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幾年,基金業績表現突出。在幾大資產類別裏,基金可謂是亮眼的星!
從過去三年的業績表現看,29只公募基金實現了三倍以上的收益,最牛基金總回報更是接近4.4倍。在成立時間超過三年的基金中,有七成多漲幅超過50%,同期大盤漲幅僅有26.47%。
遙想三年前的2018年下半年,市場震盪下行,在風聲鶴唳的市場氛圍中,愁雲慘淡萬里凝,很少人敢於出手。彼時敢於逆勢出擊的人,大多獲得了豐厚回報。
如果把時間拉長,過去五年有近800只基金淨值翻倍;過去十年有近300只基金回報超過兩倍,最牛的基金回報接近八倍。
29只基金三年回報超三倍
東方財富Choice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成立時間滿三年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共有2778只,總回報超過50%的基金有2048只,總回報超過100%的基金有1267只,總回報超過200%的基金有242只。
從績優基金表現看,過去三年,29只基金總回報超過三倍,表現最好的國投瑞銀進寶靈活配置基金的總回報高達438.59%。
具體情況見下表:
截止日期:2021年9月底
從上述基金表現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迷你基金大幅減少,基金業績成色十足。從上表可以看出,上述29只業績搶眼的基金中,最新規模不到10億元的僅有6只,其中不足2億元的僅有兩隻。而在以往,領漲基金中通常會有不少迷你基金,當基金規模不大的時候,偶然性因素往往會帶來基金淨值的上漲,而當基金規模變大的時候,業績表現的成色無疑更足。
二是新興行業挑大樑。從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表現居前的基金大多是新能源、製造業等主題基金,即使有周期輪動等基金,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對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重倉配置。
三是上述基金經理大多比較年輕,擔任基金經理時間不太長,但投資風格較為積極,例如農銀匯理基金的趙詣、匯豐晉信基金的陸彬、大成基金的韓創等。
恐慌當是貪婪時
儘管從基金淨值表現看,過去幾年公募基金的整體業績表現非常搶眼,但對於不少人來説,“賺錢是別人的,自己什麼也沒有”。
從過去三年的市場整體表現看,上證指數漲幅只有26.47%,創業板指數漲幅則高達129.9%。即使買了指數基金,表現同樣可圈可點。
但在風聲鶴唳的2018年下半年,幾乎沒有投資者敢於入場,基金在這種市況中的募集往往極端困難。即使在2018年9月入場,還會迎來10月份的暴擊,2018年四季度正是市場非常恐慌的時期。但從事後表現看,在最恐慌的時候,市場往往隱藏着最為豐厚的回報。
滬上某基金公司營銷人士回憶説,在2018年8月份市場非常慘淡的時候,公司發行新基金,在幾個星期的發行期內,每天都在密集拜訪各家銀行,但是收效甚微,直到發行期快結束才勉強達到了成立門檻。但從該基金的業績表現看,迄今總回報已經高達2.5倍。
巴菲特説,在別人恐慌時貪婪,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還有人説,當別人恐慌時,我比別人更恐慌,等到別人絕望時才貪婪。如果回溯2018年的市場下跌,當年下半年市場已經開始恐慌了,2018年10月份堪稱極度恐慌,接下來的11月份有所反彈,但在臨近年底時市場再度下跌,很多人幾乎都要絕望了。
但從此後的市場走勢看,在最恐慌的時候,鳥兒已經開始報春了。2019年一季度,市場掀起了強勢反彈行情,如今看來當時就是近三年來結構性牛市的起點。
牛基十年賺八倍
對於基金投資來説,熊市定投牛市賣出,通常是獲利的法寶。但是如果選對基金的話,長期持有的回報同樣非常豐厚。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成立時間超過5年的1800餘隻主動偏股型基金中,過去五年僅有10多隻虧損,回報超過100%的基金則接近800只,更有152只基金淨值上漲超過200%。
過去五年業績搶眼的基金業績如下圖:
過去五年業績30強
如果把時間拉長到十年的話,在成立時間超過十年的457只主動偏股型基金中,過去十年淨值無一下跌,翻倍的基金多達412只;297只基金總回報超過200%,佔比高達三分之二;147只基金總回報超過300%,佔比約為三分之一;表現最好的交銀先進製造基金總回報高達783%。
過去十年業績搶眼的基金業績如下圖:
過去十年業績30強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