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助力“雙循環”,聽聽他們怎麼説?

【環球網 記者 譚雅文】“2019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781.85億筆,同比增長37.14%;移動支付業務1014.31億筆,同比增長67.57%。”12月5日,在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副局長尹優平指出,數字技術在普惠金融服務供給中的作用愈發突顯,我國電子支付使用普及率持續提升。

據央行近日發佈的數據,第三季度,銀行共處理網上支付業務242.44 億筆,同比增長12.56%;移動支付業務344.95億筆,同比增長26.48%。移動支付業務量保持增長態勢。

普惠金融助力“雙循環”互動發展,成效之一就是數字普惠金融取得較快發展。除此之外,尹優平還指出,農村地區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滿足,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持續提升,邊遠地區金融服務可得性不斷改善。

截至2019年末,全國銀行網點鄉鎮覆蓋率達96.61%,助農取款服務點村級行政區覆蓋率達99.21%。農村地區累計開立個人銀行結算賬户45.18億户,同比增長4.96%。農村地區銀行卡髮卡量35.43億張,同比增長10.44%。

“通過出台相關政策,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小微信貸投放力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尹優平提到,截至2019年末,全國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1.59萬億元,同比增長23.1%。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2704萬户,同比增長26.4%。2019年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7%,較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69個百分點。

在2020第五屆新金融論壇上,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指出,要支持“雙循環”,應進一步通過保證消費升級來實現,擴大產業金融、鄉村振興、綠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產業投資以擴大內需,促進國內大循環。

其中,綠色金融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今年10月底,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和激勵各類金融機構開發氣候友好型的綠色金融產品。日前,《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經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五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我們在‘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這是第一次提出來。”曾剛認為,推動綠色轉型,給綠色金融提供了一些新的機會。

此外,在談到金融控股公司管理時,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提出,面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急劇上升等挑戰,金融控股公司應主動應對,積極加強ESG風險管理,督促客户企業建立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加強公司治理,金融控股公司應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可持續發展方向上,大力支持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發展。

為進一步闡釋國內大循環,北京市政府特聘崗位專家、北京市海淀區特聘區長助理靳暉舉出了海淀區“兩區”建設的例子。海淀區將着手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和數字經濟三個特點,來更好地支持國內大循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2 字。

轉載請註明: 金融如何助力“雙循環”,聽聽他們怎麼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