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黃青春
題圖|視覺中國
快手賺上市“第一桶金”後,很多人正重新審視這隻“短視頻第一股”。
8 月 23 日港股盤後,快手發佈 2022 年第二季度業績:營收 216.95 億元,同比增長 13.4%;淨虧損 31.76 億元(調整後淨虧損 13.1 億元),虧損率為 14.6%,淨虧損及虧損率已連續三個季度大幅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2022Q2 快手國內業務提前兩個季度實現單季盈利,經營利潤達 9362.3 萬元;此外,毛利率同比從 43.8% 提升至 45%,調整後的 EBITDA(税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 4.07 億元,是自 2020Q4 以來該指標首次轉正。
財報的 A 面,這是一份超常發揮、數據向好的“成績單”,因此有人戲稱快手是“ TMT 板塊最靚麗的表現,堪稱‘中丐股’之王”;但財報的 B 面,你很難解釋清,2022Q2 國內季度盈利到底是在秀盈利還是“秀財技”?
快手盈利?別被唬住了
事實上,細究快手 2022Q2 財報會發現,其並未實現真正的盈利——快手只不過用兩個技巧,完成了財報上的國內季度盈利。
第一個技巧,快手首次在業績報告中將國內與海外經營情況分開展示。
近兩年,海外業務一直是快手燒錢最厲害的業務,快手 CEO 程一笑口中“出海五年中成績最好”的 2021 年燒掉超 120 億元;此次財報中快手選擇將國內外業務一拆為二披露,雖進一步表明快手主要虧損來自海外業務,但在理解快手真實經營狀況時會多繞一個彎。
第二個技巧,未分攤項目疑雲。
問題還在於,快手 2022 上半年仍有 38 億元未分攤項目,既然快手選擇國內外盈虧分開披露,那為何不能對照國內外業務營收、人員規模按比例(國內營收 426.1 億,國外營收 1.5 億,兩者比值約 300:1)將這部分成本分攤到國內與海外業務上呢?
除此之外,快手財報中經調整後 EBITDA 首次盈利 4.07 億元也頗值得玩味。
虎嗅妙投專欄文章曾分析指出,GAAP(通用會計準則)和 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之間的差異,最常見的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一次性損益,包括資產處置收益、資產減值以及投資收益等等,這些項目均與經營業務無關、不可持續,因此剔除一次性損益影響能更真實反映出公司經營狀況;二是非現金損益,包含股權激勵費用、資產折舊和攤銷。
按照快手此前的經營情況,要在 2022Q2 實現國內經營利潤及 EBITDA 轉正尚有一段距離,但公司依據自身情況調整後的財報數據無疑能更快達成這一目標。
財報顯示,快手 2022Q2 淨虧損 31.76 億元,經調整 EBITDA 為 4.07 億元,調整前後差額約為 35.83 億元,主要包括股權激勵、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其中,快手 2022Q2 股權激勵高達 17.18 億元——由此不難看出,快手 NON-GAAP 剔除很大一部分是股權激勵。
要知道,互聯網公司經營過程中股權激勵是薪酬體系不可分割、且非常剛性的人力成本。即便其屬於對公司淨利潤產生影響的一項非現金項目,但股權激勵無論用作高管激勵還是員工勞動支付,都是為了驅動公司收入增長——如果剔除股權激勵費用,會產生收入和費用不匹配的現象。
當然,騰訊、阿里等公司也會在 NON-GAAP下剔除股權激勵,進而影響盈利波動;但快手尚處於虧損之中, NON-GAAP 剔除股權激勵則直接決定盈虧,存在質的變化。
此外,快手作為一家內容平台,Q2 還剔除了 16.65 億元使用權資產折舊及 6600 萬元無形資產攤銷才勉強實現經營利潤、EBITDA 雙轉正,這麼做的意義有多大呢?愛奇藝如果剔除版權攤銷成本,盈利能力甚至能媲美茅台。
快手財報之所以會有上述操作,很大程度上源於此前公司一直畫的是“燒錢換增長、戰略虧損換未來” 的偉大藍圖;然而,隨着快手股價劇烈震盪,市場對其估值邏輯已悄然發生變化——資本沒有耐心再去聽“燒錢換增長、戰略虧損換未來”的故事,轉而更關注平台到底何時能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
所以,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2021 年快手紙面虧損還超 780 億、是高居《財富》中國 500 強虧損公司排行榜榜首,卻在 2022Q2 提前兩個季度實現國內業務季度盈利。
當然,也要看到快手“降本增效”成效確實在逐漸顯現—— 2022Q2,快手市場營銷費用 87.62 億元,同比減少 22.25%,且營銷費用已連續五個季度環比減少;此外,快手員工福利開支也從 2021Q2 的 57 億元降至 49 億元。
快手“三駕馬車”跑起來了?
