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有序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新時期煤炭在國家能源格局中應如何定位?實現“雙碳”目標和煤炭利用能否協調推進?近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作專題座談會提出,要深刻認識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統籌做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科學有序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做好這篇大文章,必須正確認識減碳與用煤的關係。
一些地方把“減碳”等同於“去煤”,短期過快過猛關停煤電機組,個別富煤地區甚至提出儘快實現全城無煤。這種做法是把長期目標短期化、全局目標局部化、複雜問題簡單化,也對經濟發展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
在中央的再三強調下,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引起廣泛重視。與此同時,又出現另一種聲音,認為隨着煤價飛漲、供應趨緊,煤炭行業有望重回黃金十年,再迎高光時刻。
這種説法同樣有失偏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認識到煤炭行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要同時實現煤炭兜底保障和減碳目標,意味着煤炭行業不可能重複以前的發展模式,不可能重回簡單挖煤賣煤、發電賣電的老路,而應闖出一條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新路,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為此,須釐清幾點認識:其一,煤炭是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壓艙石”,同時加快煤炭減量也是大方向。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在外部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情況下,能源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裏。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煤炭自給率高,現實國情意味着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為此,實現“雙碳”目標應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脱離實際、急於求成。同時,《2030年前碳達峯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也表明,我國將繼續加快煤炭減量步伐,“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嚴格控制新增煤電項目。
其二,不應簡單地把煤與高污染直接畫等號,通過潔淨技術,黑色的煤也可以變“綠”。煤是高碳能源,過去國內煤炭利用模式較為粗放,因此當前產業升級仍有較大空間。升級改造煤炭生產利用技術,可大幅提升煤炭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其三,可再生能源和煤炭等傳統化石能源不是簡單替代關係,而應協同互補。目前,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居世界首位,但其共同特點是具有波動性、間歇性,需其他相對穩定的電源與之配套,否則將對電網安全造成衝擊。因此,在逐步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現代能源體系過程中,煤電在發揮基礎保障作用的同時,應向調節性電源轉型,與可再生能源形成互補。
應該看到,在協同推進能源供給安全和低碳轉型中,煤炭有了新定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的重要途徑。為此,應推動煤炭清潔高效生產和洗選,抓好電力等主要用煤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大力加強散煤治理,加強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完善財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邁上新台階。(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