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數擾動、政策仍“穩字當頭”,3月金融數據實際並不弱
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的影響,3月信貸、社融及M2等主要金融數據增速下行,但金融數據實際並不弱。
4月12日,人民銀行發佈的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27.6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均低0.7個百分點;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0.2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84萬億元;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67萬億元,同比多增5741億元,其中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73萬億元,同比少增1039億元。
“一季度社融新增量雖然少於上年同期,但仍然是季度增量的次高水平。從結構上來看,金融機構的信貸穩字當頭,資本市場的融資大幅度增加。”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表示,去年情況比較特殊,與之對比的意義有限,而與其餘年份同期相比,3月信貸、社融表現並不差,體現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較強,金融加大支持力度。
基數效應擾動
疫情影響下,2020年年份特殊,基數效應造成2021年一季度政策和數據存在一定“扭曲”。
“3月金融數據好壞參半,且較2020年3月均有所下滑,但結合2019年同期數據看,3月金融數據並不弱。”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對第一財經表示,國內貨幣信貸環境保持適度寬鬆,實體融資需求旺盛。
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0.2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8730億元;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84萬億元;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294.55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但與2019年同期數據相比,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新增社融遠高於2019年同期。
阮健弘表示,從結構上來看,金融機構的信貸穩字當頭,資本市場的融資大幅度增加。債券市場在上年基數比較高的情況下少增長,總體上看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長保持平穩。
一是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不減。一季度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7.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6589億元。
二是未貼現的銀行承兑匯票同比多增,一季度未貼現的銀行承兑匯票增加3245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985億元。
三是股票融資大幅度增長。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境內股票融資2467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12億元,增長近一倍。
另外,一季度企業債券淨融資8614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178億元。“但僅比2019年同期少636億元。一季度政府債的淨融資是6584億元,比上年同期少9197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專項債淨融資240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7715億元。”阮健弘説。
而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淨減少,一季度委託貸款減少51億元,同比少減920億元。信託貸款減少3569億元,同比多減3439億元。
3月新增信貸表現並不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低於去年同期,但表現並不差:新增人民幣貸款2.73萬億元,同比少增1039億元,但仍超出市場預期。而從結構看,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7.3%,同比高12個百分點。
温彬表示,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低於去年同期具有一定必然性。但拋開去年疫情加快傳播的特殊階段,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與往年相比並不低,而且結構有所改善。
周茂華表示,3月人民幣新增信貸整體保持強勁,其中,居民新增貸款穩步增長,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增長強勁,顯示國內需求在穩步恢復中。
數據顯示,3月中長期貸款新增1.95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4426億元和5158億元;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新增7465億元,比上月多增9514億元,但比去年同期少增8506億元。
其中,企業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1.6萬億元,比上月多增4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500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延續了較好增勢,3月新增1.33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300億元和3657億元。
温彬認為,這説明了企業信心逐漸修復,資本開支力度加大,製造業、基建等領域中長期信貸需求較旺盛。
居民貸款方面,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5萬億元,比上月大幅多增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614億元。“居民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均增長較多,體現了需求較強。中長期貸款新增6239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126億元和1501億元,體現了購房需求仍然相對旺盛。”温彬稱。
3月22日,央行組織召開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會上強調“保持貸款平穩增長、合理適度,把握好節奏”。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考慮到去年3月疫情衝擊,信貸政策發力明顯,今年3月新增貸款規模僅同比少增1200億元,仍超出市場普遍預期,顯示緊信用雖有所釋放,但政策“不急轉彎”下,信用收縮仍處在相對温和的過程。
温彬預計,受基數效應因素影響,未來兩三個月內貨幣、信貸仍將延續同比回落走勢。下一階段,要重點關注當前經濟恢復進程和需求變化等實際情況,不必要過分擔憂基數效應導致的數據波動。
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3月信貸、社融及M2等主要金融數據增速下行,也反映出當前貨幣政策正在向常態化迴歸。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穩字當頭,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從總量看,3月末M2同比增長9.4%,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2個百分點。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峯指出,從全年看,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是基本匹配的。從結構看,對特殊時期出台的政策分類施策、適時適度調整,1.8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已於去年實施完畢,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按照國務院部署延續至2021年12月末,以促進“穩企業”“保就業”。同時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對於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需要長期支持的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綜合市場專家觀點,從目前政策力度和經濟復甦態勢看,接下來政策仍將穩字當頭。
周茂華表示,目前政策力度處於2019年至2020年區間,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或緊平衡格局,貨幣政策邊際收斂曲線平滑,不會讓市場明顯感覺到收緊壓力。但在商品價格走高、全球通脹預期有所升温的新情況下,國內貨幣政策需要更精準,嚴防資金脱實向虛。
温彬認為,貨幣政策要兼顧好穩增長、控風險、防通脹、穩匯率等目標,繼續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和逆回購組合調節市場流動性,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結構性支持力度,防止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
孫國峯強調,下一步要堅持跨週期設計理念,兼顧當前和長遠,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做到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