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行、市場震盪,加大了保險資管取得預期收益的難度。因此,不少險資加速在基建等另類投資上尋求突破。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資金應成為“新基建”的基石投資者和價值發現者。中國證券報記者從部分險企瞭解到,險資近年來積極與基建項目對接,不少已加強“新基建”領域的佈局。
險企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長遠來看,“新基建”是未來國內投資的重點,與保險資金期限和規模契合的項目如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等,具有穩定收益、期限較長的項目,是險資關注的重點。
對接實體經濟
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從多位保險資管人士瞭解到,險企投資端受利率下行、市場震盪等因素影響,取得預期收益的壓力增大。一些險資在探索權益投資多元化之外,發力基礎設施項目、未上市股權投資等,試圖在另類投資上尋求突破,同時也為支持實體經濟開拓更多空間。
國壽投資戰略規劃部指出,通過另類投資,險資得以實現與實體經濟的直接對接,可以建立起中長期投資收益的優勢。
新華保險資管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十分重視另類投資,主要以債權模式投資另類項目,近年來年均另類投資規模達500億元。”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數據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接近2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近5%。從配置結構看,另類投資等其他投資7.4萬億元,佔比近四成。
在險資的另類投資中,基建投資是重要一環。數據顯示,4月16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註冊債權投資計劃共33只,合計註冊規模625.5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23只,註冊規模508.2億元,佔據大頭。
瞄準“新基建”
中保登總經理袁平海近日表示,應同時發揮好保險資金的新動能挖潛作用和新風險削填作用。從產業投向看,保險資金應成為“新基建”基石投資者和價值發現者。截至4月,保險資金通過在中保登登記發行的債權投資計劃,對“新基建”的投資達到1650億元。
新華保險資管相關人士表示,城際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和大數據中心等對險資較有吸引力。這些基礎資產具有建設期長、投入資金量大、未來現金流和收益穩定等特點。這與保險資金的久期、負債及收益的特點匹配。對於壽險公司,未來醫療健康養老項目也是與公司主業有較強互動的行業,該類資產也可定義為“新基建”。
“長遠來看,‘新基建’是未來國內投資的重點。”該人士説,“我們將通過金融產品的設計,結合股權、債權和夾層投資的方式積極參與上述投資。”
部分項目已落地
在挖潛經濟新動能、投資“新基建”方面,不少險資已經開始行動。
新華保險資管相關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公司近期以債權的方式投資了IDC項目(大數據中心)及部分城市的軌交項目。
“這類項目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近期發行的一款景星產品,間接支持了國內民營企業在IC和人工智能基礎領域的投資。”上述相關人士表示。
平安資管人士此前透露,將會加大在“新基建”領域的投入力度。未來將會把投資視野向5G、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等領域延伸。
記者從國壽資產相關人士獲悉,“服務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增長新動能;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助力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提升及城鄉協調發展;服務國家區域戰略,推動經濟社會優化佈局;服務國家產業佈局,助推經濟轉型升級”,近年來一直在其投資主題中。
上述人士介紹,雖然該公司暫未公開提及投資“新基建”,但近年來持續加大清潔能源領域投資佈局,初步形成了包括北方通道、中部通道和南部通道的區域覆蓋,水電、核電及光伏太陽能的多類型清潔能源投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