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3月31日收盤,A股市場一季度正式收官,公募基金季度業績情況也終於塵埃落定。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內大多出現虧損,重倉週期類基金業績霸榜大放異彩。
權益類基金整體“慘淡”
受到市場震盪調整的影響,權益類基金大都出現虧損,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來收益率為正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僅有不足百隻,收益率超過5%的主動偏股型基金更是隻有25只。
相較而言,由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萬家新利與萬家精選是年內表現最好的三隻權益基金,收益率均超過了20%,分別為32.89%、30.49%與27.61%。
進一步來看,黃海管理的三隻基金主要配置地產和煤炭等,例如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了地產“招保萬金”以及新城 控股、金科股份,此外還配置了晉控煤業、兗礦能源、平煤股份以及中國神華。
年內表現最差的權益基金是中郵健康文娛,年內淨值跌幅接近30%。此外,南方產業智選、前海開源滬港深非週期、前海開源價值策略、工銀瑞信智能製造這4只基金的年內淨值跌幅同樣超過了27%。
而在市場整體弱勢的情況下,部分明星基金經理的表現也並不理想。
今年以來,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A虧損25%;蔡嵩松管理的包括諾安成長混合在內的多隻基金年內淨值跌幅均超過20%。
景順長城劉彥春、楊鋭文,興證全球謝治宇旗下各有5只、9只與4只基金淨值跌幅超20%;張坤旗下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混合淨值跌幅接近20%。
此外,陸彬、歸凱、朱少醒、葛蘭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權益產品淨值跌幅超10%。
重倉週期類基金業績霸榜
與權益類基金表現“慘淡”截然不同的是,週期類基金憑藉原油、煤炭、地產類股票高歌猛進,大放異彩。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全市場有20只基金淨值今年以來漲超20%,10只基金漲超30%。這些基金均重倉原油、地產、豆粕、煤炭等行業,以QDII或指數基金為主。
其中,國泰大宗商品、嘉實原油以今年以來漲超40%的淨值增長率領跑,漲幅分別為40.8%、40.28%,與排名最後的基金相比,相差逾70個百分點。
緊隨其後的是華寶標普油氣A美元。此外,同期收益率超過35%的還有:華寶標普油氣A人民幣、華寶標普油氣C人民幣、南方原油A、南方原油C、易方達原油A美元現匯等。
從投向上看,這些基金以投向原油、天然氣等戰略能源資產為主。剛剛公佈的年報顯示,國泰大宗商品基金重倉原油相關投資品種,信誠全球商品主題主要投資於原油、貴金屬等大宗商品相關資產。
但另一方面,同期共有2只QDII基金虧損幅度超過30%,分別是國泰境外高收益、華泰柏瑞亞洲企業,分別虧損31.43%和30.95%。
此外,QDII基金中,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海富通海外精選、海富通大中華精選虧損幅度同樣較大,分別達29.88%、26.26%和26.03%。另據基金定期報告,除易方達全球醫藥行業外,其餘兩隻基金均主要投向港股市場。
由此不難發現,因為今年以來全球股票和商品市場波動較大,相關QDII基金同期業績分化極大。
一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不足3000億元
與一季度業績同時出爐的,還有基金成立情況。
數據顯示,按照基金成立日統計,截至3月31日,一季度共有386只新基金(A/C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成立,合計首募規模2738.29億元。而去年一季度共有423只新基金成立,合計首募規模10,680.38億份,今年一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同比下降74.36%。
今年一季度新成立基金規模合計不足2738.29億元,較去年一季度超萬億的新成立基金規模驟降74.36%。
具體而言,2022年前三個月新成立基金數量分別為175只、63只、148只,新基金成立規模分別為1212.42億元、337.67億元、1188.20億元,而去年1月份新成立基金規模高達4899.3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單月新成立基金規模創下2019年3月份以來最低,此外,從2019年8月份至今年1月份,單月新成立基金規模從未低於1000億元。
此外,今年一季度有7只新基金募集失敗,其中有3只為過去幾年來備受機構資金青睞的指數基金。除募集失敗外,今年一季度還有89只基金公告延長募集期或開放期,且公告延募的基金公司包括大中小型基金公司。
總的來看,市場劇烈震盪下,普通中小投資者認購新基金熱情降至冰點。不過,隨着市場情緒回暖,新基發行或將重歸景氣。
依然看好後市
事實上,儘管今年以來股市表現不佳,基金收益也是慘淡,但對於後市,多數基金經理卻並不悲觀。近期,不少基金經理發聲認為2022年結構性行情或延續,看好二季度市場,對相關行業的盈利增速預期依然樂觀。
比如易方達基金的基金經理張坤錶示:我們認為,經過了2021年的估值消化後,一部分的優質企業估值已經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維度內,企業的業績增長大概率會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長中。
而專注半導體行業的諾安成長混合基金經理蔡嵩松表示,繼續看好行業發展,出現分歧的時候正是需要重視和佈局的時刻。
一方面,芯片行業缺貨漲價可能會更加緊張,目前某些品類的芯片交期已經達到了自2017年的峯值,並且還在不斷延長;另一方面,自主關鍵技術即將突破。
這兩者一個是行業景氣度繼續加速,另外一個是替代的大幕拉開。2022年產業面臨的是兩者疊加的最強邏輯。但是股價卻在低位徘徊,甚至由於某些因素擾動繼續向下,目前狀況又出現了2021年一季度的情況,就是產業和股價的剪刀差越來越大。
2022年,雖然企業盈利形勢不明朗,但是宏觀經濟環境“貨幣、財政、信用”處於寬鬆的週期,這對資本市場是有利的環境。在宏觀經濟政策邊際向好的背景下,我們更多需要關注的是產業本身,出現分歧的時候正是需要重視和佈局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