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呂婧雯
編輯 謝芸子
進入2021年以來,全球市場的波動都較大,A股市場也一直在盈利增長和估值迴歸之間徘徊。但受益於經濟復甦、週期性行業上漲以及全球“缺芯”的浪潮,新能源板塊始終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而在中國市場,經歷幾輪週期與優勝劣汰後,已有眾多優質的新能源公司可以選擇。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中證新能源指數近一年漲幅達108.03%,近三年漲幅達213.32%。此外,A股市場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達到3萬億。而在眾多公募基金中,建信新能源的表現可圈可點。據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建信新能源行業股票基金近1年收益率為127.62%。
7月30日,受新能源車銷量高速增長消息的影響,A股汽車整車板塊再度回暖。那麼在未來,新能源板塊又有怎樣的發展趨勢?是否仍能保持如此強勁的增長?相比國際市場,中國新能源產業又究竟發展幾何?
對此,36氪特意採訪了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陶燦,在他看來,全球新能源板塊仍有較強的生命力,尤其在A股市場,伴隨產業的迭代與升級,智能製造板塊也將再上一個台階。
“一切只是時間的問題。”
以下為採訪整理,有刪節。
36氪:近期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波動很大,個股走勢也很分化,新能源板塊到階段性高點了嗎?怎麼看待下半年新能源的走勢?
陶燦:近期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部分高景氣行業波動較大。截至7月21日,中證新能源指數近一月上漲25.22%,近三月上漲54.33%,大幅超越同期滬深300漲幅。
新能源是一個高成長性的行業,天然具有高波動的特徵,但從中長期看成長確定性很高,這不僅是因為它廣闊的市場空間、快速的技術變革迭代,還源於日趨改善的智能駕駛體驗和里程經濟性。
在確認行業空間和公司競爭力的前提下,在行業快速成長的階段,通常需要加大對估值的容忍度。我們不善於判斷短期市場點位,但短期調整不影響長期邏輯和趨勢,較高的靜態估值會被更快的基本面增長所消化,目前沒有明顯的泡沫存在。
預計在下半年,新能源仍是行業中增速相對快的。
以新能源車舉例,新能源車的市場空間仍然非常廣闊。東吳證券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304萬輛,僅佔7797萬新車銷售的4%。假設2025年實現1700萬輛新能源車銷售,新能源車銷量相當於2020年的5.6倍,屆時滲透率也僅僅17%。
從這個角度看,目前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可類比蘋果推出iphone 4的2010年。而2010年後的十年,都是A股消費電子產業鏈投資的黃金時段。
除此之外,新能源車的長期向好趨勢還來源於日趨改善的智能駕駛體驗和日趨提高的里程經濟性。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下半年,多款新車型在智能化和自動駕駛方面都會有新功能的推出,值得市場重點關注。
36氪:除了新能源汽車以外,你怎麼看待其他細分領域的相對優勢?
陶燦:新能源的細分行業,除了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光伏和風電。光伏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硅片、電池片、組件等核心環節在全球處於壟斷地位,未來隨着HIT等新技術的成熟,“光伏+儲能”有望成為主要電力來源。在風電領域,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全球領先,風電成本已逐步接近傳統能源。
從行業發展趨勢看,新能源成長確定性強。經過幾輪週期,優勝略汰,中國新能源產業已篩選出優秀的頭部公司,在A 股市場,新能源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3萬億。
36氪:在上游產業中,鋰電池板塊短期內也向好,你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陶燦:鋰電池短期上漲是多方因素共振的結果。
一方面,全球主要國家碳中和目標相繼確立,加大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力度,例如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擴大對新能車的補貼範圍,新能車的滲透率曲線陡峭化,帶動上游鋰電池板塊的上漲。
另一方面,國內鋰電池行業的基本面依然很強,現在的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模組化等技術迭代更新,實現輕量化和續航里程提升,性能改善明顯,大幅提升終端客户需求。行業龍頭今年的出貨量超出年初預期,且明年預期更高,終端需求量帶動價格上漲。同時還有一批估值在30倍左右的公司,其基本面增速也非常快,會逐漸消化上漲的估值。
36氪:有消息稱,全球“缺芯”的浪潮會持續到2022年,你認為高端製造會有怎樣的發展?又應該如何破局?
陶燦:關於高端製造,我想強調的是“沒有核心資產的時代,但有時代的核心資產”。高端製造緊扣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以及國產替代加速的大環境。
製造升級會從下游向上遊持續傳導,從終端場景、主設備到生產設備和零部件等領域整體提升,從而誕生一批時代的牛股。
以國產半導體設備為例,從行業發展階段看,國際成熟的企業,它的納米制程已經發展到5納米的程度。但是,半導體行業在中國還是一個成長性行業。目前已知的消息是,國內的生產商正在嘗試非美國線的28納米芯片生產,明年可能還會進軍14納米芯片。能不能成功還是未知,但這只是時間問題。在國產替代加速背景下,技術迭代速度會超出我們想象。
36氪:如果新建立一隻基金,你會看好哪些好賽道?
陶燦:我主要看好三個主要方向。
一是產業升級方向,這包括上述提及的新能源和高端製造。新能源雖經歷普漲,但未來5-10年依然有更大的機會,需要重視。當然我依然會着重尋找優質個股的阿爾法機會。
二是消費升級方向,包括食品飲料和紡織服裝。食品飲料作為大消費的重要力量,在消費升級的影響下,啤酒等細分板塊可能迎來重塑,行業龍頭具有發展潛力;在紡織服裝板塊中,受國潮風興起,國貨品牌認知度提升,業績有望持續向好。
三是科技創新板塊,包括國產半導體和智能家電。半導體在國際上屬於典型的成熟行業,但在我國屬於高速發展行業。下半階段主要關注國產半導體能否順利度過導入期。而在智能消費品包括智能家電領域,我國企業在掃地機器人等細分領域已經掌握了較強定價權。未來隨着技術迭代,成本下降,大規模應用滲透可觀。
36氪:你認為2021年下半年A股市場會有怎樣的發展?中美基金市場有怎樣的不同?
陶燦:很多人認為美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成熟市場,美國的共同基金難以戰勝指數,但如果仔細琢磨、深入分析,會發現美國共同基金中的主動權益基金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運作機制不一樣。
美國共同基金的運作機制,一方面是拉長考核週期,另一方面是以戰勝基準為主要的目標,所以不會做太多的風險暴露。但是國內不一樣,國內的主動基金都想要找到更好的行業,把行業配置的收益拿到手,我覺得這是中國和美國基金市場上一個區別。
展望下半年A股市場,經濟復甦帶來的企業盈利高增長將逐步迴歸正常,但股票的估值變動帶來的市場波動會放大。所以我認為,應該把握未來2-3年貫穿週期的成長性、高端製造為主的企業,持續看好前面提到的六大板塊的機會。
(共同基金又稱主動基金,是一種為小額財產所有者提供投資、經銷可隨時兑換成現金的股票投資信託基金組織。指數基金又稱為被動股票型基金,屬於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