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業績竟來自專利侵權?基礎脆弱,聚和股份爭搶上市窗口

主要業績竟來自專利侵權?基礎脆弱,聚和股份爭搶上市窗口

主要業績竟來自專利侵權?基礎脆弱,聚和股份爭搶上市窗口

花朵財經原創


45歲的劉海東,放在上市公司老闆中特別年輕。其他老闆帶着公司埋頭苦幹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看到財富的曙光。劉海東的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不到6年,已經奔赴在上市的路上。是怎麼做到的?

少兒時代的劉海東背景無從得知,但可以推測是非常幸運的,很可能有着良好的家境。1994年,劉海東18歲,被錄取到華東理工大學讀本科,在那個年代能考上好大學的本科很不簡單。四年本科之後,劉海東接着在華東理工大學攻讀應用化學碩士,那個年代的碩士可不是現在滿大街的基本文憑,而是被視作人才。劉海東也因為攻讀碩士而改變了命運。為什麼呢?因為攻讀碩士之前,他還可以趕上包分配的尾巴,可以去個好單位,三年碩士讀下來已經是2002年,擴招已經開始,大學生也沒那麼吃香,需要自謀出路了。

於是劉海東沒再做技術工作,而是進入韓國第一毛織株式會社上海代表處幹起了銷售,儘管拋棄了讀研時的技術路徑,但對今天的劉海東來説,正是做銷售成就了他的財富之路。四年後2006年,劉海東昇到銷售經理,接着跳到三星愷美科材料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擔任銷售總監,一直到2010年,劉海東主要銷售的還是元器件漿料、銅漿,2010年,劉海東開始做光伏銀漿,這時正是我國光伏產業突飛猛進的時候。

雷軍説,只要趕上風口,豬都能飛起來,華東理工出身的劉海東當然比豬強多了,所以在風口的加持下,經手的光伏銀漿年銷售額,很快達到20億元。從2010年到2015年的光伏銀漿的銷售經歷中,劉海東逐漸積累起行業人脈,也遇到了日後扶持他創業的貴人。

光伏銀漿是做什麼的?現在大火的新能源就有太陽能,光伏銀漿就是用於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可以有效提升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降低每度電的生產成本。世界上大約80%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在中國生產,包括通威、晶澳、天合、晶科等著名太陽能電池企業,統統都在中國大陸,有這些大客户在,銀漿能不好賣?

主要業績竟來自專利侵權?基礎脆弱,聚和股份爭搶上市窗口

正是看到了商機,劉海東在2015年創建了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如果不是剛好賣工業漿料,如果不是施正榮給中國大陸帶來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並親自創辦企業,劉海東很難有今日的笑傲江湖,大概率終其一生不過是外企部門的小職員。

要説劉海東的成功秘訣,除了趕上風口,還有一條,那就是傍大佬。

眾所周知,韓企的中國員工收入並不高,劉海東創業時想必家底很薄,這就需要藉助外力。事實上,2015年,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最初設立時,天合光能旗下的天合星元是控股股東,天合星元由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及其配偶吳春豔100%持股,天合光能也由此成為常州聚和新材股份的大客户,帶給劉海東最初的業務,使其能夠維持。要知道當時我國光伏行業的銀漿基本由三星SDI、賀利氏、杜邦和碩禾控制,四家佔據銀漿市場的約90%份額,要在巨頭的夾縫中生存發展很不容易。所以天合光能高紀凡是劉海東首先需要感謝的大佬。

到了2017年,吳春豔弟弟吳偉東控制的江蘇有則科技接過了天合星元持有的常州聚和新材股份的股權,這是因為天合光能計劃迴歸A股上市,需要減少關聯交易。當年底,天合光能甚至停止了向劉海東採購銀漿產品,持有的股份也逐步轉讓出去。怎麼辦?

