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債基的“冰與火之歌”?2只新品同日宣佈募集失敗、2月以來卻有超160只同類產品宣佈限購

繼權益類基金募集失敗後,年內首批發行折戟的債券型基金也開始“浮出水面”。近日,寶盈基金、德邦基金相繼宣佈寶盈鴻翔債券、德邦鋭豐債券的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原因均是未達到基金合同約定的備案條件。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基金募集失敗可能與市場環境、市場熱度有關,也可能與公司投研團隊能力不佳等因素有關。此外,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在新基金髮行難、明星權益類基金打開申購的背景下,2月以來卻有超過160只“老”債券型基金宣佈暫停申購或限制大額申購。

新老債基的“冰與火之歌”?2只新品同日宣佈募集失敗、2月以來卻有超160只同類產品宣佈限購

年內首批發行折戟債基現身

繼此前3只權益類基金募集失敗後,新基金髮行持續遇冷,這次卻輪到債券型基金。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月26日,寶盈基金、德邦基金分別發佈寶盈鴻翔債券、德邦鋭豐債券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為年內首批募集失敗的債券型基金。

相關產品的份額髮售公告顯示,寶盈鴻翔債券的募集期為2021年11月25日-2022年2月24日;而德邦鋭豐債券的原定募集期限為2021年12月2日-2022年3月1日,但此前德邦基金決定將該產品的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月21日,直至2月26日,基金管理人宣佈德邦鋭豐債券因未達到基金合同約定的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新老債基的“冰與火之歌”?2只新品同日宣佈募集失敗、2月以來卻有超160只同類產品宣佈限購

據悉,上述產品募集失敗的原因均是由於未能達到基金合同約定的備案條件。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寶盈鴻翔債券、德邦鋭豐債券在募集期間均未設置募集上限,而該2只產品的基金合同均約定,在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於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於2億元人民幣且基金認購人數不少於200人的條件下,驗資通過後便可進行基金備案。

對於上述新基金募集失敗的具體原因,某業內資深研究人士分析道,“可能是基金管理人之前談好了機構資金進入所以宣佈產品提前結募,但後面可能因為資金沒到位,便導致募集失敗的結果。另外,公司投研團隊能力不佳等因素也可能會導致新基金的發行失敗”。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則提到,新基金募集失敗可能與市場環境、市場熱度有關。隨着可轉債市場出現快速降温,一舉改變過去轉債“牛市”局面,可轉債估值偏高,市場面臨強贖壓力,估值修復壓力增加。

2月至今有超160只債基限購

整體來看,各細分類型的債券型基金在年內的表現也有所差異。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中長期純債、短期純債的年內平均收益率為0.45%、0.52%,被動指數型債券的年內平均收益率則為0.39%;而在震盪市下,與權益市場關聯度較高的混合債券型基金(一級)、混合債券型基金(二級)的年內平均收益率則呈現下跌趨勢,分別為-0.51%、-1.93%。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如崔宸龍、喬遷、丘棟榮陸續放開旗下在管產品大額申購限制的同時,卻有不少債基宣佈限制大額申購。據證監會官網顯示,僅2月26日,就有6只債基宣佈限制大額申購。若拉長時間至2月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除上述6只產品外,2月以來還有51只債基暫停大額申購,同時還有109只債基處於暫停申購狀態。據此可以看出,年內已有超160只債基進行限購。

為何在權益類明星基金開放申購的同時而債券型基金卻開始限購?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解釋道,此前為防止產品規模增長過快,故部分規模較大的權益類基金會進行限額,但隨着近期市場出現大幅度下跌,“老基金”的申購份額也較小,因此大規模的權益類基金便紛紛打開申購。而近期債基頻頻限購,也可能是為了防止申購規模過大,影響基金管理人的操作便利性。

郭施亮則向北京商報記者提到,債基在當前採取限購措施,很大可能與防止新入投資者攤薄原持有人的收益有關,這或許也是穩定市場,穩住投資者權益的目的之一。

展望債券市場後續表現,蜂巢基金基金經理王宏表示,在經濟沒有被數據證實企穩之前,央行“寬貨幣”政策大概率會持續,但政策重心可能更多在寬財政和寬信用,債市大概率依然會偏弱運行,考慮到當前仍處於“寬貨幣”階段,預計債券上行幅度有限。後續一旦寬信用效果被證實有效,預期債券收益率大概率會開啓“熊市”,收益率繼續上行;若寬信用效果被證偽,寬信用預期差和“寬貨幣”政策大概率會進一步放鬆預期等因素使得債市會重現2022年1月短暫做多行情,後續再次進入“寬信用”政策主導的偏弱週期。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19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老債基的“冰與火之歌”?2只新品同日宣佈募集失敗、2月以來卻有超160只同類產品宣佈限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