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第一時間下筆,對吉利汽車財報進行分析,主要還是想看看在疫情、國際局勢雙重影響下,吉利汽車在財報公佈後的一段時間,企業有何動作,以及資本市場對其反應如何。
從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股價來看,吉利汽車在業績發佈後,總體呈現震盪態勢。
2018年以後,對於吉利汽車,不管是汽車行業,還是資本市場,都產生了不少疑慮。比如:新能源板塊一手好牌為何沒打好?新車銷量跟對手比為何增速乏力?投資那麼多板塊,資金鍊安全嗎?……還有就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吉利汽車股價究竟什麼情況?
的確,和老對手們,還有造車新勢力相比,吉利汽車似乎在新能源領域沒那麼迅速,資本市場中也沒有搭上“火箭”;但是在2022年3月23日吉利汽車的財報中,以及業績溝通會,某種程度上,卻讓人們窺見了一個厚積薄發的傳統“新勢力”。
因股權激勵費用而令淨利潤受到影響的吉利汽車(HK.0175)在資本市場,似乎並沒有被投資者拋棄,而多家券商機構也對其持樂觀態度。在2021年度財報公佈後,超過15家機構關注了吉利汽車。
財報還行嗎
2021年,吉利汽車銷量為132.8萬輛,同比微增1%;營業收入為1016.1億元,同比增長10%,重返千億俱樂部(吉利控股集團約為3500億元);淨利潤為48.47億元,同比減少12.4%,但剔除股份支付淨利潤達到60.6億元,同比增長9.4%。不僅如此,中國星系列、領克和極氪帶來的產品結構改善,也讓吉利汽車盈利能力得到提升,整體毛利率升至17.1%。
從這個角度來看,營收增速與利潤增速趨同,反映出企業總體處在上升階段,而營收增速大於銷量增速,也表現出吉利汽車業績回暖。
過去一年,縱觀中國汽車市場,因疫情、缺芯、原材料價格飆漲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車企看似靚麗的財報背後,主要是由於2020年那彷彿“消失的一個季度”;而表現不好的車企,其實佔到大多數。畢竟,如果刨去鉅額政府補助,扣非後不少車企的表現,可能會被打回原形。
回到吉利汽車財報本身,除了前面提及的重要基礎數據,我們不難發現2021年,吉利汽車總現金水平達到280億元,同比增長46%;在傳統汽車公司中,屬於中上等水平。而從資產負債表來看,該公司資產負債率為47.73%,雖然較2020年提高,但屬於非常健康的範圍。去年吉利汽車在研發方面,投入達55.18億元,同比增加48%;其中無形資產攤銷(資本化研發成本)42.25億元。當然,這只是上市公司部分,由於還有控股集團,所以吉利的研發能夠在集團內橫向共享,起到協同效應,數額會更大。
同樣引人注意的是,在2021財報中,吉利汽車研發及相關技術支援服務收入達到32.5億元,而知識產權許可收入則達到12.75億元,同比增長125.4%。
對此,吉利控股集團CEO李東輝表示,技術授權已經成為吉利汽車新的利潤增長點,而產品輸出到技術輸出,多元化利潤結構和領先技術水平也保證了吉利高質量發展;隨着吉利汽車技術授權與研發合作品牌數量和授權範圍擴大,吉利將不僅是中國出口領先的品牌,還將成為中國汽車技術出口的領導者。不過,截至去年年底,吉利汽車流動比率出現下降,約為1.08。與此同時,其銷售費用率和行政費用率略有抬頭。
汽車K線認為,相較於傳統競爭對手和造車新勢力,吉利汽車披露的這份財報總體上可圈可點,畢竟這是吉利汽車在“三重壓力”(一是疫情、成本、供應鏈的挑戰;二是核心產品處在全面轉型升級時期;三是向新能源汽車加速轉型,同時在擴張佈局)下交出的答卷。
去年,沃爾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某種程度上講,雖然沒有併入吉利汽車,讓不少投資者感到有些遺憾,但也讓吉利汽車間接受益,吉利能夠有更多精力進行戰略轉型。
股價迷思
過去6年來,吉利汽車股價總體經歷“兩起兩落”:第一次是吉利迎來產品爆發期,領克品牌誕生,股價在不到兩年時間,翻了近10倍;第二次則出現在去年年初,走出疫情陰霾的中國汽車股總體都經歷了一波大漲,而回落至10港元附近的吉利汽車,股價一口氣飆升3倍多,有機構券商甚至給吉利汽車股價預期達到了60港元以上。
然而,受到世界形勢、宏觀經濟環境、產業行業政策、汽車市場波動影響,吉利汽車股價今年3月15日,再度回落至10港元/股。包括之前飆升的長城汽車、寧德時代、小康股份,以及理想、蔚來等新勢力,幾乎無一倖免。根據汽車K線的《汽車股漲跌榜》,去年年底至今,70多家汽車業上市公司市值蒸發已經超過2萬億。不過,投資者對於吉利汽車,難免又愛又恨,愛的是這家中國民營車企翹楚,有硬實力,前景光明;恨的是吉利汽車股價估值,愛莫能助。總是在剛給人希望的時候,突然來點“小驚嚇”,讓股民陷入迷思。