還是得靠大佬幫襯,劉海東帶着常州聚和新材股份的人馬,幾經周折,獲得了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東方日升、橫店東磁、中來光電的訂單,其中通威很快成為常州聚和新材股份的大客户,貢獻了約四成的收入。有一眾大佬扶持,業績自然突飛猛進。2018年常州聚和新材股份的銀漿銷售只有53噸,銷售額2.1億元,利潤只有500萬,對於一家想上市的公司,確實是寒磣了點,在銀漿行業也是不值一提。但到2020年,搞定了大佬的劉海東突飛猛進,常州聚和新材股份的銀漿銷售出貨量居然達到了500噸,銷售額25億元,增長10倍。

這就讓劉海東有了申請上市的底氣。

但大佬的扶持也不是沒有代價的。2018年,聚和新材股份的毛利率16.45%,2020年就降到了13.75%,對於毛利率這是非常大的降幅了。2020年淨利潤1.24億元,只有不到5%的淨利潤率,可以説勉強站在盈利與虧損的邊界線上。如果看現金流那就更嚴重,2018年,聚和股份的經營淨現金流是負的5400萬元,到2020年,聚和股份的經營淨現金流變為負的8.14億元。

這很大程度上相當於聚和股份給下游的太陽能企業墊資購買銀漿原料了,行業地位堪憂。如不獲得大量現金,很可能生存都有問題。所以靠着大客户帶來的靚麗業績數據,劉海東有底氣申請上市,可是在這種畸形依賴大客户的情形下,融資也是劉海東最迫切的需求。

走到這一步,可能劉海東也是沒辦法。聚和股份一直沒有特別的核心競爭力,連專利也大部分是外購,自產專利很少。2020年,聚和股份從三星SDI、無錫三星手中以8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光伏銀漿生產設備和專利相關無形資產,這才讓聚和股份的專利數字變得好看。但外購專利能好看一時,關鍵還是要自己能進行專利研發,並且有與研發匹配的生產能力,顯然聚和股份還未能做到這一點。

同時在原材料銀粉上,聚和股份也受制於人。銀漿的主要成分是銀粉,高純度銀粉直接決定太陽能電池的導電性。但在銀粉的生產上,聚和股份還遠遠不能自產,很大程度上依賴日本的DOWA公司。2020年,聚和股份向DOWA公司採購銀粉22.76億元,佔到總採購金額的95%左右。注意2020年聚和股份的總銷售額才25億元,也就是扣去銀粉只剩下2.24億元的空間,再扣去輔料、電費、便宜的人工,聚和股份才勉勉強強做到了盈利。

在這種狀態下,聚和股份稍微遇到行業低谷、銷售輕微遇阻,很可能立刻陷入大幅虧損。為了銷售,敢不對大客户們讓利、敢不墊資?所以劉海東也實在是沒有辦法。

2021年8月,發改委宣佈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佈式光伏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或許是受這個趨勢影響,橫店東磁、晶澳科技、東方日升、中來股份的毛利率均下降5%至10%左右。那麼這個趨勢傳導到聚和股份會如何?很可能業績斷崖式下降。

這就是劉海東為什麼迫不及待,要抓住目前業績暫時亮麗的時間窗口,爭取上市。

那麼,他能抓住嗎?

顯然,劉海東成竹在胸,何以見得?本次公開發行募資金額10.27億元,其中7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可見聚和股份有多缺錢。2020年末,聚和股份賬面資金只有不到3000萬元。但聚和股份卻進行突擊分紅2000萬元,在聚和股份資金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劉海東採用了擬上市公司突擊分紅的慣用招數,意圖將一個空空如也的公司甩給投資者,如果沒有上市成功的把握,他會這麼幹嗎?

但有一個變故,或許會打亂劉海東的謀劃。

9月21日帝科股份發佈公告稱,擬收購對象江蘇索特在國內、國外發起的針對聚和股份專利侵權的訴訟得到立案受理。江蘇索特及其全資子公司Solar Paste LLC表示,聚和股份的單晶硅正面銀漿產品侵犯了江蘇索特的兩個專利,要求聚和股份停止侵權產品的銷售並賠償1.98億元。

1.98億元是聚和股份三年的利潤,但更嚴重的是,單晶硅正面銀漿產品是聚和股份近幾年銷售發力的主要方向,2020年貢獻了聚和股份93%的銷售收入。

一旦美國和中國法院認定聚和股份侵權成立,聚和股份的崩塌恐怕在一夜之間。

這個風險應該由股民來承擔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40 字。

轉載請註明: 主要業績竟來自專利侵權?基礎脆弱,聚和股份爭搶上市窗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