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GDP破110萬億,2022年中國經濟還能當世界“火車頭”嗎?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題:GDP破110萬億,2022年中國經濟還能當世界“火車頭”嗎?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2021年,中國經濟超預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1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2022年,面對不斷加大的下行壓力,中國還能繼續扮演世界經濟“火車頭”的角色嗎?17日,在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會”上,多位專家認為,2022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仍有五大支撐。
其一,基建投資有望明顯加速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此間表示,需求收縮是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2022年要擴大內需,除釋放消費潛力外,還有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投資。
2021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僅增長0.4%。姚景源認為,基建包括高鐵、高速公路、大江大河治理、農田水利設施、城市交通建設等各個領域,是過去增長的重要來源。以往中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能達到20%以上,但去年如果考慮物價因素,基建投資為負增長。
他認為,今年中國將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一些重大項目,提前佈局,這就能推動需求從收縮轉向擴張,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這一跡象已經顯現。去年下半年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加快,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下達進度,“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點項目陸續啓動,“兩新一重”項目有序建設。
其二,新的減税降費或開啓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在論壇上表示,今年財政支出仍將保持一定強度。財政赤字、地方專項債等還會保持一定規模,政策不會搞急轉彎。此外,今年還會實施新的減税降費政策,減輕市場主體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其三,貨幣政策自主空間較大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今年中國貨幣政策會堅持“穩字當頭、以我為主”。除了一些機構性工具,比如:直達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貸款、區域發展、綠色發展等會繼續使用外,同時今年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總量工具,如:降準降息。中國和其他主要央行比起來是少數貨幣政策處於正常狀態的經濟體,所以正常的貨幣政策是中國的“資產”而非“負債”。
他認為,2022年中美貨幣政策進一步分化不會掣肘中國“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操作。這一次應對疫情暴發,中國貨幣政策是“先進先出”,民間貨幣錯配有比較大的改善。“8·11”匯改以後人民幣匯率提高,彈性增加,所以市場主體對人民幣匯率漲跌適應性、承受力都大大增強,這也為自主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其四,RCEP或成中國貿易穩增長重要支撐
2021年中國外貿表現強勁,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在此間表示,展望2022年,中國外貿挑戰和機遇並存。
挑戰方面,張建平稱,當前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加之,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國際海運費高企,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的因素,讓2022年外貿運行面臨不小壓力。
不過,他表示,今年年初《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正式生效,這個全球超大規模的一體化市場,勢必會帶來龐大的貿易創造效應、投資增加效應和就業增長效應,會對中國的貿易穩增長髮揮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其五,房地產市場仍有潛力
2021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快速降温,投資、銷售等多項指標累計增速不斷收窄。房地產是否仍有增長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房地產未來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的潛力很大。從總量上看,房地產規模或仍有增長。一些人口流入城市的住房需求仍會繼續增加。此外,質量上也會提升,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達40平方米,但是配套、環境、服務還有很大差距,需要提升。
另外,一些熱點地區,青年人和新市民的租賃住房需求等會逐漸得到滿足和優化。總體上來看,由於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所以房地產未來仍有潛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