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霍雲昌
由中國電子銀行網、易觀聯合發佈的“2022中國手機銀行綜合運營報告”顯示:第一季度受活躍用户規模增長放緩、手機銀行更新迭代較少等綜合因素影響,其運營指數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其中2月份的運營指數為77.3,為近半年最低點。從活躍用户規模來看,一季度中國銀行業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已經達到4.9億,其中城商行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增速最快,增速達4.2%;從用户粘性來看,3月,手機銀行APP月人均啓動次數普遍在12次以下,如何提高手機銀行用户使用粘性,成為運營的重中之重。
一、中國數字金融當期熱點監測
人民銀行召開2022年科技工作電視會議
2022年3月30日,人民銀行召開2022年科技工作電視會議。會議要求,要堅持穩字當頭,加強金融業網絡安全體系建設,做好金融數據安全管理,守牢安全生產底線。堅持系統思維,深化人民銀行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技術管控與系統建設,健全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新技術應用能力。堅持科技向善,落實發展規劃,深入實施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範工程、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運用創新監管工具規範數字技術應用,持續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堅持強基固本,健全新型金融標準體系,建立金融領域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督機制,開展金融標準創新建設試點,更好發揮金融標準化支撐引領作用。
銀行年報季,多家銀行宣佈組織機構升級
一季度主要國內上市銀行紛紛發佈業績報告,這也成為觀察商業銀行發展狀況的重要窗口。在最近幾年的年報中,手機銀行成為各家銀行重點着墨的內容,用户規模、月活數等都是行業關注的焦點。手機銀行作為重要的數字化展示窗口及獲客入口,也是最貼近用户的一種應用,其運營水平真正體現了銀行在戰略、技術、運營、產品、品牌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而在業績發佈的同時,多家銀行也對外透露了有關調整組織架構,排兵佈陣,加速數字化發展的相關消息。
民生銀行改換數字化賽道,成立“生態金融部”牽頭數字化金融轉型。據年報,該行成立數字化金融轉型牽頭部門——生態金融部,此部門為總行層面設立的一級部,立足戰略性、跨板塊、跨區域的數字化生態金融模式孵化與產品研發的快速突破,聚焦生態創建和場景應用,供應鏈數據增信融資、民生快貸、互聯網生態貸款、生態金融運營平台等首批生態金融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優化技術創新孵化流程,建立金融科技創新投入綠色通道,針對前瞻性應用技術研究,從技術洞察、研究、學習、原型構建到持續迭代,提供全流程、高效率的科技創新支持與保障機制。
興業銀行啓動組織架構調整,實施科技、零售、企金三大條線改革。在業績發佈會上,興業銀行董事長呂家進透露興業銀行開始實施科技、零售、企金(企業金融)三大條線的改革。據瞭解,這是該行時隔5年再次啓動組織架構層面的調整。呂家進具體闡述了三大條線的改革內容:科技改革重在強化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提升科技規劃、建設、管理、安全能力,把原有的“一辦、一部門、一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為“一委員會、四部門、一公司”,優化機制,促進科技和業務的深度融合。
此外,有消息顯示,中信銀行、平安銀行也在2021年對本行的零售板塊做了組織架構調整。
中信銀行調整前的零售金融板塊分為零售銀行部(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數字金融部、私人銀行部、個人信貸部、信用卡中心。調整主要是針對零售銀行部(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和數字金融部,私行、個貸、信用卡中心保持不變。