由於疫情,今年吉利汽車的財報業績溝通會在線上舉行,但這並沒有妨礙業績發佈會受到廣泛關注,而針對吉利汽車的估值和前景問題,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高層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也成為業績溝通會的閃光點。
“從公司自身來講,對吉利汽車目前的估值水平,我相信它跟公司實際價值有很大差距。”或許,從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EO桂生悦的看法中,投資者們能夠得到對吉利汽車股價迷思的答案。
從全球出行大市場未來發展的角度,汽車業將持續穩步增長,所以汽車行業仍有長線投資價值。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作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工業主體,在新能源與智能化賦能後,汽車業未來投資價值依然巨大。“聚焦到吉利汽車本身,'4.0時代'產品佈局會陸續進入收穫期,尤其是過去幾年吉利打造的CMA、SPA和SEA(浩瀚構架),在今年會得到充分體現。“桂生悦認為,這些體現將對吉利汽車銷量和營收有很大的提升,屆時將進一步打開價值向上的空間,並提升品牌的溢價能力。
實際上,2021年,高端品牌領克收入增長26.6%,淨利潤超過7億元,同比增長36.9%,品牌平均售價超過13萬元,這帶動了15萬元以上價格的產品,佔吉利汽車集團整體比重從11%升至22%,10萬~15萬元產品比重達到44%,而10萬元以內產品已經從64%,大幅降低至34%。第三,過去幾年,在智能化和電動化方面,吉利汽車進行了一系列的科技生態佈局,將會反哺消費市場,同時形成吉利穩固的技術護城河,奠定吉利汽車長期發展的基本盤。
桂生悦指出,在全球汽車產業都非常關注的汽車新四化方面,人們可以隨意比較,吉利與新勢力所做的佈局,無論從規模上,還是深度上,都不在一個級別,我相信我們更契合發展需要。
近10年來,吉利汽車從公共出行、高鐵、電信5G,到飛行汽車、商業衞星、手機制造、芯片設計研發……幾乎所有與汽車業相關的領域,都有深入佈局。
第四,隨着技術授權收入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一家公司能夠從產品輸出再到技術輸出,是公司技術能力的體現,凸顯出吉利汽車的價值。在此前幾十年,都是中國汽車公司,源源不斷地為跨國汽車巨頭繳納高昂的技術轉讓費,如今,這一情況已經發生根本轉變。第五,在國際市場,吉利汽車一直在積極佈局。從長遠來看,依託過去十幾年構建的全球化合作體系,吉利國際化可能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從不列顛羣島,到印尼、菲律賓;從歐洲到亞洲,從美洲到非洲,吉利開拓的步伐從未停下。
最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世界資本市場會更加全面、更加理智地看待汽車行業,並且會意識到一個具有活力的傳統汽車企業在迎接新四化挑戰中,在各方面挑戰中,其優勢和底藴會得到重大體現。一旦這種優勢爆發出來,人們對一家汽車公司估值水平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實際上,從去年開始,汽車行業的估值已經開始發生悄然變化。
新能源“提速”
對吉利汽車而言,其實屬於較早佈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波汽車上市公司;但在這條道路上,也遍佈荊棘。從最開始的隨大流,到謹慎觀望,再到認真涉足佈局,吉利的新能源之路,可謂一波三折,充滿複雜性。
2019年,吉利汽車曾於新加坡推出東半球最好的純電動車,但由於多重因素,轉而主攻B端市場,C端遺憾折戟。直到2021年,憑藉多年間不斷探索和技術研發積澱,吉利汽車深入到這個目前看上去過快發展且難以預測的市場之中,從中逐漸釐清了傳統汽車、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思路,發現了混亂與複雜之中的秩序和機遇。
