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告訴你 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國宏觀税負逐年下降

  税收和每個人,每户企業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税收數據不僅反映了工薪階層收入變化,也真實記錄了企業的盈利情況,可以説直接反映了經濟運行和企業經營。國家税務總局發佈了一系列數據,現在就讓我們通過數據一起來看看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哪些變化。

  超過2.6萬億元!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曬出的2020年減税降費成績單,超過去年政府工作報告預計的2.5萬億元。

  從2016年到2020年,我國新增減税降費規模逐漸放大,2019年和2020年都保持了2萬億元以上的強度,五年累計規模超過7.6萬億元。減税降費規模增加的同時,我國宏觀税負逐年下降。

  國家税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 趙連偉:我們講宏觀税負通常指的是小口徑的概念,也就是税收收入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它體現的是政府部門在國民收入分配中通過税收分配得到的份額,宏觀税負的下降,反映了政府部門以自己收入的減法換取了企業和居民收入的加法。

  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我國宏觀税負逐年降低,其中,2019年和2020年,隨着我國大規模減税降費措施的實施落地,宏觀税負基本保持了年降約一個百分點的水平,2020年已經降至15.2%,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個百分點。

  2021年,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需要再幫一把。我國將實施新的結構性減税舉措,將小規模納税人增值税起徵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年應納税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税。助力小微企業恢復生機。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潘越:減税降費所增加的現金流是企業內源資本的有益補充,可以間接緩解部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幫助許多中小型企業度過生存危機,井然有序地復工復產。

  支持創新發展 減税累計超2.5萬億元

  “十三五”這五年,減税降費有多少用在了支持科技創新上呢?答案是超過2萬億元。

  2.54萬億元!這是“十三五”期間,我國鼓勵科技創新税收政策累計減税規模,減免金額年均增長28.5%。

  哪些行業受惠最多?毫無疑問是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數據顯示,製造業、信息傳輸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三大行業享受減税額合計佔比近九成,其中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自2019年起減免規模超過1000億元。

  税收優惠降低了科技企業負擔,激發了創新活力。全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户數由2015年的5.3萬户提升到2019年的33.9萬户,五年間擴大了5.4倍,減免税額由725.7億元提升至3552.1億元,2020年達到3600億元,年均增長37.8%。

  國家税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 趙連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指的是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應納税所得額時可以在實際發生額的基礎上,再加持一定的比例進行扣除,這項政策通過正向的税收激勵,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新活力,也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持續加大,有效激發了企業研發投入力度和創新活力,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經費從2015年的1.42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44萬億元,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今年,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到100%,為科技創新再添助力。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潘越:這個政策體現了政府對高創新支出企業的税收優惠傾斜,這無疑會激發製造業的創新熱情,加大企業的創新力度,這既是契合我國現階段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也是推動我國製造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脱貧攻堅減税規模年均增長30.6%

  除了支持創新,在減税的大盤子中,還有不小的一塊是用在了脱貧攻堅上。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脱貧攻堅減税規模年均增長超過30%。

  “十三五”時期,針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就業、扶貧捐贈等脱貧攻堅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我國不斷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支持脱貧攻堅税收優惠政策減免金額從2015年的263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742億元,2020年達到1022億元,年均增長30.6%。

  用於脱貧攻堅的減税降費,效果怎麼樣?從增值税發票數據看,2016年—2020年,832個已摘帽國家級貧困縣企業銷售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年均增速達14.6%。其中,2019年增速提升至18.7%,2020年雖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仍保持15.9%的水平,比全國企業平均水平高9.9個百分點,反映出已摘帽貧困縣企業發展態勢良好。

  國家税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 趙連偉:税收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消費扶貧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了32.9%,顯著高於全國企業6%的平均增長水平,消費扶貧對於增加貧困地區的產品銷售,穩定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具有很強地促進作用。

  第三產業 製造業 民營經濟發展快

  聊完了減税降費,再來看看税收反映出的我國宏觀經濟中發生的變化。

  税收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我國税收收入產業結構繼續調整,第三產業税收佔比穩步提升,製造業不斷髮展壯大,民營經濟發展迅速。

  税收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隨着我國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税收佔全國税收比重穩步提升,由2016年的56.5%提升至2020年的58.1%,比“十二五”末(2015年)提高3.3個百分點。

  國家税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 趙連偉:“十三五”時期,新動能也加速成長,它同時也成為了新的税收增長點,從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來看,它的銷售收入年均增長了21.2%,同時它的税收年均增長12.5%,

  從行業來看,增值税發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製造業不斷髮展壯大,全國製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1.2%。其中,高技術製造業發展突出,銷售收入累計增長超過1倍,年均增長15.1%。

  從經濟類型來看,税務總局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全國新辦民營經濟涉税市場主體5600萬户,佔全部新辦涉税市場主體的97.5%。

  2016年—2020年,民營經濟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7.7%,高於全國總體水平1.5個百分點。税收貢獻也在不斷提升,2020年,民營經濟繳納税收佔全國税收比重達60.1%,成為穩定全國税收的重要支撐。

  國家税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 趙連偉:“十三五”時期,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佔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比重,從2016年的87%提升到2020年的92.4%,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銷售收入佔比從2016年的64.2%也提升到2020年的70%。

  我國出口退税累計超7萬億元

  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基本盤,“十三五”期間,我國出口退税總額從2016年的11742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4549億元,年均增長2.6%,五年累計辦理出口退税7.07萬億元,有力降低了外貿企業成本,促進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同時,退税流程不斷簡化,出口退税進度持續加快,全國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辦理時間由 2018年的13個工作日壓縮至 2019年的10個工作日內,2020年再壓縮至 8個工作日內,緩解了企業資金佔用的壓力。

  支持綠色發展 綠色税收體系不斷完善

  “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綠色税收體系發揮着重要作用。

  據瞭解,2016年7月,我國資源税從價計徵改革全面推開,建立税收與資源價格直接掛鈎機制,更好發揮税收調節功能,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和可持續利用。“十三五”時期資源税收入7509億元,比“十二五”時期增長62.3%。

  值得一提的是水資源税改革,優化用水結構,有效抑制了地下水超採。2020年,北京、河北等10個試點省份取用地下水水量佔總水量的比例為33.5%,比改革前2016年的41.5%下降8個百分點。

  再來看看2018年新開徵的環境保護税,2018年到2020年,環境保護税累計完成税收收入631.53億元。2020年,繳納環保税的納税人主要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改革前2017年分別下降42.5%、28.7%;主要水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較改革前2017年分別下降54.5%、35%。

  國家税務總局税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李平:目前,我國已經構建起以環境保護税為主體的綠色税收體系,環境保護税發揮着反向約束和正向激勵機制作用,倒逼企業節能減污技術改造,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51 字。

轉載請註明: 一組數據告訴你 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