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敲定保證配額記錄日期 萬物雲上市尚差臨門一腳

由 舒培榮 發佈於 財經

觀點網取得證監會“大路條”後,估值上千億的萬物雲上市之路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

8月23日晚間,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公佈關於建議分拆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並於香港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的最新消息。

公告稱,倘萬物雲境外上市得以進行,在全球發售項下將以優先發售的方式向萬科企業合資格H股股東提供不超過10%的初步提呈發售的萬物雲股份作為保證配額,確定保證配額的記錄日期為9月6日。

萬物雲CEO朱保全説過,“上市對一個企業來説,是整個經營長河中的一個節點而已” ,而這個節點似乎來得有些蹉跎。

今年4月1日,萬物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擬於主板市場上市,聯席保薦人為中信證券、花旗、高盛。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萬物雲提供物業服務的在管住宅物業總建築面積約為6.604億平方米,在中國內地及香港提供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涵蓋1565個項目(其中來自獨立第三方的物業及設施管理項目數量1316個),在管總建築面積超過1.20億平方米。

2021年內,萬物雲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40.4億元,同比增長32.1%,其中社區空間服務收入134.6億元,佔比56.0%,同比增長22.9%;商企和城市空間服務收入87.2億元,佔比36.2%,同比增長38.1%;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收入18.6億元,佔比7.8%,同比增長99.5%。

從2011年到2021年,總收入規模增長超過16倍,複合增長率超過30%。

背靠萬科,主打科技概念,萬物雲的上市之路受到廣泛關注,其中一部分來自監管部門。

4月25日,證監會對萬科企業出具反饋意見,涉及萬物雲的外資持股情況、股權糾紛問題、股東關聯關係等事項。

其中,證監會要求説明萬物雲是否已就向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符合資格的H股股東配售事項履行內部決策程序,並説明該配售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

資本市場的觀望和監管部門的嚴格自有緣故,僅在七月份,恆大物業就披露134億元存款質押被相關銀行強制執行事項的初步調查結果,金科服務也宣佈將為控股公司提供15億元借款,物業公司們的財務獨立性需要審慎看待。

招股書顯示,萬物雲由控股股東萬科企業持股57.12%,萬斛泉源持股3.39%,萬頃、萬斛、萬馬爭先、盈達投資基金、萬殊之妙分別持股為0.48%,Radiant Sunbeam Limited(博裕資本)持股為17.14%;Dream Landing Holdings Limited(58同城)持股2.86%,睿達第一有限公司持股3.33%,睿達第二有限公司持股2.22%,睿達第三有限公司持股2.2%,瑞軒持股2.86%,珠海達豐持股1.9%,海南雲勝持股2.01%。

目前萬科仍未對上述質疑進行公開書面回應,但7月18日晚間,萬科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批覆,核准萬物雲發行不超過1.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1元,全部為普通股。

獲得證監會批覆後,萬物雲現階段仍需等待港交所通過聆訊。一旦成功,該公司將成為2022年內物業管理行業最重磅的IPO案例。

據觀點新媒體統計,按2021年底最後一次股權變更計算,萬物雲最高估值逾1048億元;在短短五年間,該公司每股(每元註冊資本)的交易成本增長了逾20倍。而過去十年,萬物雲保持了30%複合增長率。

8月17日,有市場消息便稱,萬科計劃最早於9月份對萬物雲進行香港IPO,擬籌資2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35億元。不過萬物雲回應稱,公司目前處於靜默期,不便回覆,一切以公告為準。

隨着九月到來,或許這些疑問即將得到解釋。

除了股權架構等內部問題,物企赴港上市的外部環境也影響着萬物雲的進程。

2019年至2021年,港交所物業板塊的上市企業數量分別為8家、18家、13家,而今年以來僅有金茂服務、力高健康生活、東原仁知服務和魯商服務4家成功登陸。

截至8月23日收盤,恆生物業服務及管理指數為2958.86,下滑1.5%,自2021年4月恆生推出該指數以來的16個月期間,僅有5個月收漲,11個月收跌,且跌幅遠超漲幅,目前更是跌破三千點大關。

前不久的8月19日,恆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恆生物業服務及管理指數成份股迎來重大調整。新加入2家,分別是金茂服務、力高健康生活;剔除8家,分別是佳源服務、第一服務控股、建發物業、佳兆業美好、融信服務、越秀服務、遠洋服務和正榮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變動於9月5日生效,正好是萬物H股股東股份保證配額記錄的前一天。

萬物雲的上市,或能對物業板塊起到提振作用,促進行業估值理性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