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李 萌 於超凡 陳欣】 13日至14日,歐盟27個成員國的外長和防長在法國西北部城市佈雷斯特舉行非正式會議,主要議題包括討論歐盟“戰略指南針”草案、發展“更平衡的對華關係”等。在立陶宛正極力想將歐盟綁上自己與中國對抗的“戰車”之際,歐盟會如何“審視”對華關係?美國政治新聞網14日稱,歐盟國家的部長們討論了“中國對部分成員國施加的巨大政治、經濟和商業壓力”,然而除了激烈的言辭,他們很難採取實際行動。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表示,儘管歐盟要團結一致,但中歐整體政策議程不應受到顯著影響。“歐中不應對立,更不應對抗。”13日訪問中國的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這樣説。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表示,在處理立陶宛等問題上,法國等歐盟國家面臨一個考驗:如何在是非曲直和親疏遠近之間取得平衡。
擬出台防務文件
這是法國今年1月1日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後,首次主持舉辦歐盟外長和防長會議,會議地點佈雷斯特設有海軍集團、泰雷茲集團等法國軍工巨頭的工廠或公司。歐盟27國外長和防長聚焦如何在國際舞台建立一個更加“自主”的歐洲,具體議題包括商議“戰略指南針”草案、歐盟東部鄰國局勢、更平衡的對華關係以及調整歐盟與非洲聯盟的夥伴關係等。
“戰略指南針”被外媒稱為歐盟“防務白皮書”,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主持起草,被外界解讀為旨在應對中俄威脅。據《法蘭西西部報》14日報道,法國國防部長帕麗表示,制定“戰略指南針”將有助於歐盟整合戰略力量,“很長一段時間,歐洲是一支被忽視的力量”。
據法媒報道,“戰略指南針”羅列出歐盟面對的新挑戰,並對其應對方式進行審視,提出在危機時刻快速動員並部署5000人部隊、對威脅進行辨認並分級、強化軍工業合作等措施。“全歐洲”網站披露説,這份文件圍繞危機管理、戰略工具箱、能力建設和夥伴關係這四大議題進行闡述,其最終文本預計將在今年3月的歐洲理事會會議期間通過。
不過,歐盟成員國對於如何協調共同政策以及北約和美國在歐洲安全問題上的角色看法不一。法國《電訊報》13日的專欄文章稱,歐盟成員國正在佈雷斯特研究其最喜歡、也是最具爭議的議題——防務,它們之間存在各種分歧,尤其是“態度堅定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法國和持中立態度、不太關心防務問題的德國”之間要達成共識,難度很大。
歐盟團結受考驗?
據德國《商報》報道,在14日的會議上,歐盟成員國的外長們談及“中國對部分成員國施加的巨大政治、經濟和商業壓力”。根據法國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此次會議還討論了中國如何在多邊體系內“推廣模式”以及歐盟應該如何應對。
《商報》稱,由於立陶宛以“台灣”為名設立“代表處”,中國大陸“反應激烈”。文章聲稱,部分來自立陶宛的貨櫃可進入中國特定港口,但其他港口又 “完全封鎖”,立陶宛有時候還會被中國海關除名。有歐盟外交官認為,中國的這些措施會影響整個歐盟內部市場,因此“無法接受”。針對所謂中國海關“封鎖”立陶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就表示,中方一貫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行事。
歐盟被綁上對華“戰車”,顯然是立陶宛希望看到的。在英國《金融時報》13日刊登的專訪中,立外長蘭茨貝爾吉斯説,針對中國施壓立陶宛,歐盟必須“堅決對抗”。“中國正在考驗歐盟團結”,美國政治新聞網14日稱,中國與立陶宛的糾紛被提上歐盟議程,在此次外長會議上,歐盟計劃公開表達對立陶宛的支持。法國《回聲報》提到,法國計劃在此次會議上加速推動歐盟委員會去年12月提出的“反脅迫工具”,它將賦予歐盟委員會迅速作出反制的權力,以阻止第三國通過採取或威脅採取影響貿易和投資的措施,來對歐盟成員國進行施壓。但據外媒此前報道,瑞典、捷克和愛沙尼亞對“反脅迫工具”的必要性提出疑問。學者:歐盟正極力協調對華立場
瑞典外交大臣林德14日説,完全支持立陶宛,但美國彭博社稱,並非所有人都相信,歐盟會共同展現一個足夠強硬的姿態。有消息人士稱,近日有至少一個歐盟成員國對德國政府説,後者在立陶宛問題上的表現“過於膽怯”。
政治新聞網稱,法國總統馬克龍曾明確表示,相關緊張局勢不應掩蓋中歐整體政策議程,“我們要團結一致,但也要推進中歐討論的議題”。
1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在江蘇無錫共同主持第二十二次中法戰略對話。雙方一致認為中法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有着相同或類似看法,對加強雙邊關係有着共同期待。“歐洲將繼續堅持戰略自主,歐中不應對立,更不應對抗,而應進一步增進互信、推進合作,繼續做高標準的合作伙伴。”博納表示,“法方理解涉台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將恪守一箇中國原則。”
“上述一系列事態表明,歐盟內部的對華政策存在差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有些國家比較偏執,比如立陶宛,但也有想要同中國發展關係的國家,“如今,這種差異更加公開化”。
崔洪建認為,歐盟正極力協調對華立場,尋找一個“平衡”,比如,此次外長會議涉及所謂“中國施壓”的話題,其實是因為立陶宛提出來了,而法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需要予以回應。“法國等歐盟國家目前面臨的一個考驗是,如何在是非曲直和親疏遠近之間達成平衡;它們不能指責立陶宛,也不能一味順着它;不能讓立陶宛這樣的歐盟成員國產生不信任感,也不能因此影響與中國之間的整體關係”。
有分析稱,立陶宛政府如今熱衷炒作“中國威脅”,也是在轉移視線——越來越多的立民眾對政府不滿。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台報道,13日立政府在議會大廈舉辦“自由捍衞者日”紀念活動時,數百人舉行抗議,要求政府下台,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的演講幾乎被口哨聲、噓聲掩蓋。這些示威者主要反對的是立政府的防疫政策。
立陶宛事件,“測試案例”?
布魯塞爾公共事務網站13日刊文稱,歐盟迄今一直在努力平衡與中國的關係,在一些領域展開合作,在另一些領域成為競爭對手。但是,如何實現這一平衡取決於各成員國的做法,以及歐盟政策部門之間的協調。
而在德國《柏林日報》看來,歐盟也必須知道自己在中美髮生衝突時如何應對,此次立陶宛事件可以成為一個“測試案例”,因為這個波羅的海國家與中國之間的糾紛遠不只是“口水戰”,其本質是美國支持立陶宛的行為。
對於中歐關係今年的走向,崔洪建分析説,中歐之間的“疙瘩”仍然沒有解開,但經歷去年一系列交鋒後,雙方對彼此的底線有了一定認知,關係不太可能像去年那樣出現明顯的惡化趨勢。他認為,在一些與中國有分歧的議題上,歐洲在口頭上或許會比較強硬,“但我們也要區分‘説強硬的話’和‘做強硬的事情’”。崔洪建提醒道,歐盟要吸取去年的教訓,在表態和採取行動前有一個“合理的預期”,要避免對中歐關係造成實質性損害。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李 萌 於超凡 陳欣】
閲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