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信證券2020年下半年銀行業投資策略:長邏輯改善 短邏輯修復

由 希學英 發佈於 財經

下半年宏觀金融條件有利資本市場。銀行讓利實體成為今年核心問題,我們認為短期影響EPS但長期利好BVPS。銀行板塊長投資邏輯改善,衡量風險週期進程的“問題資產被解決的程度”正在好轉,意味着長週期視角下的風險週期步入尾期,有利長期估值提升。短投資邏輯修復,影響未來息差和風險結果的前瞻性指標——政策預期及經濟預期,已經開始修復,有利投資情緒轉暖。當前時點,建議以絕對收益配置思路操作。

宏觀金融條件判斷:貨幣活化,資本市場樂觀。

1)貨幣政策重心由“緊急應對”轉向“常規操作”,信用投放料將樂觀。預計2020年全年社融增量31萬億以上(增速12.6%),政府 大基建、房地產和小微投放合計佔比80%。

2)貨幣活化效應增強。預計今年M2增速10.5%以上,企業經營與投資活動恢復或使M1增速抬升至7%以上。

3)權益市場樂觀條件正在強化:經濟修復,金融總量樂觀,宏觀指標指向權益市場修復。

息差展望:預期趨穩。

建議辯證看待讓利、息差與估值的關係:

1)預計年內息差仍將走低。前期已調降LPR發揮作用,疊加存量貸款切換定價方式,預計全年息差走低6-9bps;受益同業負債成本降低的中小行息差表現更具韌性。

2)預計息差讓利空間收窄。以(息差-不良率)衡量的風險回報顯示,國內四大行絕對水平0.72%,低於美國(2.07%)、中國香港(1.13%)和歐洲(0.96%)的頭部銀行,表明不調降負債成本和不改變風險分佈的降融資成本,實際空間有限。

3)我們認為,EPS讓利有助BVPS穩定。短期利潤表雖有影響,但給企業經營恢復及銀行資產質量預留更大空間。

資產質量演繹:財務滯後反映,經濟恢復有利改善。

上半年信用風險預期有所惡化:消費性和週期性行業受疫情衝擊,一季度上市銀行關注率有所增加(環比 11BPs至2.34%)。銀行應對風險能力強:這是由於對公客户90%以上屬大型國企業,批零、住宿餐飲等佔貸款比在5%以內;普惠雖不良率高但貸款發放模式多為抵押類(目前中小行信用貸佔比僅8%);信用卡與居民收入高度相關,穩就業增居民收入有利下半年趨穩。雖報表賬面指標受延期還本政策、財務規則等影響料仍將走高,但經濟恢復有助風險預期改善。

板塊投資邏輯:長邏輯改善,短邏輯修復。

1)長期視角:2015年以來銀行增量資產向“系統性無風險領域”傾斜,這拉長了資產久期,也拉長了風險週期。衡量風險週期進程的是,問題資產被解決的程度:2019年末上市銀行撥貸比(3.1%)接近不良 關注率(3.9%),兩條曲線接近意味着風險週期步入尾期,是長期估值提升的動力。

2)短期視角:今年上半年銀行板塊負面因素在於:金融讓利實體降低息差、疫情衝擊不利資產質量。預計息差和風險財報數據仍滯後反映,但影響未來財報結果的前瞻性指標——政策預期及經濟預期,已經開始修復,有利下半年投資情緒轉暖。

投資策略:運用配置策略,靜待催化劑。

目前機構持倉創歷史低位(Q1基金的銀行股倉位3.23%),同時板塊平均股息率4.44%,疊加估值修復可能,絕對收益空間顯著,建議運用配置思路操作。尤其需要關注如下催化劑的出現:1)經濟修復;2)利於銀行的金融政策;3)穩定的財報數據。

個股配置主線:1)阿爾法邏輯,底倉思路,即優選具備特色商業模式及可持續客户、業務模式和盈利趨勢的銀行,如招商銀行、常熟銀行、平安銀行;2)貝塔邏輯,以受益行業風險預期修復的低估值高彈性銀行為彈性品種,如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光大銀行、杭州銀行;3)港股關注股息率較高、具有流動性優勢、盈利穩定的公司,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郵儲銀行。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