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道2022】周小川:發展碳市場需優化激勵機制

  中國青年報客户端海南博鰲4月2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若一 王林 任明超)全國碳市場形成近一年,首批納管企業為2000餘家電力企業,如何鼓勵更多金融機構與其他公司參與進來?在2022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碳中和:政府在行動”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認為,我國已初步形成全國統一碳市場,接下來需要優化碳市場激勵機制,從現貨走向遠期市場,將引導投資作為激勵機制的中長期目標。

【博鰲論道2022】周小川:發展碳市場需優化激勵機制

  周小川指出,減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依賴於科技和大量的投入,應該通過找到新技術、投入新設備和工藝,達到在三五年後能夠大幅度減排的效果。“整個過程不是一瞬間就完成的,既有認識過程,也有實踐過程。”他認為,儘管中國去年已經開通了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但依舊需要一定過程來達到我們所希望的作用和功能。他提出,從區域性市場到全國市場,再到全球市場,統一起來資源配置會更好。

  對於碳市場的發展,周小川認為,早期在認識不充分、沒有形成共識之前,形成了激勵程度較低的自願碳市場,期望通過市場機制對減排給予激勵並引導投資。而隨着強制碳市場逐漸發展,激勵機制逐步提高,再隨着各方對碳中和共識提高,就有可能出現統一的、更大範圍的市場。

  然而,國際碳市場的建立仍面臨困難,這主要是由於國際協調不容易,同時各國減碳的邊際成本不一樣,不同市場的碳價格不一樣。“有一些國家搞了很久的減碳,還有一些國家還在用柴火燒飯和取暖,他們如果減碳,可以用相當少的邊際成本達到效果。”

  對於這種現狀,周小川指出,應該尋找一個從現在算起,到2030、2050、再到2060的最優路徑,並且應該注意到,對於每一個時間點都存在一個最優機制。

  “這個最優機制不僅是當期的生產問題,同時給所有的企業、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一個信號,讓他們知道如果在減碳、碳匯、涉及碳以及其他衍生品上貸款、投資,在未來的財務收益是什麼樣的。”

  周小川表示,以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引導合理的投資,按照計劃的路線圖、時間表來實現目標——既不用過於着急去提前實現,也不能過於滯後。他認為,如果完不成計劃,可能是因為激勵機制不夠,激勵機制沒有達到最優。“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場發展還有一個過程,我們要推動這個市場儘快地向前發展,功能優化能夠實現我們所設想和所需要的那種狀態和功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2 字。

轉載請註明: 【博鰲論道2022】周小川:發展碳市場需優化激勵機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