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英國能源轉型之路非坦途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財經

  政府頻繁更迭、政策反覆、烏克蘭危機造成的能源危機、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巨大的資金缺口等諸多因素,決定了英國能源轉型之路絕非坦途。2019年以來發布的一系列能源轉型計劃和能源安全戰略恐將因此受阻。

  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傑里米·亨特日前向議會提交秋季預算案,推翻了引發市場動盪的前任政府推出的大規模減税措施,並宣佈在未來幾年內提高税收、減少財政支出。其中,對能源公司徵收暴利税一項備受市場關注。分析人士認為,政府頻繁更迭、政策反覆、烏克蘭危機造成的能源危機、嚴重的通貨膨脹以及巨大的資金缺口等諸多因素,決定了英國的能源轉型之路絕非坦途。2019年以來發布的一系列能源轉型計劃和能源安全戰略恐將因此受阻。

  英國能源轉型之路始於上世紀50年代。當時,一系列嚴重的空氣污染事件促使英國開啓了以“減煤”為核心的能源轉型。經過近70年的努力,英國能源結構出現了重大變化。2019年6月,英國新修訂的《氣候變化法案》生效,明確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英國化石燃料發電的比例下降至45%左右。2020年,英國又出台《綠色工業革命10點計劃》,加大風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然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及烏克蘭危機導致全球能源市場震盪,歐洲經濟遭到重創,能源供應緊張、價格暴漲、成本驟增等難題凸顯,英國面臨“尋求能源獨立”和“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雙重壓力。

  以上因素直接促成了今年4月出台的英國能源安全戰略。根據該戰略,英國將大力開發海上風電項目,擬實現到2030年50吉瓦(GW)的海上風力發電能力。英國政府還擬開發多達8個核反應堆,力爭到2050年核電發電量達到24吉瓦時,約佔英國預計電力需求的四分之一。該計劃還包括10吉瓦時的低碳氫發電量,其中至少一半將來自綠色氫發電。除了新能源,英國政府還表示,為減少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將擴大北海油氣開發,今年秋季為北海的新油氣項目發放許可證。

  但無論是英國能源轉型計劃,或是能源安全戰略,都是立足中長期目標設定的。在如今能源供求嚴重失衡的局面下,這些政策顯然遠水解不了近渴。

  英國官方數據顯示,英國10月份通脹率高達11.1%,今年的平均通脹率將達9.1%。另外,英國天然氣公司10月底警告稱,英國的天然氣庫存只夠用9天,而英國約40%的電力來自天然氣發電。2021年英國17%的天然氣是以液化天然氣形式進口的,若按西方對俄製裁要求,擺脱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英國必須立刻尋找新的液化天然氣進口渠道。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政府希望與美國達成每年100億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氣供應協議,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私營公司設定的條件。此外,英國還需要尋求從挪威和卡塔爾等國進口天然氣,以確保供應鏈安全。國際能源署指出,如何兼顧短期和中長期目標,化解地緣政治帶來的能源安全風險,合理把握轉型節奏,對英國政府來説是個巨大考驗。

  較長的建設週期和巨大的資金缺口是英國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戰略的又一瓶頸。英國海上風電項目從規劃許可到全面運營大約需要5年時間,未來作為低碳能源重要組成部分的核反應堆的建設週期更是長達10年,且費用昂貴。這也是英國財政部推出新預算案的重要動因之一。根據新的預算案,英國政府將對能源公司徵收暴利税,並縮減約550億英鎊的開支,同時減少此前承諾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補助。有測算顯示,完成該計劃所有目標需要120億英鎊的政府投資和360億英鎊的私人投資。但英國媒體和相關研究機構預測,真正的投資額肯定會遠超此數。一方面,在當前嚴重的通脹情況下,投資金額必然會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很多潛在投資未被計算進去,例如支持50吉瓦海上風電大規模電網建設及儲能技術的投資等。

  英國著名能源貿易組織RenewableUK警告説,未來10年,英國新風電場和供應鏈建設預計需要吸引1750億英鎊的投資。而新預算案宣佈從明年1月到2028年3月向可再生能源發電商徵收45%的暴利税,此舉將嚴重阻礙可再生能源新項目的引資能力。該組織首席執行官丹·格瑞爾還對可再生能源公司的不公平待遇提出異議:“暴利税應該針對賺取鉅額利潤的能源部門,政府卻將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税率設定在25%至35%的較低水平。而且,可再生能源發電商不會獲得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投資者同等的投資補貼,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許多可再生能源發電商簽訂了長期的固定價格合同,根本不能賺取超額利潤。目前的可再生能源支持機制和差價合約正在提供比任何其他系統都便宜的電力,這才是政府應關注的正確模式。”

  來自環保組織的壓力也讓英國政府頗為頭疼。很多環保人士認為,政府應該首先提高能源效率,這不僅可以降低能源價格和排放,也是提高能源安全水平最簡單易行的方法。環保組織對北海開發項目難以認同,綠色和平組織更是對英國政府將核能規劃為未來英國能源結構的重要部分表示憤怒。他們認為,核反應堆既昂貴又危險,且建設週期長,10年週期的建設成本勢必將再次轉移到消費者頭上。 (王 濤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