理性看待快手季度盈利的“含金量”,還可以從支撐其營收的線上營銷服務、直播及其他服務(包含電商)該季度表現來驗證。
廣告
首先,快手 2022Q2 在線營銷服務收入 110 億元,營收佔比達 50.7%,依舊是其核心收入來源。但也應該注意到,該業務此前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1Q2 同比增速達 156.2%,2022Q2 同比增長僅 10.42%,環比甚至負增長,導致 2022Q2 成為快手上市以來季度營收增速最低。
事實上,2021 下半年以來,在線教育、遊戲、金融等業務的廣告投放在監管風暴中大幅萎縮,整個互聯網線上廣告業務都受到不同程度衝擊——連騰訊 2022Q2 廣告收入都下降了 18%;不過,騰訊後方盤踞着尚未發力的微信生態,小程序、朋友圈廣告、視頻號廣告均藴藏着巨大潛能,能帶來不容小覷的增量,這對其他人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
另一方面,疫情給宏觀經濟的恢復帶來了更多不確定,廣告主預算也變得更保守,互聯網公司廣告收入同比增速也從三月中旬開始出現放緩,其影響主要分為兩方面:
內循環電商廣告:物流、倉儲及生產等疫情管控限制,電商商家開播、銷售和履約環節都會直接受到影響,內循環電商廣告與電商銷售有高度關聯度,面臨着與電商 GMV 類似程度的增長放緩;
外循環廣告:外循環廣告主受宏觀外部環境影響更直接,所涉及的行業更廣,包括很多業務在線下的廣告主,這樣環境下廣告主對轉化要求會更苛刻。
不過,艾瑞諮詢 2021 年 9 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3% 廣告主在過去一年增加短視頻平台上廣告預算;55% 廣告主在過去一年增加內容廣告投放預算。
一位品牌商向虎嗅表示,“首先,品牌此前投長視頻植入要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核算機制,但短視頻與長視頻、直播不一樣;其次,短視頻直播做完以後,每個單獨短視頻都是高光時刻,並能將流量曝光擴大化,因為用户都喜歡看精彩瞬間,產品的曝光、品牌的曝光次數會遠高於原來對於長視頻的品牌植入。”
況且,第三方數據顯示,與抖音 10% 以上廣告加載率相比,快手(接近 7% )的廣告加載率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間——畢竟,自 2021Q3 快手業績出現拐點之後,商業化釋放、盈利預期改善都向着積極的一面發展。
直播
頗為意外的是,快手直播業務經過此前多個季度的負增長後 2022Q2 開始發力,營收 86 億元,同比增加 19.1% ,環比增長 13.4%,營收佔比為 39.5%。
但與之對應,2022Q2 快手收入分成 67.24 億,這部分費用主要從直播收入( 85 億)、其他服務( 21 億)向外抽,巧合的是該季度直播收入從 72 億漲至 86 億,但分成成本也從 53 億漲至 67.24 億——等於説,直播拉動的營收與分成成本增加剛好持平,那難免讓人質疑直播業務最終是在為“主播做嫁衣”。
甚至,直播業務的不確定性在於,2022 年 3~4 月廣電總局等部門公佈多項短視頻直播行業相關政策,市場擔憂未成年保護和遊戲直播監管會使快手直播業務受到影響,包括華泰、浙商、光大在內的主流券商,都給了直播打賞以每年約 10% 且遞減的預期增長速度。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監管對於“打賞榜單”、“高峯時段 PK ”等功能的規範更多是希望減少對打賞的過度引導。一旦針對內容平台的未成年人保護、直播監管進入新常態,快手完全能以直播為載體驅動其他業務的增長,比如電商、快招工都可以嫁接在直播的商業模式上。
電商
與前兩大業務相比,電商業務的發育稍顯緩慢。2022Q2 其他服務(包括電商)收入為 21 億元,同期增長僅 7.1%,增速降至個位數,創下歷史新低——要知道,這是在快手 GMV(電商交易總額)同比增長 31.5% 至 1912 億元的情況下,電商營收佔比仍在下降。
至少從側面説明,GMV 對快手電商營收拉動非常有限,電商貨幣化率、平台抽傭依舊處於低位。對此,有接近快手內部人士告訴虎嗅,“有一點被忽略了,快手部分內循環電商廣告其實也算入了在線營銷服務”——這便能解釋為何快手電商 GMV 跑出了一條陡峭增長曲線,但其對電商營收拉昇卻不明顯。
不過,財報電話會上程一笑透露,快手今年計劃佈局 100 個產業帶,上半年已完成超 50%,覆蓋十幾個行業;2022Q2 月度快銷品牌商家數同比增長超 200%,“其中某國際知名美妝品牌入駐首季度,實現月均 GMV 破 2 億;616 購物節期間,品牌 GMV 同比增長超 5 倍。”
順着程一笑的敍事,視頻化、直播化無疑正幫助用户更好了解更真實、更生動的商品——從白牌到快品牌(高性價比的新興品牌),快手正通過扶持小微商家的自有品牌、力推性價比與抖音電商差異化競爭。
況且,電商只是一個開始,快招工、房地產等領域業務也在慢慢被視頻化“改造”。以“快招工”為例,2022Q2 財報顯示,該業務月活躍用户規模已達 2.5 億,環比增長 90%,且平台已與超 10 萬家企業達成合作——要知道,此前市場調研數據顯示,我國傳統藍領市場勞動力規模才 4 億上下。
不過,“家族模式”雖然驗證了快手私域勢能帶來的競爭優勢,將內容、老鐵、生意構成了一個自洽的商業閉環(內容承接人格化的載體、老鐵帶來強信任與高粘性、交易沉澱商業價值);但事實證明,快手頭部主播帶貨“翻車”不僅會影響其個人信譽也會連累平台的口碑,根上則是粗放增長策略下的平台治理危機。
快手基本盤穩了嗎?
