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重整將至終局:吉利幫助揚帆,換電業務大幕拉開

吉利“接盤”力帆迎來新動向。

11月10日下午,*ST力帆發佈《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公告》,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以下簡稱滿江紅基金)將取代力帆控股成為控股股東,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將以產業投資人的身份參與重整力帆。

公告顯示,滿江紅基金將有條件受讓轉增股票中的13.4955億股,為此,滿江紅基金將向力帆股份支付轉增股票受讓價款30億元。以45億總股本計算,滿江紅基金將佔股29.99%,吉利集團間接佔股14.7%。據企查查顯示,滿江紅投資基金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

這意味着,力帆股份的重整計劃迎來了實質性進展。據悉,力帆股份將於11月25日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及股東大會,審議表決《重整計劃(草案)》,一旦表決通過且獲得法院裁定,力帆股份將正式完成重整。

吉利襄助,滿江紅基金“拯救”力帆

傳聞已久的吉利,成為本次力帆重整的最大助力。

自今年8月力帆股份重整開展以來,關於吉利收購力帆的傳聞不絕於耳。但此前對於傳言稱吉利有意對力帆汽車進行收購重整,吉利汽車曾多次否認稱不知情。

今年8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力帆股份重整一案,指定力帆系企業清算組為力帆股份的管理人,負責開展重整各項工作。在重整過程中,管理人通過公開招募方式,確定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吉利邁捷)、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兩江基金)以聯合體身份成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吉利也終於揭開面紗,亮相力帆股份重組計劃之中。

11月6日,管理人與兩江基金、吉利邁捷及吉林邁捷的母公司吉利科技集團共同簽署協議,明確重整投資人身份並確定由吉利邁捷、兩江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的 “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以及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達70%以上的絕對控股的公司作為參與公司重整投資的實施主體。

而在此次發佈的《重整計劃(草案)》中,重整計劃將以力帆股份12.85826279億股流通股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 24.99695156 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 32.14173721億股。而總體股本增加至45億股,滿江紅基金佔股29.99%,吉利集團間接佔股14.7%。

此外,轉增股票不向股東分配,全部由管理人按照重整計劃的規定進行分配和處置。在力帆股份重整完成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將由力帆控股變更為滿江紅基金。按照公告約定,滿江紅基金將有條件受讓轉增股票中的13.4955億股,同時向力帆股份支付轉增股票受讓價款30億元;將有9億股用於引入產業投資人;另外約9.6億股用來清償債務,其中約5.6億股分配給十家子公司。

儘管尚未迎來最終官宣,但在吉利的“襄助”之下,滿江紅基金讓力帆股份見到了重整即將成功的曙光。

接手不易,力帆的幾大難題

作為曾經的重慶知名民營車企,力帆如今早已退出汽車行業的主流之列。銷量下滑、債務纏身、資金鍊告急、經銷商維權等重壓之下的力帆汽車風雨搖曳。

過去的一年時間裏,錢成為力帆股份的“老大難”。 截至2020年3月15日,共有5.303億元債券因無法按時兑現逾期,自2020年3月16日起,“16力帆02”公司債券在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台停牌;4月,力帆股份發佈公告稱,因公司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與重慶盼達汽車租賃公司存在買賣合同糾紛,盼達汽車向重慶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力帆乘用車賠償7.98億元。

今年8月,力帆股份發佈公告顯示,公司(含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涉及訴訟(仲裁)金額合計約2.98億元;涉及訴訟(仲裁)1178件,累計金額50.37億元。

新京報記者曾多次報道力帆股份負債和資金鍊困境。去年9月10日,力帆股份公司控股股東力帆控股所持有的1.08億股份被輪候凍結。力帆股份稱,力帆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6.1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47.08%。股份被輪候凍結後,力帆控股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股份數量為6.16億股,佔其持股總數的99.55%,佔公司總股本的46.87%。

