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曉璐
5月28日是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得新”)在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公司以0.2元/股的收盤價落下帷幕。
今年以來,隨着退市新規的實施,以及“應退盡退”的監管理念貫徹落實,證券市場退市效率進一步提升。《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5月28日,今年以來已有15家上市公司被交易所終止上市,另外有3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合計18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層對於殼公司、殭屍企業的清理,將釋放更多流動性到更需要的企業,助力優質企業做優做強,同時也有利於淨化投資環境,讓投資者更注重企業的價值投資。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強調“應退盡退”也是一種“震懾”,使上市公司居安思危、做優做強,才不會被“末位淘汰”。
多元化退市常態化
值得注意的是,康得新在4月6日被深交所終止上市後,曾於4月9日向深交所提交複核申請。5月27日,公司公告稱,深交所上訴複核委員會對康得新作出維持終止上市決定,該決定為終局決定。
證監會日前曾表示,將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堅持應退盡退,對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打擊退市過程中伴生的財務造假、利益輸送、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相關機構和個人加大追責力度。
在嚴監管下,今年退市公司數量增多,退市類型也更多元化。具體來看,上述18家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的公司中,6家觸及面值退市指標,6家觸及財務退市指標,2家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其中,*ST斯太收到深交所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事先告知書)。此外,*ST航通為主動退市,營口港為吸收合併退市,*ST北訊則是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後的首個年度報告,收到深交所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天翔環境在2020年5月份被暫停上市後,於今年5月12日向深交所提交了恢復上市申請材料,但未能提交保薦機構出具的恢復上市保薦書。由此,5月14日,深交所向公司出具了不予受理公司股票恢復上市申請和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文件。
“受退市新規影響,今年退市力度顯著加大。從當前退市公司觸及的指標類型來看,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家數較少,面值退和財務退成為主流。這意味着,在退市制度優化後,市場逐步成為公司是否退市的裁決者。”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自退市新規實施以來,退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退市類型上也較以前更多元化,全方位對上市公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陳靂表示,全方位多角度對上市公司進行綜合評判,進而制定的退市新規,更能防止一些績差公司、空殼公司鑽空子,保障上市公司整體質量。
逾百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除了上述18家收到交易所退市“通知”的公司,仍有多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從面值退市指標來看,截至5月28日收盤,有11家A股公司收盤價低於1.5元/股,其中2家在1.2元/股左右徘徊。
另外,2020年年報發佈後,逾百家公司適用退市新規被“披星戴帽”。具體來看,滬市39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即*ST),其中23家公司觸及退市新規中新設的“營業收入+扣非淨利潤”組合指標;深市68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中超四成觸及財務組合指標。綜合來看,今年有107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約五成觸及財務組合指標,其餘則觸及淨資產為負、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以及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等指標。
《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梳理“披星戴帽”公司2020年財務數據發現,27家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不超過5000萬元,其中,6家營業收入不超過千萬元。若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營業收入,甚至有公司營業收入“歸零”。從淨利潤來看,有3家公司2020年虧損超過百億元。
“退市新規的財務類退市指標是比較合理的,也是公司上市的基礎指標。若上市公司因為自身原因,連最基礎的上市條件都不能滿足,那麼其當前實力已經與‘上市公司’的頭銜不匹配,此類公司自然是需要清理的。”陳靂表示,根據已經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來計算,今年退市公司預計將在30家至50家之間,較2020年顯著增長。
“退市新規中財務指標不僅優化盈利要求,而且明確規模底線,有效壓縮了會計操縱的空間,能夠有力清除殭屍企業和殼公司。”田利輝表示,隨着退市新規的實施,多年積壓的問題公司或殭屍企業會在較短時期裏先後退市,故今年退市公司數量會顯著增多。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