經過兩年蟄伏和被質疑,2021年,極氪高調問世,去年交付2個多月銷量超過6000輛。而幾何品牌則在因疫情導致B端市場受挫後,全面迴歸C端市場,與極氪品牌構成中、高端品牌與產品矩陣。再加上吉利的換電品牌睿藍汽車,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吉利戰略佈局基本完成。
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閲表示,為了加快吉利向新能源的全面轉型,我們將對銷售網絡進行新能源全面賦能升級,開放吉利主網經銷商資源,集中優勢資源,做強做大吉利幾何純電銷售網絡,加大渠道覆蓋。極氪品牌方面,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認為,當前極氪要做的是誠懇面對存在的問題,尤其在保供交付和軟件領域,需要較大提升。畢竟在市場上,極氪的對手不僅僅是特斯拉,還有新勢力和傳統汽車巨頭。
未來3年,極氪每年將有兩款新車投放市場。截至2021年底,極氪擁有69家交付體驗中心,今年年底計劃超過300家。
不僅如此,吉利與梅賽德斯-奔馳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也有了最新成果。4月25日,吉利與奔馳合資的smart首款純電動汽車上市,售價在20萬元左右。而未來基於SEA浩瀚構架研發的產品,將在多個品牌得以運用。
此前,吉利也在電動商用車領域有前瞻性佈局。不難發現,相較於不少汽車企業強行加碼純電動,吉利汽車的整體戰略更像是水到渠成。可是,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戰略遠不止如此。在汽車K線看來,新能源汽車雖然是國家戰略,並且處在較快發展階段,但是目前已經出現了潛在產能過剩,以及資本盲目擴張的風險,所以接下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並存發展,或許才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正道,所謂過猶不及。
“雷神”來了
在汽車K線看來,2021年對於吉利汽車,最重要的莫過於“雷神動力”的發佈,這對接下來5~10年,吉利汽車整體核心競爭力,將帶來質的提升。
所以,純燃油汽車份額可能會快速降低,可是HEV、PHEV和增程式等多種動力構成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流。縱觀全球汽車公司,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勢力,能夠擁有全電動化路徑的,且技術比較強的,目前除了日本豐田汽車,就是國內吉利汽車。之前,吉利汽車曾與豐田汽車有過深度合作。
引人注意的是,豐田目前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都在加大混合動力汽車(EV)的佈局,在美國豐田汽車又投入數億美元增加HEV產能,在中國其與科力遠合資公司生產48萬台/套HEV系統部件的工廠也已經投產。
俗話説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星越L發佈HEV車型後,吉利汽車的混合動力技術正在加速佈局。相比於傳統的PHEV和EV,不久前雷神推出的“超級電混”,純電續航里程均超過100km,其中還包括純電續航超過200km的車型。
以4月開售的帝豪L“超級電混”為例,其虧電油耗僅3.8L,綜合極限續航超過1300km。
為了加大力度推廣吉利的“超級電混”,雷神超級電混將全面賦能吉利主銷售網絡G網和L網,吉利新能源轉型進入新時代。不過,汽車K線認為,在此之前,吉利汽車需要不斷加大力度對“超級電混”技術進行傳播,讓最優秀的技術被體驗到。至少目前看來,比亞迪已經嚐到了“超級混動”(PHEV)的甜頭,日系兩巨頭則壟斷了HEV市場。吉利汽車能否後發先至,讓人隱隱有一絲期待。
畢竟,從技術實力來看,德國梅賽德斯-奔馳,以及法國的雷諾集團,都可能與吉利深化合作。當然,這也需要看吉利汽車搭載全新技術的產品,有怎樣的市場表現。
根據吉利汽車集團的規劃,2022年,吉利將推出5款雷神“超級電混”車型,3款雷神油電混動車型,以及一款醇電混動車型,陣容不可謂不強大。新能源汽車方面,極氪首款純電動MPV和幾何品牌純電SUV也將上市;而吉利品牌則會推出兩款全新SUV。
這樣的吉利汽車,又怎能不令投資者期待。只不過問題是,疫情能不能給點面子。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