調整後,原零售銀行部更名為零售金融部(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負責戰略規劃、資源統籌、經營分析、績效考核等等,剝離經營職能;原零售銀行部、數字金融部的部分團隊和職能被併入新設的財富管理部。也就是説,調整之後的中信銀行零售板塊變為主抓考核規劃的零售金融部(消費者權益保護辦公室)和具有經營職能的財富管理、個貸、私行、信用卡。
平安銀行進行了零售業務條線的梳理重組,從組織架構上劃分為基礎零售、消費金融、私行財富三大板塊。相對應的業務邏輯是:平安銀行將零售業務分為大眾客羣的經營;消費及經營性貸款的發放及管理;中高淨值客羣的財富管理。
《數實共生·2022金融科技十大趨勢展望》報告發布
該報告從可信、數據、智能、安全、普惠五個層面出發,提出了未來三年金融科技領域的十大技術趨勢。報告顯示,全真互聯、分佈式雲原生、低代碼開發等技術趨勢正在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撐實體經濟穩健發展。
二、2022年一季度中國銀行業手機銀行數字化運營整體情況分析
手機銀行運營:一季度活躍用户增速、版本迭代放緩,運營指數走弱
2022年一季度,中國銀行業手機銀行數字化運營受活躍用户規模增速放緩、手機銀行搜索指數降低、手機銀行版本更新迭代放緩等因素影響,運營指數相較上個季度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2022年1月、2月,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環比下降、人均啓動次數也有所降低,使得運營指數下降相對明顯。3月,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粘性等指標回升,帶動指數上升。
從不同類型銀行手機銀行運營指數來看,國有大行手機銀行運營指數最優。一季度,大行手機銀行聚焦安全性、便利性及財富管理服務,如工行手機銀行上線凍結登錄權限功能,保證手機丟失時賬户安全;上線遠程視頻修改手機號功能,推動線上線下協同服務。建設銀行手機銀行新增財富號,入駐基金公司可以為用户提供投前、投中、投後全旅程服務。
股份制銀行手機銀行注重功能服務升級,如平安口袋銀行支持首頁常用功能定製化,提升個性化服務;光大銀行手機銀行私行專版升級,私行主題、功能、產品、服務提升;民生銀行手機銀行新增電子社保卡,豐富便民政務服務。
城商行手機銀行整體版本更新迭代頻率低於全國性銀行。第一季度,城商行手機銀行進一步豐富生活服務及財富管理服務。如中原銀行手機銀行升級“城市專區”功能,彙集多地市權益活動、特產美食、生活服務。青島銀行手機銀行新增代銷興銀理財子公司定期開放淨值型理財和封閉淨值型理財,豐富投資理財產品。華潤銀行手機銀行優化流水打印功能,方便用户根據交易類型進行流水打印。
三、中國銀行業手機銀行數字化發展分析
活躍用户:本季度內手機銀行市場活躍用户規模單月(3月)達4.9億户,經營重點轉向用户服務能力、AUM提升
2022年一季度,手機銀行功能創新及優化主要為深耕財富管理服務。一是陪伴式財富管理服務,如建設銀行手機銀行新增財富號,入駐基金公司可以為用户提供投前、投中、投後全旅程服務;二是理財資訊功能擴容,如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理財功能增加資訊內容,招商銀行App基金市場風向標新增個股及相關資訊;三是高淨值客户的財富管理服務升級,如前文提到的光大銀行手機銀行私行專版升級,為私人銀行客户提供專屬高品質服務。分析認為,隨着財富管理業務地位日益提升,商業銀行發力針對大眾客户、貴賓客户、私行客户的分客羣經營,手機銀行作為財富管理服務的主要入口,各行不斷從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功能優化升級等方面來提升財富管理業務的競爭力。
具體從活躍用户規模來看,國有大行手機銀行、股份制銀行手機銀行、城商行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分別為37117.4萬户、15528.4萬户、3594.8萬户,環比分別增長2.4%、4.0%、4.2%。分析認為,當前,手機銀行經營策略重點聚焦金融轉化及AUM提升,提高用户價值,表現為一方面延續開放銀行思路,基於開放平台提升用户經營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增強用户體驗,促進MAU向AUM轉化,提升用户價值。
