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陸永俊
個人學歷的高低確實無法與其專業能力的強弱產生必然關聯,但如果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期內存在超過一半的研發人員學歷處在“專科及專科以下”的現狀,且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均常年不足5%,恐怕市場將對其長期研發能力產生一定疑問。
經銷模式貢獻九成業績
近日,江西杏林白馬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白馬藥業”)更新了招股書,保薦人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白馬藥業是一家從事中藥及化學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招股書顯示,白馬藥業擁有顆粒劑、膠囊劑、片劑、凝膠劑、煎膏劑、口服液製劑等13個劑型68個品種76個規格的藥品批准文號。其中,5個品種為公司獨家品種。
2018年-2020年及2021年前六個月,白馬藥業分別錄得營收3.21億、3.55億、2.65億及1.51億。白馬藥業表示,2020年業績下降系因疫情導致開工率及產品發貨運輸存在不足所致。隨着疫情逐步穩定後,公司生產恢復正常,疫情對於公司持續經營並未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招股書顯示,白馬藥業預計2021年收入3.18億-3.31億,較2020年增加5285.53萬-6585.53萬,增幅為19.92%-24.82%。扣非淨利潤為6016.2萬-6439.06萬,叫2020年度增幅為34.49%-43.94%。
值得注意的是,白馬藥業的銷售模式採取“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策略,經銷模式貢獻收入佔比均超九成。2018年-2020年全年及2021年前六個月公司經銷模式收入佔比分別為93.26%、93.7%、95.5%和95.15%。
另外,期內公司中成藥品種公立醫療機構市場營業收入分別為1.57億元、1.72億元、1.08億元、6340.63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50.45%、49.55%、41.60%、42.77%。
招股書顯示,由於目前公司擁有批文的品種國內尚未有生產廠商通過一致性評價,因此,公司產品暫時尚未被納入集中帶量採購目錄。然而,在已開展的六批集採中,存在主治範圍與公司在售產品相同或相近的品種。
面對潛在的集採風險,公司將採取何種應對措施?是否考慮通過併購的方式購買其他業務以分散風險?《港灣商業觀察》聯繫白馬藥業,公司未予回覆。
有分析人士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不能將產品被納入集採與否直接等價於好消息與壞消息。即便有基於極端情況相關產品銷量和收入的比較,預測相關市場份額丟失後同行可比公司潛在的收益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對於自身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在影響是較難的。”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2020年全年及2021年前六個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錄得67.65%、67.21%、61.91%和63.86%,主營業務毛利率較高。未來公司是否還能夠在動態的市場競爭中維持較高的利潤值得持續關注。
研發能力存疑與多次違規
另外,雖然公司在招股書中自稱是“一家同時具備藥品研發、生產與銷售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然而,公司的研發投入與人員學歷構成似乎並不如人意。
期內,白馬藥業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不足5%。2018-2020年全年及2021年前六個月公司研發投入佔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3.98%、4.29%、4.12%、3.02%。
而且,員工學歷結構中“專科及以下”學歷員工超五成。期內,公司“專科及以下”學歷員工人數佔比分別為73.96%、63.44%、59.76%、62.67%。與之相對的另一面則是,期內公司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員工分別為7人、6人、6人和8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技術研發人員共60人,核心技術人員6人。其中,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員只有兩位。值得注意的是,即便8位碩士學歷及以上人員與20位人員全部為技術研發人員,那麼,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至少53.33%的技術研發人員的學歷屬於“專科及專科以下”。
“雖然絕對的學歷高低並不能代表科研水平強弱,但是倘若公司超過一半的研發人員學歷相對較低,恐怕會讓市場對於企業的長期研發能力產生一定疑問”。前述分析人士繼續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
《港灣商業觀察》就公司未來對於研發領域的投入是否會增加及如何保證自己優勢產品的市場份額不丟失等問題聯繫白馬藥業,未獲回覆。
此外,白馬藥業存在多次違規事實。除了在環保問題上曾作為整改問題企業被要求進行整改外,白馬藥業還曾被官方通報。2008年7月,白馬藥業因產品野蘇顆粒(國藥準字號Z10940007)被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存在“未經藥監局備案,任意擴大產品適應症,功能主治範圍,絕對化誇大藥品療效,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情況。
2015年1月30日,白馬藥業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原因是生產按劣藥論處的清熱通淋片,處罰結果是沒收生產銷售劣藥違法所得18600元。
企查查顯示,白馬藥業2017年還因買賣合同糾紛與勞動合同糾紛被起訴,另外2020年10月19日,公司還存在抽查檢查不合格的情況。(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