俗話説,平台基本盤穩不穩,用户生態來兜底。
從用户數據來看,2022Q2 快手 MAU(平均月活躍用户)達 5.86 億,同比增長 15.9%;DAU(平均日活躍用户)達 3.47 億,同比增長 18.5%,創歷史新高;用户總流量同比增長 38.7%,也創下歷史新高。
這組數據背後,DAU 增速超 MAU 增速——説明 MAU 存量受到運營策略的影響進而轉化為 DAU 趨勢明顯。
虎嗅獨家獲悉,周杰倫直播當週( 7 月 7 日 ~ 7 月 12 日)帶動快手日均 DAU 環比上週增長 1.8%。雖然無法拆分周杰倫帶來的實際增長收益,但快手數據波動期間大事件其實就是周杰倫,所以從該組數據看,周杰倫帶來的收益非常可觀。
目前快手已經簽約成龍、周杰倫、楊冪、黃子韜、迪麗熱巴、沈騰、時代少年團等頭部藝人,截至2022 年 6 月,站內共有 2000+ 名藝人入駐。
對此,快手娛樂板塊負責人對虎嗅表示,“從內容角度來説,快手對明星選擇均基於其真實於互動的‘同一標準’;從運營角度來説,策略會有所差異,會針對明星特點及需求‘定製化’。”
此外,2022Q2 報告期內,快手日活躍用户日均使用時長達 125.2 分鐘,用户粘性已然體現出其在短視頻賽道的頭部優勢——截止 2022Q2,快手應用的互聯用户對數累計超過 200 億對,同比增長 58.7%;快手內部針對創作端統計亦顯示,自 2016 年發佈作品活躍至今的創作者中:萬粉創作者比例超 70%,十萬粉創作者比例超 80%,百萬粉創作者比例達 94%。
一方面,快手 2021 下半年從“職能制”轉向“事業部制”至今,正自上而下修復公司管理困境及運營效率,降本增效效果顯著——不僅成功拉動產品日活、月活用户數據增長,還使得平台電商 GMV 穩步增長;另一方面,快手生態的豐富提升了用户粘性及社區活躍度,幫助快手跳出了過去單一的內容敍事偏見——畢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老鐵”一直是快手的代名詞,除此之外其公眾標籤“面容模糊”。
以 4 月 28 日發佈的《 2022 快手泛知識內容生態報告》數據為例,過去一年,快手平台內的泛知識內容播放量相比 2020 年增長超過 58% 。其中,短劇(補足高線城市女性用户羣)、體育等垂類內容促進特定用户人羣的留存提升,有利於平衡當前快手用户分佈。
此外,快手高級副總裁、StreamLake 業務負責人於冰告訴虎嗅,快手 8 月流片成功一個視頻壓縮芯片,“目前正在小規模驗證測試階段,量產還要一段時間”;此外,快手還跟信通院聯合做新的視頻流媒體傳輸標準,“從視頻上傳、直播推流,再到視頻、直播的消費拉流,所有端到端的框架開放給行業,能把視頻卡頓率降 20%~30%,是一套端到端的完善操作系統”。
事實上,虎嗅通過接近快手人士瞭解到,StreamLake 團隊背後是快手的音視頻技術、AI團隊,並非要發力綜合雲計算,而是聚焦在視頻雲賽道。
上述人士還進一步補充道,快手拓展 B 端業務始於 2020 年;2021 下半年在小規模服務客户的探索基礎上,決定在音視頻技術部門組建一個小型創新團隊,目標是把快手音視頻技術、經驗和能力開放給全行業;2022 年 7 月,StreamLake 孵化為獨立業務,成為快手 ToB 業務拓展的品牌和載體。
至於海外業務,2022Q2 快手海外總營收 1.03 億元,經營虧損由 2021 年同期的 43.68 億元大幅收窄至 16.06 億元,減虧幅度達 63.2%——主要得益於 2021 下半年開始,快手已收縮非核心市場投放,同時整合 Kwai、SnackVideo 等產品,提升中台運營效率。
對此,海通證券研報分析,“目前,快手統一 Kwai 產品 + 多部門整合 + 重點區域留存的戰略設定,使得快手由於海外市場業務拓展而產生的銷售費用有效收縮,助力快手降本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8 月 5 日,快手科技成立新一屆經營管理委員會,並宣佈一項涉及多部門的組織架構調整。該次調整中,外界最為關注的人事變動無疑是馬宏彬調任國際化業務負責人,而最關心的問題則是:馬宏彬究竟是“賦閒出海”還是挽國際化於危難之間?
#我是虎嗅商業消費組副組長黃青春,關注文娛社交、遊戲影音等多個領域,行業人士交流加微信:724051399,新聞線索亦可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