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基金漲了也焦慮?該怎麼破?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財經

   經歷了兩天的衝高回落,今天A股終於漲了,基金也有了明顯的反彈,本該歡呼雀躍,可還有不少小夥伴們很焦慮:

  “昨天清倉今天就漲,還要不要上車?”

  持有的基金回本了,要不要贖回?

  “已經落袋為安了,贖回的錢往哪放?”

  “今天的定投要繼續嗎”“後市還會跌嗎”“我的基金怎麼沒漲,還行不行了”……

  市場下跌時焦慮,焦慮不斷貶值的賬户,焦慮抄底過後還有更低;市場反彈時也焦慮,不加倉焦慮踏空,加了倉焦慮反彈是不是曇花一現。於是天天盯着行情,盯着估值淨值,結果“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頭一看白辛苦”。那麼這種焦慮到底該怎麼破?

  1、投資前做好心態建設,設置止盈止損點

  對於基金投資有過高預期的投資者,通常不能正確認識風險,追漲在所難免,階段性稍有虧損就認定“基金不是個好東西”然後殺跌離場。這樣的心態很難在基金淨值的波動起伏中堅持住,最終也很難通過基金賺錢。

  買基金,我們當然都希望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事實上,我們只能憧憬這種“低買高賣”,而很難真正做到“擇時交易”。

  因此,在我們投資基金前,首先確定自己的投資預期跟風險承受能力,問自己兩個問題:想賺多少錢?能虧多少錢?想賺多少錢(投資預期),這個並不是拍腦門隨便定的,就好像你不能指望存銀行獲得非常高的利息一樣。投資預期是要綜合所投資基金的類型、歷史業績和自己的投資預期來看,再來設定“止盈點”。如果你繼續看好基金未來走勢,可以選擇部分贖回,剩餘份額繼續持有。這樣既能鎖定部分贏利,又能有機會享受未來的收益。

  另外,記得設置止損點,但是人往往控制不住。設定了止盈/止損線之後,一定要恪守投資紀律。

  2、投資中減少對短期波動的關注

  基金投資者減少每天的盯盤、不在乎各種評論、不為短期漲跌而焦慮。在基本面未發生實質性變化的基礎上,設了定投計劃的就堅持定投、原本計劃持有的就繼續持有,例如下面幾隻基金,長期持有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投資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一夜暴富的途徑,如果人們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家人、好友、工作、運動和閲讀中去鍛造一個更好的自己,還怕因為沒看到專家的理財建議而賺不到錢嗎?所以只要給基金一些時間,長期來看,績優基金大概率會以良好的業績,回饋給持有人的。

  3、切忌貪婪恐懼,多一點耐心

  貪婪是種病,而且總是伴隨着恐懼而出現,希望不經歷任何煎熬就能得到一切。在資本市場掘金的人,總是貪婪中夾着着恐懼。市場一下跌很多人就開始抱怨國家、抱怨政府、抱怨基金經理等,可是他們在享受資本市場泡沫的時候,是否認真去研究過市場、是否去努力的提高過自己的認知水平呢? 避免成為一個貪婪的人,就需要控制自我的恐懼。

  如果市場整體向好趨勢行情並未有較大的改變,且看好未來幾年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那麼你可以稍微持有時間長一點,耐心一點。也就説,持有基金如果少於3個月,你就想贖回,那麼建議再等等,先持有3個月以上。

  但也並非所有的耐心等待,都能換來投資回報,前提是必須選對績優基金。儘管基金的業績無法預估,但可以給參考歷史業績,基金經理的投資經驗、最大回撤等,來評價一隻基金是否是潛在的績優基金。

  4、把擇時交給定投,享受投資的樂趣

  焦慮這事啊,基金定投者的眼裏是“橫看成嶺側成峯”,市場下跌時,定投有足夠便宜的籌碼;市場反彈時,定投保持隨時在場不慌不忙。

  巴菲特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打卡理論”:如果你的投資生涯有一張卡片,只能打20個洞,每投資一次就打一個,相信你的投資業績會好很多。

  作為紀律投資的基金定投無疑是切合“打卡理論”的核心,克服情緒的阻礙,焦慮迎刃而解,回頭一看還自動達成了很多人“買低賣高”的初衷。

  選擇定投的投資者也會有糾結“定投日選哪天收益更高?”“今天要抄底嗎?要不要再等等?”遲遲不敢下手。

  但是我們要知道,定投的魅力來源於複利,而撬動複利槓桿的重要因素是時間。所以,投資不要猶猶豫豫,明天的籌碼不一定更便宜,要投資就趁現在

  通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我們可以在長期投資中分散市場風險,同時也將自己的本金積累得更多。

  用定投打破焦慮,通過定投可以讓你在市場漲跌中用耐力勝過頭腦,淡定入場輕鬆離場,相信經過長期的堅持,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奔湧的前浪/後浪!

  市場的走勢是“人的行為”的綜合表現,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不可預知性,做一個“隨機漫步的傻瓜”,可能更能享受投資的樂趣。

  (文章整理自財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