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子姣)9月25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2021以“智慧·健康·碳中和”為年度主題的中關村論壇上表示,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着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從碳達峯、碳中和,歐盟大體上需要60年左右的時間,美國需要45年,而中國只要力爭30年左右的時間來實現,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中央已經成立了碳達峯、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正在制定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最近將陸續發佈。
解振華透露,第一個是要發佈一個頂層設計的文件,這就是1,另外再要發佈N裏的第一個文件是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以及陸續發佈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實現這些目標的政策措施和要採取的行動,將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效,推動產業和工業優化升級,推進節能、低碳建築,構建綠色低碳交通的運輸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發展綠色金融,出台配套的經濟政策,建立完善的碳市場,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等方面的舉措,加速轉型和創新。
巴黎協定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指明瞭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主要經濟體都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疫情後綠色高質量復甦的重要抓手,提出中長期減排目標及相關的政策,歐盟發佈了綠色新政,承諾到2030年比1990年要減排55%,2050年實現氣候綜合,計劃要投資一萬億美元來支持這些行動,德國提出2045年要實現碳中和,這是發達國家最早的目標,是2045年實現碳中和。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之後宣佈2030年比2005年要減排50%到52%的自主貢獻目標,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電力系統的零碳排放。
解振華稱,實際上電力就是零碳排放,現在靠石油和天然氣,將來也要變成可再生能源,甚至有新的技術出現。2035年要實現電力系統的零碳排放。
國際能源組報告指出,全球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至少一半以上都需要新研發和新應用的技術,為加速技術創新,一方面形成政府、企業、研究機構之間的合力,政府制定清晰明確的目標和鼓勵創新的經濟政策,發揮公共資金的槓桿作用,帶動社會投融資。企業主動佈局新產業,創造新業態,開發新產品,應用新技術,研究機構加快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的研究,將碳中和與新基建、工業4.0、大數據等前沿科技領域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國際合作,各方要落實氣候公約和巴黎協定下的技術合作機制,既保護知識產權,又促進技術轉讓,在雙邊和多邊層面建立碳市場和碳定價,減低成本,鼓勵技術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機制。發達國家也應該兑現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承諾,同時防止將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領域技術合作和貿易政治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