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家漫評:林毅夫解讀“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財經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video.

中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理解新發展格局,首先要看到格局中既有“國內大循環”,又有“國內國際雙循環”,前者為“主體”,後者則要“相互促進”。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把兩個循環割裂開來。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必然的選擇,也是共贏的選擇。

過去中國發展更為倚重“兩頭在外”的國際市場,隨着經濟體量不斷擴大、經濟結構不斷調整,中國對內需的依賴逐漸增強。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7.8%,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從國際上看,經濟體量越大、收入水平越高、服務業佔比越高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中有更多的(部分)在國內消化。隨着我國收入水平、經濟體量和服務業佔比進一步提高,未來我國國民經濟會更加依賴國內循環,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漸進的轉變過程,這個規律解釋了為什麼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新發展格局是一個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論斷。我們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但這並不是説國際循環不重要,我們依然要充分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依然要擴大開放、擁抱世界。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大約30%,在新發展格局下,一個依然開放、擴大開放的中國有望對世界經濟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