除了資金糾紛“剪不斷理還亂”,主營汽車業務也幾乎難以維繫、面臨巨大虧損,破產傳聞頻傳。

10月29日晚間披露的三季度報更是虧損嚴重。力帆股份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06億元,同比下降61.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4.45億元,同比下滑30.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7.72億元,同比下滑128.3%。

今年以來,力帆汽車的生產線幾乎一直處於停工狀態。去年至今,接連出現力帆汽車經銷商到力帆汽車重慶總部維權索賠的情況。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力帆汽車主打10萬元以內級別市場,車性價比不高;早些年汽車市場供不應求,只要生產出來就會賣得出去。但是力帆汽車並沒有抓住黃金的發展期,在賺到錢之後沒有花費精力投資研發,而是開發房地產等副業,當競爭加劇時,缺乏核心技術的力帆汽車自然就會掉隊。”

而就在重整剛剛出現一絲曙光的時候,10月13日,力帆股份披露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尹明善、陳巧鳳、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

接手力帆,吉利“換電版圖”展開

力帆等到了吉利。隨着重整計劃的展開,無論是控股股東,還是產業投資人,都少不了吉利的身影。而吉利作為關鍵角色的作用才剛剛發揮出來。

在10日發佈的公告中明確表示,轉增股票中的13.5億股用於引入滿江紅基金,9億股用於引入產業投資人。其中,產業投資人的受讓條件包括產業投資人將向上市公司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包括但不限於協助將力帆打造為吉利科技集團換電車型製造唯一的上市平台,並擇機將中高端智能網聯換電業務注入,通過資產重組為上市公司導入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重點鼓勵的換電新能源汽車生產、汽車與摩通產業整合機遇、產業技術支撐等。

吉利接手力帆,瞄準的便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風口——換電模式。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換電站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範疇;7月份,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將繼續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11月2日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指出,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換電風口已然來臨。

吉利方面佈局也頗為迅速。今年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團智能換電站在重慶亮相,換電模式在重慶率先落地。吉利科技集團方面表示,今年計劃將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2021年將在重慶建成100座換電站,2023年計劃落成200餘座換電站;並以重慶為中心,同步向浙江、山東等地輻射佈局,覆蓋全國各大城市和省際、高速路網等。截至目前,吉利科技集團已在全國簽約超過1000座換電站。

此外,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與力帆股份此前簽署關於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授權協議(該車型已獲工信部 334 批次目錄〔產品公告型號:JWT6470SEV01〕),以及有關基地代加工業務的轉移協議或其他代加工業務協議,以支持保障產能。

深耕汽車產業多年的力帆股份並不是“一無是處”。 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經理白毅陽表示,如果完成重組,吉利將充分整合力帆在重慶的地塊、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資源。

資料顯示,總部位於重慶的力帆股份,正好能為吉利的換電業務提供“東道主”優勢。儘管發展不利,但憑藉多年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力帆旗下諸多資源能為吉利提供助力。旗下分時租賃平台盼達用車註冊用户超350萬,將成為龐大的用户載體;旗下獨資子公司移峯能源專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需要籌建,以建設和運營能源站、電客棧為主營業務,與未來換電業務的發展方向完全契合。當然,力帆汽車空置的產能也將用來支撐吉利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生產。

吉利方面還表示,新能源換電車型開發工作先由吉利科技承擔,達到量產階段再導入力帆上市公司,為上市公司重整後實現成本最低、風險最小、起步最快的經營發展。而且,吉利科技還將加大力帆體系的研發創新力度,為其引入先進的智能化、網聯化生產技術,提升和優化產業競爭力,提高公司整體效益和競爭優勢。

有接近力帆股份的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27年前發展至今,力帆股份也曾經歷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卻並沒有把握SUV、新能源等轉型機遇,最終變成今日積重難返的境地。如今藉助吉利的“東風”,瀕臨行業淘汰境地的力帆股份或將重獲新生。

新京報記者 魏帥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57 字。

轉載請註明: 力帆重整將至終局:吉利幫助揚帆,換電業務大幕拉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