書同時披露,順豐同城與其控股股東順豐控股,訂立了同城即時配送服務合作框架協議。2018至2020年,該協議下的交易產生的收入分別佔順豐同城總收入的約2.88%、9.31%及33.46%,公司業績對大股東較為依賴。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陶玥陽
編輯 鄧凌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