從典型APP應用變化來看,以光大銀行手機銀行為例,該行手機銀行圍繞強化財富管理特色、打造極致客户體驗、做精平台運營、培育開放生態等提升財富管理服務能力。“智盈·財富”通過投資榜單、投資分析、專屬客户經理等服務,為客户提供全旅程陪伴;“智訊·內容”引入財富管理內容服務,整合光大銀行和光大集團全品類原創內容,以及多家知名基金、證券公司加盟服務號體系,為客户提供財經資訊、趨勢評述、專業投研報告等多元化的專業資訊服務。2022年3月,光大銀行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為1490.67萬户,環比增長8.96%。
寧波銀行手機銀行也聚焦財富管理服務,上線了財富管理開放平台,提升理財用户投資理財體驗。同時,推出了豐富的營銷活動,如新客專屬禮、財富尊享禮、週二美食日、幸福週四秒殺活動、波豆商城活動等,促進活躍用户增長。2022年3月,寧波銀行手機銀行活躍用户規模為282.58萬户,環比增長6.91%。
從用户粘性來看,3月,手機銀行APP月人均啓動次數普遍在12次以下,且呈現微降態勢。這説明手機銀行在經歷用户增長之後,仍然面臨用户粘性較低的困境。分析認為,當前,手機銀行經營策略重點聚焦金融轉化及AUM提升,提高用户價值,而用户粘性是用户價值提升的一個關鍵點,用户的高活躍及高粘性是銀行金融服務轉化變現的基礎。因此,各手機銀行可以從品牌形象打造、內容社區、體驗優化等方面採來提升用户粘性。尤其是會重視以用户體驗優先的原則優化完善經營管理,包括全旅程服務流程改造、加強用户體驗考核、強化體驗管理等。
交易規模:一季度手機銀行交易額超150萬億元
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27.02萬億元,同比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7萬億元,同比增長3.3%;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義增長6.3%。得益於經濟及居民收入增長,手機銀行作為零售銀行客户服務的主陣地,單個用户平均交易規模上升帶動手機銀行交易規模上升。同時,第一季度,個人日常消費、出行、紅包等產生的交易大幅增長,助力手機銀行消費支付、轉賬、信用卡還款等交易額增長。
四、典型手機銀行數字化運營分析
中信銀行力推“中信碳賬户”,主打綠色低碳運營新思路
2022年3月,中信銀行宣佈,該行面向個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賬户”內測版上線,公開邀請千名用户參與測試體驗。
據瞭解,正式上線的“中信碳賬户”,依託千萬級用户活躍的中信銀行信用卡“動卡空間”APP開發構建,憑藉中信銀行“金融+生活”生態圈的廣泛覆蓋,發揮其金融科技優勢,通過用户授權自動採集個人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低碳行為數據,並通過科學計量方法累計個人碳減排量,為每個用户提供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有力證明,打造個人獨一無二的“綠色生活名片”。
作為計量個人碳減排的“綠色賬户”,中信碳賬户將實現個人碳減排數據的資產化、價值化,通過構建低碳生態聯盟,讓碳資產得到歸集。中信銀行以“碳賬户”為基礎,聯合各行業合作伙伴,不斷開拓應用場景,助力用户實現綠色金融、綠色出行、綠色回收、綠色閲讀,讓民眾的低碳減排行為,貫穿衣食住行,積累低碳點滴成果,將綠色權益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指數樣本附錄(排序不分先後):
大型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恆豐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長沙銀行、蒙商銀行、中原銀行、哈爾濱銀行、天津銀行、寧波銀行、河北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漢口銀行、成都銀行、四川天府銀行、蘇州銀行、蘭州銀行、桂林銀行、貴陽銀行、青島銀行、龍江銀行、鄭州銀行、烏魯木齊銀行、泰隆銀行、齊魯銀行、甘肅銀行、長安銀行、吉林銀行、盛京銀行、晉城銀行、威海銀行、東莞銀行、崑崙銀行、瀘州銀行、晉商銀行、西安銀行、張家口銀行、泉州銀行、江西銀行、重慶銀行、洛陽銀行、泰安銀行、唐山銀行、濰坊銀行、濟寧銀行、貴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九江銀行、石嘴山銀行、錦州銀行、齊商銀行、萊商銀行、温州銀行、台州銀行、福建海峽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煙台銀行、東營銀行、營口銀行、臨商銀行、紹興銀行、日照銀行、承德銀行、德州銀行、民泰銀行、平頂山銀行、珠海華潤銀行、廈門銀行、金華銀行、大連銀行、邢台銀行、邯鄲銀行、遼陽銀行、寧夏銀行(