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醫美賽道大考,新氧如何重構行業格局

“國產”醫美概念股近兩年迎來上市高峯期。

2019年,新氧(NASDAQ:SY)、醫美國際(NASDAQ:AIH)在納斯達克上市,隨後,玻尿酸三巨頭華熙生物(688363.SH)、愛美客(300896.SZ)、昊海生科(688366.SH)齊聚大A股。

中國醫美市場可謂是一輛正在高速行駛的列車,去除疫情期間的影響,醫美市場是當下少有的幾乎每年都以超20%的增速上升的一個新興行業。

事實上,全球醫美市場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穩定增長的階段,根據國際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醫療美容服務市場規模為1258億美元,預計2018-2022年複合增速為7.2%,到2022年將進一步增長至1.2萬億元左右

在取悦自己這條道路上,是誰貢獻了中國醫美市場的增速?

年輕人成醫美增長引擎,新氧重構行業“基建”設施

國元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中國的醫美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800億元左右,對應到中國的醫美用户已經有接近1400萬人次。預計到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美元左右,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從消費者年齡分佈來看,90後已經成為了醫美消費市場的主要羣體,20-30歲左右的醫美人羣佔比超過50%。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剛過20歲就在關注抗衰老的話題。

萬億醫美賽道大考,新氧如何重構行業格局
資料來源:新氧大數據,國海證券研究所

對於年輕的消費羣體來説,她們傾向於去嘗試一些微整形的項目,同時,也更願意在社交平台上跟大家分享。從新氧發佈的白皮書數據來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醫美用户人數基本保持穩定,二三線城市用户註冊量則在持續上升。

不過,基於醫美行業的線下服務特性,消費者必然面臨着服務機構分散,水平參差不齊,以及信息和醫療手法非常識等處境。在B站,微博上隨手一搜,可以找到大量UP主曬出的“踩坑”過程。

艾瑞諮詢發佈的2020醫美行業報告顯示,每年有近10萬人因黑醫美致殘致死。

以新氧為代表的線上醫美綜合平台的出現,首先解決的就是行業信息不對稱和用户信任問題。也可以説,新氧最根本的盈利模式在於幫助消費者糾正對於醫美認知的偏差,平台樹立的影響力和流量來自於其打破了行業信息不規範不透明,從而樹立起的可信賴的形象。

在新氧最近舉辦的一年一度的亞太醫美行業頒獎盛典上,金星和新氧CTO李學健不約而同的提到新氧今年做了很多“基建”方面的工作。在新氧發展的第7個年頭,這家自誕生就和“顏值”等新興詞彙掛鈎的公司,似乎更“沉”的下心了。

金星介紹,新氧今年對平台系統進行了優化升級,實現了1000家醫美機構服務升級的效果。同時,新氧還推出了包括基於5G和AI等技術的視頻面診、VR智能展廳等,“新氧體驗官”吸引了超過58.1萬人報名,參與人數達到34.6萬。

除了面向C端用户的一系列改進升級,新氧在今年對於B端機構和醫生明顯提高了關注度和側重。

2020年,新氧對自身評價體系進行了升級,上線醫生與機構的五星評分,反作弊系統全年攔截超過1227萬無效點擊,幫助機構節約1.038億元。金星還提到,新氧今年以“全、準、淨”為標準,推出了全新醫美機構和醫生數據百科大全,展示醫美機構數超11000家,展示醫美醫生數達20200位。

此外,新氧在今年推出的中國首個非學術、非商業的綠寶石榜單受到行業人士和消費者的普遍關注。這一榜單不僅進一步提升了行業透明度,豐富了新氧內容端的表現形式,同時吸引了更多有價值的醫美用户以及機構和醫生。可以説,在今年一系列重構“基建”的過程中,新氧在保持C端優勢的同時,對於B端機構的賦能屬性同樣大大加強了。

輕醫美進入大眾化時代,新氧如何深耕護城河

可以説,今年醫美行業比較核心的兩個要素,一個是年輕化,另一個就是輕醫美。

因為疫情影響,今年手術類醫美市場下滑趨勢明顯,而以玻尿酸,肉毒素等為代表的輕醫美項目迎來了一波爆發期。今年整個“輕醫美”市場增長速度明顯高於手術類醫美的增長速度,金星曾對此表示,這一趨勢對於中國醫美市場來講是非常大的好事,説明醫美正進入更主流人羣的消費範圍當中。

輕醫美佔整個醫美行業比重越來越高近年來是非常明顯的趨勢,有醫美從業者表示,注射美容項目風險低,操作相對簡單,對於醫美小白用户來説是非常容易嘗試的入門級產品,對於機構來説,這些項目效益相對比較大,很多機構原先只把輕醫美當做引流項目,如今越來越重視了。

從國海證券一份報告圖表中可以看出,非手術類醫美項目市場份額近年來直線上升。

2014-2018 年中國手術類及非手術類醫美項目市場份額及佔比

萬億醫美賽道大考,新氧如何重構行業格局
資料來源:新氧招股書,弗若斯特沙利文,國海證券研究所

在相對成熟的醫美市場裏,手術類的項目依賴於醫生的技術和審美,而非手術類的醫美項目則更加看重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

2020下半年,新氧推出了一項全新的服務-美次卡,切入輕醫美市場深受消費者的認可。

其實,想在醫美市場分一杯羹的互聯網公司並不在少數,阿里健康、京東等都有意進入這一市場。

必須要先釐清的一個觀點是,雖然很多輕醫美項目價格便宜,也並不動刀,但這並不意味着無風險。正規藥品,正規機構,正規器械仍然是每一個醫美用户需要辨別的消費前提。

在2015年左右,國內醫美類平台一度存在將近60家,如今縮減至五六家左右,考驗各家增長的,是對於B端機構的運營。

在醫美行業中,大量的民營醫美機構是醫美服務供給主力軍,不管是大型連鎖整容醫院,還是中小型醫美機構或是私人診所,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8 年民營機構收入規模佔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總收入規模的 81.5%。

這些機構獲客成本往往能佔到自身營收規模的50%甚至更高,可以説,對於像新氧這樣的醫美平台,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而決定其增速快慢的,從市場變化趨勢來看,還是對於B端的吸引力和附加價值。在旗下內容社區成功打造為流量窪地並變現之後,新氧能否走出舒適圈,在機構賦能上進行發力,也許是其未來掌握行業話語權的關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71 字。

轉載請註明: 萬億醫美賽道大考,新氧如何重構行業格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